刑法分则实务丛书·刑事案例诉辩审评: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

刑法分则实务丛书·刑事案例诉辩审评: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2
版次: 2
ISBN: 9787510209741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33人买过
  •   《刑法分则实务丛书·刑事案例诉辩审评: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从诉、辩、审、评四个角度全方位解析了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的操作实务。供司法工作人员在法律适用、定罪量刑时借鉴比照,对刑法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邓思清,男,1966年4月生,河南罗山县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检察学。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学术部主任。代表性研究著作为《检察权研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承担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等多个研究项目。 第一部分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基本理论与司法认定精要
    一、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的罪名渊源
    (一)交通肇事罪的罪名渊源
    (二)危险驾驶罪的罪名渊源
    二、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认定
    三、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四、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无能力赔偿数额”
    五、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六、关于交通肇事罪自首的认定
    七、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的认定
    (一)作为定罪情节的“逃逸”
    (二)作为量刑情节的“逃逸”
    八、关于交通肇事罪中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形式
    九、关于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构罪条件

    第二部分典型案例诉辩审评
    一、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案例1:石某斌交通肇事案
    ——如何理解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案例2:刘某勇交通肇事案
    ——如何界定“交通事故责任”在行政与刑事法律中的界限
    案例3:陈某铭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案例4:甘某斌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因果关系
    案例5:王某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中多因一果的关系
    案例6:梁某金、周某金等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二、交通肇事罪中的共犯
    案例7:金某程、王某根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是否存在共犯
    案例8:沈某根、陈某华交通肇事案
    ——指使司机违章驾驶者是否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
    案例9:叶某友、江某忠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案例10:张某丰、关某云、吴某国交通肇事案
    ——如何理解指使肇事者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三、交通肇事罪中的肇事后逃逸
    案例11:刘某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因逃逸而致人死亡
    案例12:彭某国交通肇事案
    ——如何正确认定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
    案例13:周某杰交通肇事案
    ——如何理解和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案例14:赵某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处理期间逃跑的能否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案例15:方某华交通肇事抗诉案
    ——无驾驶资格人员驾驶车辆致一人重伤后逃离现场是否属于
    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
    四、交通肇事罪中的此罪与彼罪
    案例16:段某华交通肇事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案例17:陈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18:张某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19:黄某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抢劫案
    ——如何认定在实施其他犯罪中驾驶车辆的冲撞行为
    案例20:冯某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不起诉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21:李某勇交通肇事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
    五、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
    案例22:王某玉交通肇事抗诉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中的自动投案
    案例23:李某林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后又投案
    案例24:谭某余交通肇事案
    ——肇事后逃离现场后又返回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
    案例25:倪某国交通肇事案
    ——如何正确适用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规定
    案例26:肖某良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后又驾车逃跑故意杀人如何认定
    六、交通肇事罪与非罪
    案例27:范某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罪与非罪如何认定
    案例28:吴某富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罪与意外事故如何区分
    七、交通肇事罪中的附带民事诉讼
    案例29:李某玄交通肇事案
    ——如何处理交通肇事后的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案例30:卞某有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罪中附带民事诉讼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案例31:麦某开交通肇事案
    ——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案例32:王某清交通肇事案
    ——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如何计算
    八、危险驾驶罪
    案例33:高某松危险驾驶案
    ——如何认定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
    案例34:朱某舟危险驾驶案
    ——如何认定危险驾驶罪的罪过
    案例35:朴某培危险驾驶案
    ——行政处罚是否影响刑事处罚的适用
    案例36:李某全危险驾驶案
    ——如何认定“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型自首

    第三部分办案依据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类编
  • 内容简介:
      《刑法分则实务丛书·刑事案例诉辩审评: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从诉、辩、审、评四个角度全方位解析了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的操作实务。供司法工作人员在法律适用、定罪量刑时借鉴比照,对刑法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作者简介:
      邓思清,男,1966年4月生,河南罗山县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检察学。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学术部主任。代表性研究著作为《检察权研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承担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等多个研究项目。
  • 目录:
    第一部分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基本理论与司法认定精要
    一、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的罪名渊源
    (一)交通肇事罪的罪名渊源
    (二)危险驾驶罪的罪名渊源
    二、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认定
    三、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
    四、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无能力赔偿数额”
    五、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六、关于交通肇事罪自首的认定
    七、关于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的认定
    (一)作为定罪情节的“逃逸”
    (二)作为量刑情节的“逃逸”
    八、关于交通肇事罪中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形式
    九、关于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构罪条件

    第二部分典型案例诉辩审评
    一、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案例1:石某斌交通肇事案
    ——如何理解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案例2:刘某勇交通肇事案
    ——如何界定“交通事故责任”在行政与刑事法律中的界限
    案例3:陈某铭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案例4:甘某斌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因果关系
    案例5:王某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中多因一果的关系
    案例6:梁某金、周某金等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二、交通肇事罪中的共犯
    案例7:金某程、王某根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是否存在共犯
    案例8:沈某根、陈某华交通肇事案
    ——指使司机违章驾驶者是否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
    案例9:叶某友、江某忠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案例10:张某丰、关某云、吴某国交通肇事案
    ——如何理解指使肇事者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三、交通肇事罪中的肇事后逃逸
    案例11:刘某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因逃逸而致人死亡
    案例12:彭某国交通肇事案
    ——如何正确认定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
    案例13:周某杰交通肇事案
    ——如何理解和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案例14:赵某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处理期间逃跑的能否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案例15:方某华交通肇事抗诉案
    ——无驾驶资格人员驾驶车辆致一人重伤后逃离现场是否属于
    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
    四、交通肇事罪中的此罪与彼罪
    案例16:段某华交通肇事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案例17:陈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18:张某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19:黄某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抢劫案
    ——如何认定在实施其他犯罪中驾驶车辆的冲撞行为
    案例20:冯某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不起诉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21:李某勇交通肇事案
    ——如何区分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
    五、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
    案例22:王某玉交通肇事抗诉案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中的自动投案
    案例23:李某林交通肇事案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后又投案
    案例24:谭某余交通肇事案
    ——肇事后逃离现场后又返回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
    案例25:倪某国交通肇事案
    ——如何正确适用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规定
    案例26:肖某良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后又驾车逃跑故意杀人如何认定
    六、交通肇事罪与非罪
    案例27:范某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罪与非罪如何认定
    案例28:吴某富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罪与意外事故如何区分
    七、交通肇事罪中的附带民事诉讼
    案例29:李某玄交通肇事案
    ——如何处理交通肇事后的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案例30:卞某有交通肇事案
    ——交通肇事罪中附带民事诉讼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案例31:麦某开交通肇事案
    ——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案例32:王某清交通肇事案
    ——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如何计算
    八、危险驾驶罪
    案例33:高某松危险驾驶案
    ——如何认定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
    案例34:朱某舟危险驾驶案
    ——如何认定危险驾驶罪的罪过
    案例35:朴某培危险驾驶案
    ——行政处罚是否影响刑事处罚的适用
    案例36:李某全危险驾驶案
    ——如何认定“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型自首

    第三部分办案依据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类编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