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法] , [法] , ,
2010-05
版次: 1
ISBN: 9787300119731
定价: 4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30页
字数: 44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92人买过
  •   《小说的准备》由四个不同部分组成,包括两次课程讲演系列(“从生活到作品”;“作品作为意志”),两次研究班讲义系列(“谜园的隐喻”;“普鲁斯特和摄影”)。四个部分之间没有主题方面的直接关联,但彼此之间存在着思想方向上的统一性。《小说的准备》可视为作者以研究写作为名进行的一次“准诗体”的文学伦理学自白。
      《小说的准备》包含着两种异质性的否定行为:通过用古典小说贬低现代小说在一般理念层面上宣告“小说”的死亡;通过承认自身小说写作计划的失败在个人实际层面上来体践“小说”之终结。最终“小说准备”的隐喻,就成了“小说否定”的隐喻。
      《罗兰·巴尔特文集:小说的准备》表现出一种客观分析与主观表现交织融合的特殊写作风格,是巴尔特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在伦理话语掩饰下的、最值得细细品味的唯美主义“辞世书”。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编者序言
    小说的准备
    I:从生活到作品
    法兰西学院课程讲义(1978-1979)
    1978年12月2日讲义
    1978年12月9日讲义
    1978年12月16日讲义
    1979年1月6日讲义
    1979年1月13日讲义
    1979年1月20日讲义
    1979年1月27日讲义
    1979年2月3日讲义
    1979年2月10日讲义
    1979年2月17日讲义
    1979年2月24日讲义
    1979年3月3日讲义
    结论
    1979年3月10日讲义

    迷园的隐喻
    跨学科研究
    1978-1979年度研究班讲义
    1978年12月2日研究班导论
    1979年3月10日结束的讲义

    小说的准备
    II.作品作为意志
    法兰西学院课程讲义(1979~1980)
    1979年12月1日讲义
    前言
    I.写作的欲望
    1979年12月8日讲义
    1979年12月15日讲义
    领队独白,方法,叙事
    1980年1月5日讲义
    II.第一试炼:选择,怀疑
    1980年1月12日讲义
    III.第二试炼:忍耐
    A)一种方法的生活
    1980年1月19日讲义
    1980年1月26日讲义
    1980年2月2日讲义
    B)写作实践
    1980年2月9日讲义
    1980年2月16日讲义
    Ⅳ.第三试炼:分离
    1980年2月23日讲义
    课程结束篇讲义

    普鲁斯特和摄影
    对所知甚少的摄影资料所作的检验
    编者说明
    照片目次
    附录
    参考文献
    名称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附论
  • 内容简介:
      《小说的准备》由四个不同部分组成,包括两次课程讲演系列(“从生活到作品”;“作品作为意志”),两次研究班讲义系列(“谜园的隐喻”;“普鲁斯特和摄影”)。四个部分之间没有主题方面的直接关联,但彼此之间存在着思想方向上的统一性。《小说的准备》可视为作者以研究写作为名进行的一次“准诗体”的文学伦理学自白。
      《小说的准备》包含着两种异质性的否定行为:通过用古典小说贬低现代小说在一般理念层面上宣告“小说”的死亡;通过承认自身小说写作计划的失败在个人实际层面上来体践“小说”之终结。最终“小说准备”的隐喻,就成了“小说否定”的隐喻。
      《罗兰·巴尔特文集:小说的准备》表现出一种客观分析与主观表现交织融合的特殊写作风格,是巴尔特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在伦理话语掩饰下的、最值得细细品味的唯美主义“辞世书”。
  • 作者简介: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 目录:
    编者序言
    小说的准备
    I:从生活到作品
    法兰西学院课程讲义(1978-1979)
    1978年12月2日讲义
    1978年12月9日讲义
    1978年12月16日讲义
    1979年1月6日讲义
    1979年1月13日讲义
    1979年1月20日讲义
    1979年1月27日讲义
    1979年2月3日讲义
    1979年2月10日讲义
    1979年2月17日讲义
    1979年2月24日讲义
    1979年3月3日讲义
    结论
    1979年3月10日讲义

    迷园的隐喻
    跨学科研究
    1978-1979年度研究班讲义
    1978年12月2日研究班导论
    1979年3月10日结束的讲义

    小说的准备
    II.作品作为意志
    法兰西学院课程讲义(1979~1980)
    1979年12月1日讲义
    前言
    I.写作的欲望
    1979年12月8日讲义
    1979年12月15日讲义
    领队独白,方法,叙事
    1980年1月5日讲义
    II.第一试炼:选择,怀疑
    1980年1月12日讲义
    III.第二试炼:忍耐
    A)一种方法的生活
    1980年1月19日讲义
    1980年1月26日讲义
    1980年2月2日讲义
    B)写作实践
    1980年2月9日讲义
    1980年2月16日讲义
    Ⅳ.第三试炼:分离
    1980年2月23日讲义
    课程结束篇讲义

    普鲁斯特和摄影
    对所知甚少的摄影资料所作的检验
    编者说明
    照片目次
    附录
    参考文献
    名称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附论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的现状与未来
格非 主编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家的散文:你可以飞翔
赵大河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与正史、传记、杂史
王庆华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与诗学: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
汤奇云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写作完全手册(第三版)(创意写作书系)
《作家文摘》编辑部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的内与外
陈晓明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艺术解密码
洪治纲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鉴赏十讲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家的散文:遇见
石钟山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便条
范墩子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家的散文:扔掉名字(文坛常青树、95岁宗璞先生的深情与抒情)
宗璞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小说文体论:英语小说的语言学入门(第二版)(语言学文库(升级版))
[英]Geoffrey Leech;[英]Mick Short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不归路之门(《灵魂兄弟》作者达维德·迪奥普新作,根据法国博物学家生平经历撰写的非洲故事,呈现启蒙时代的另一侧面)
[法]达维德·迪奥普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读《资本论》
[法]路易·阿尔都塞 等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追慕与练笔(哲学家齐奥朗为博尔赫斯、贝克特、圣—琼·佩斯、亨利·米肖等十一作家画肖像,字里行间充满赞赏、友情或冲动)
[法]齐奥朗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肌肉健美训练解析(强化篇)
[法]弗雷德里克·德拉威尔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生而不称意(哲学家齐奥朗广为人称道的随笔集,以格言式写作体悟生而为人的困境与解脱,以拈花微笑的姿态重获自由与幸福)
[法]齐奥朗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他从书摊学徒做起,研究每本书的特点和读者的心理,逐渐悟出了卖书做书的奥秘,从而成为一位全能的出版人)
[法]埃玛纽艾尔·艾曼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我和我的妇科指南
[法]珠珠医生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壮游欧洲:作家和艺术家的世纪之旅(跟随透纳的画笔,尼采的哲思,雨果的文字,柴可夫斯基的旋律漫游黄金时代的欧罗巴。)
[法]克洛 德·布埃莱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为什么我们会被愚弄
[法]托马·C.迪朗(Thomas C. Durand)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棕熊巴纳比. 你能做我的朋友吗?
[法]菲利普·柯德雷/著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你喜欢在哪儿阅读?
[法]热拉尔迪纳·科莱
小说的准备: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8—1979,1979—1980)
世界名人名传:马尔罗传:幻梦与真实
[法]夏尔-路易·弗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