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
2009-04
版次: 1
ISBN: 9787208081406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4页
字数: 61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64人买过
  •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由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巫鸿教授撰写,一经出版即在西方汉学界和艺术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与论战,被ArtForum列为1990年代最具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导论: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以下为正文五章:
      第一章礼制艺术的时代
      第二章宗庙、宫殿与墓葬
      第三章纪念碑式城市——长安
      第四章丧葬纪念碑的声音
      第五章透明之石:一个时代的终结
      “纪念碑性”是作者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关于礼器的社会功能、宗教政治功能时所采用的核心概念。作者认为,中国艺术和建筑有三个主要传统——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此三者所具有的重要宗教和政治内涵里的一种核心精神,即“纪念碑性”。此三者所体现的“纪念碑性”伴随着中国物质文化发展中材料、工具的变迁中,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关系。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作者通过“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美术中的特殊表现来确定中国艺术传统的某些基本特性。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作者希望通过对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古代美术内部的连续性和凝聚力。   [美]巫鸿,美术史家。
      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后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80-1987年负笈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任教, 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现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其著作包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美国亚洲学年会1989年度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1996年度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1990年代最具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获美国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主编三册论文集。
      巫鸿近年来致力提高国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强国内外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之间的交流。策划的大型展览包括:《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撰写并编辑有关专著。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2001-2002年间,任美国国家美术馆视觉艺术高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2年、2005年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亚洲艺术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
      郑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美术考古。著有《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1992)、《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2002)、《中国表情》(2004)。合著有《山东佛教史迹》(2007)、《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2007)、《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2008)。合译有《礼仪中的美术》(两卷,2005)等书。 导论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
    第一章 礼制艺术的时代
    一 “礼器”的概念
    二 礼仪美术的遗产
    1 “昂贵”美术
    2 “装饰”与“徽志”
    3 从模仿到综合
    4 装饰的变形
    5 文字的胜利
    三 中国青铜时代
    第二章 宗庙、宫殿与墓葬
    一 宗庙
    二 从宗庙到宫殿
    三 从宗庙到墓葬
    四中国人对石头的发现
    第三章纪念碑式城市——长安
    一 对长安的两种看法
    二 高祖:长安的诞生
    三惠帝和长安城墙
    四 武帝奇幻的苑囿
    五 王莽的明堂
    第四章丧葬纪念碑的声音
    一 家庭[一]
    二 家庭[二]
    三 友人与同僚
    四死者
    五 建造者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 倒像与反视
    二“二元”图像与绘画空间的诞生
    三 尾声:门阙
    附录
    插图与地图出处
    引用文献目录
    索引
    译者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由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巫鸿教授撰写,一经出版即在西方汉学界和艺术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与论战,被ArtForum列为1990年代最具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导论: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以下为正文五章:
      第一章礼制艺术的时代
      第二章宗庙、宫殿与墓葬
      第三章纪念碑式城市——长安
      第四章丧葬纪念碑的声音
      第五章透明之石:一个时代的终结
      “纪念碑性”是作者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关于礼器的社会功能、宗教政治功能时所采用的核心概念。作者认为,中国艺术和建筑有三个主要传统——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此三者所具有的重要宗教和政治内涵里的一种核心精神,即“纪念碑性”。此三者所体现的“纪念碑性”伴随着中国物质文化发展中材料、工具的变迁中,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关系。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作者通过“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美术中的特殊表现来确定中国艺术传统的某些基本特性。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作者希望通过对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古代美术内部的连续性和凝聚力。
  • 作者简介:
      [美]巫鸿,美术史家。
      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后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80-1987年负笈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任教, 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现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其著作包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美国亚洲学年会1989年度最佳著作奖),《中国古代美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1996年度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1990年代最具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获美国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主编三册论文集。
      巫鸿近年来致力提高国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强国内外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之间的交流。策划的大型展览包括:《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撰写并编辑有关专著。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2001-2002年间,任美国国家美术馆视觉艺术高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2年、2005年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亚洲艺术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
      郑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美术考古。著有《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1992)、《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2002)、《中国表情》(2004)。合著有《山东佛教史迹》(2007)、《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2007)、《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2008)。合译有《礼仪中的美术》(两卷,2005)等书。
  • 目录:
    导论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
    第一章 礼制艺术的时代
    一 “礼器”的概念
    二 礼仪美术的遗产
    1 “昂贵”美术
    2 “装饰”与“徽志”
    3 从模仿到综合
    4 装饰的变形
    5 文字的胜利
    三 中国青铜时代
    第二章 宗庙、宫殿与墓葬
    一 宗庙
    二 从宗庙到宫殿
    三 从宗庙到墓葬
    四中国人对石头的发现
    第三章纪念碑式城市——长安
    一 对长安的两种看法
    二 高祖:长安的诞生
    三惠帝和长安城墙
    四 武帝奇幻的苑囿
    五 王莽的明堂
    第四章丧葬纪念碑的声音
    一 家庭[一]
    二 家庭[二]
    三 友人与同僚
    四死者
    五 建造者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 倒像与反视
    二“二元”图像与绘画空间的诞生
    三 尾声:门阙
    附录
    插图与地图出处
    引用文献目录
    索引
    译者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17—2022)
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 编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之美
郭文斌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山川故事和藏在山川里的333个小秘密
恩友 文;陈亚非;冯忆南;黄冠余;侯国良;洪涛;倪绍勇;于友善;王晓明;王祖民;周翔;天舒;李一婧;陈翩翩;张心如;冷风;王学颖;邓淑贤/绘。印姗姗;邓淑贤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刘海戏金蟾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李寄斩蛇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周处除害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玄鸟生商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蚕神传说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鲧化黄龙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杜宇化鹃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伏羲画卦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怎么说孩子才爱听,怎么教孩子才肯学?帮助每一位3-12岁孩子的父母结束与孩子的所有冲突!
[美]海姆·G.吉诺特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怎样做成大事
[美]丹·加德纳(Dan Gardner) 著;贾拥民 译;湛庐文化 出品;[丹麦]傅以斌(Bent Flyvbjerg)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
[美]伊迪丝·汉密尔顿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爱情心理学(新编本)
[美]罗伯特·J. 斯腾伯格 (美)凯琳·斯腾伯格 倪爱萍 译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黄金圈法则
[美]西蒙·斯涅克 著;磨铁文化 出品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汤姆·索亚历险记 彩图注音版 一二三四年级5-6-7-8-9岁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 吐温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富兰克林自传 名家全译本 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励志传奇 埃隆马斯克反复推荐 赠富兰克林签名照及精美插图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著;李自修 译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美]迈克尔·韦恩·科尔 著;[美]斯蒂芬·J·坎贝尔;邵亦杨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汤姆素亚历险记: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吐温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老人与海 彩图注音版 一二三四年级5-6-7-8-9岁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海明威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美]凯文·莱曼 著;唐晓璐 译;斯坦威 出品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国际大奖图画书系列 共11册(小老鼠的恐惧的大书,大灰狼,红豆与菲比,别烦我,下雪了 ,穿靴子的猫 ,先有蛋,绿 ,特别快递,如果你想看鲸鱼 ,一个部落的孩子 ) 麦克米伦世纪
[美]莱恩·史密斯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美)劳拉·瓦卡罗·等/文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等/图 彭懿 杨玲玲 阿甲 孙慧阳 白薇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