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系列:中国大地构造图(1:2500000)

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系列:中国大地构造图(1:2500000)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 , ,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116094222
定价: 50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2人买过
  •   《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系列:中国大地构造图(1:2500000)》及说明书是运用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鉴别、厘定和划分中国大陆形成演化过程中地壳块体离散、汇聚、碰撞、造山等过程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系,是一项依据中国大陆区、造山系演化过程及其基本特征,重新认识理解中国大地构造基本格架的开创性工作,是一项多学科聚焦服务于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预测的整体性工作。通过全面收集梳理分析前人资料,系统汇总全国各省级和大区级成矿背景调查研究和编图的相关成果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大地构造图(1:2500000)》及说明书。“图”含有30多个构造相单元编图要素,划分不同级别的大地构造分区;“书”分五章,重点是从洋陆转换论视角阐述了稳定陆块区、大洋盆消亡的对接带和多岛弧盆系转化形成的造山系时空结构组成演化的基本特征。为中国大地构造和成矿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新信息和新依据。
      《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系列:中国大地构造图(1:2500000)》可供地球科学领域科研、教学、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等相关工作者参考。 序
    前言

    第一章 编图指导思想与原则和规程
    第一节 编图指导思想和思路
    第二节 编图原则
    一、基本原则
    二、基本要求
    第三节 编图工作的基本流程

    第二章 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理论)体系和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
    第一节 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的演变和发展
    第二节 大地构造相分析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框架
    一、大地构造相时空结构分析的基本思路
    二、大地构造相分析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框架基本技术路线
    第三节 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五要素”分析是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的基础研究工作
    二、大地构造综合研究
    三、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及鉴别标志

    第三章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第一节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第二节 大地构造单元分类分级
    第三节 大地构造单元命名

    第四章 主要构造单元基本特征简述
    第一节 阿尔泰一兴蒙造山系
    一、额尔古纳地块(Pt-T)(Ⅰ-1)
    二、大兴安岭弧盆系Pz(Ⅰ一2)
    三、小兴安岭一张广才岭弧盆系(Ⅰ一3)
    四、松辽地块(Ⅰ一4)
    五、太平沟一依兰一穆棱结合带(Pz)(Ⅰ一5)
    六、佳木斯一兴凯地块(Pt2-3)(1-6)
    七、完达山结合带(Ⅰ-7)
    八、阿尔泰弧盆系(z-Pz)(Ⅰ一8)
    第二节 额尔齐斯一西拉木伦对接带
    一、额尔齐斯结合带(Pz)(Ⅱ-1)
    二、索伦山一西拉木伦结合带(Ⅱ一2)
    三、包尔汉图一白乃庙弧盆系Pz(Ⅱ一3)
    第三节 天山一准噶尔一北山造山系
    一、西准噶尔弧盆系(O2一C1)(Ⅲ一1)
    二、东准噶尔弧盆系(O2一C1)(Ⅲ一2)
    三、准噶尔一吐哈地块(AnNh)(Ⅲ-3)
    四、东天山弧盆系
    五、北山弧盆系(Ⅲ-5)
    六、巴音沟一米什沟结合带(Pz)(Ⅲ-6)
    七、伊宁一中天山地块(AnNh)(Ⅲ一7)
    第四节 南天山对接带
    一、那拉提结合带(O-C)(Ⅳ一1)
    二、南天山结合带(O-C)(Ⅳ一2)
    第五节 卡拉库姆一塔里木陆块区
    一、塔里木陆块(Ⅴ一1)
    二、敦煌陆块(Ⅴ一2)
    三、阿拉善陆块(Ⅴ-3)
    第六节 华北陆块区
    一、冀北一阴山陆块(Ⅵ一1)
    二、鄂尔多斯陆块(Ⅵ一2)
    三、五台一太行陆块(Ⅵ一3)
    四、冀辽陆块(Ⅵ一4)
    五、渤海东陆块(Ⅵ一5)
    六、鲁西陆块
    七、陕豫皖陆块
    第七节 宽坪一佛子岭对接带
    一、宽坪俯冲增生杂岩(Pz1)(Ⅶ一1-1)
    二、北淮阳一佛子岭增生杂岩带(Ⅶ一1-2)
    三、斜峪关一二郎坪岛弧(Pz1)(Ⅶ一1-3)
    第八节 秦祁昆造山系地质构造特征
    一、西昆仑弧盆系(Ⅷ-1)
    二、阿尔金弧盆系(Pt3-Pz1)(Ⅷ一2)
    三、北祁连弧盆系(Pz1)(Ⅷ一3)
    四、北祁连结合带(O-S)(Ⅷ一4)
    五、中一南祁连弧盆系(Pz1)(Ⅷ一5)
    六、全吉地块(AnNh)(Ⅷ一6)
    七、柴北缘结合带(Pz1)(Ⅷ一7)
    八、柴达木地块(Ⅷ一8)
    九、东昆仑弧盆系(Pt3-Pz)(Ⅷ一9)
    十、南昆仑结合带(Pt3-T)(Ⅷ-10)
    十一、秦岭弧盆系(Pt3一T)(Ⅷ一11)
    十二、大别一苏鲁地块(Ⅷ一12)
    十三、武当一随南陆缘裂谷(Ⅷ一13)
    第九节 北羌塘一三江造山系
    一、甜水海地块(Ⅸ一1)
    二、巴颜喀拉地块(Ⅸ一2)
    三、西金乌兰一金沙江一哀牢山结合带(D-T2)(Ⅸ一3)
    四、昌都一兰坪一思茅地块(Ⅸ一4)
    五、北羌塘地块(Ⅸ一5)
    六、乌兰乌拉一澜沧江结合带(P2-T2)(Ⅸ一6)
    七、义敦一理塘弧盆系
    八、中咱一中旬地块(Ⅸ一8)
    九、崇山一临沧地块(Ⅸ一9)
    第十节 班公湖一双湖一怒江一昌宁一孟连对接带
    一、龙木错一双湖一类乌齐结合带(x一1)
    二、南羌塘一左贡增生弧盆系(x-2)
    三、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x一3)
    第十一节 冈底斯一喜马拉雅造山系(Ⅺ)
    一、冈底斯一察隅弧盆系(Ⅺ-1)
    二、雅鲁藏布江结合带(Ⅺ-2)
    三、喜马拉雅地块(Ⅺ一3)
    四、保山地块(Ⅺ-4)
    第十二节 扬子陆块区
    一、上扬子陆块(Ⅻ一1)
    二、下扬子陆块(Ⅻ一2)
    第十三节 江绍一郴州一钦防对接带(ⅩⅢ)
    一、绍兴一金华增生岩浆弧(Pt3)(ⅩⅢ一1)
    二、陈蔡古增生杂岩带(Pt2,3)(ⅩⅢ-2)
    三、新余一东乡增生杂岩带(Pt3-O)(ⅩⅢ一3)
    四、钦防残余盆地(S-P2)(ⅩⅢ一4)
    第十四节 华夏造山系(ⅩⅣ)
    一、武夷一云开弧盆系(ⅩⅣ-1)
    二、丽水一政和一大浦结合带(ⅩⅣ一2)
    三、东南沿海岩浆弧(华夏地块?)(ⅩⅣ一3)
    四、台湾弧盆系(ⅩⅣ一4)
    五、海南弧盆系(ⅩⅣ-5)
    第十五节 印度陆块(ⅩⅤ)
    第十六节 台东一南海弧盆系(ⅩⅥ)
    一、奇美火山弧(N-Q)(ⅩⅥ一1)
    二、南海弧后洋盆(ⅩⅥ一2)

    第五章 重大地质问题处理的考虑
    一、一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调整归属
    二、造山系的进一步研究与划分
    三、对接带(或结合带)的进一步厘定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系列:中国大地构造图(1:2500000)》及说明书是运用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鉴别、厘定和划分中国大陆形成演化过程中地壳块体离散、汇聚、碰撞、造山等过程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系,是一项依据中国大陆区、造山系演化过程及其基本特征,重新认识理解中国大地构造基本格架的开创性工作,是一项多学科聚焦服务于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预测的整体性工作。通过全面收集梳理分析前人资料,系统汇总全国各省级和大区级成矿背景调查研究和编图的相关成果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大地构造图(1:2500000)》及说明书。“图”含有30多个构造相单元编图要素,划分不同级别的大地构造分区;“书”分五章,重点是从洋陆转换论视角阐述了稳定陆块区、大洋盆消亡的对接带和多岛弧盆系转化形成的造山系时空结构组成演化的基本特征。为中国大地构造和成矿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新信息和新依据。
      《全国重要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系列:中国大地构造图(1:2500000)》可供地球科学领域科研、教学、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等相关工作者参考。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编图指导思想与原则和规程
    第一节 编图指导思想和思路
    第二节 编图原则
    一、基本原则
    二、基本要求
    第三节 编图工作的基本流程

    第二章 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理论)体系和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
    第一节 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的演变和发展
    第二节 大地构造相分析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框架
    一、大地构造相时空结构分析的基本思路
    二、大地构造相分析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框架基本技术路线
    第三节 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五要素”分析是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的基础研究工作
    二、大地构造综合研究
    三、大地构造相划分方案及鉴别标志

    第三章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第一节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第二节 大地构造单元分类分级
    第三节 大地构造单元命名

    第四章 主要构造单元基本特征简述
    第一节 阿尔泰一兴蒙造山系
    一、额尔古纳地块(Pt-T)(Ⅰ-1)
    二、大兴安岭弧盆系Pz(Ⅰ一2)
    三、小兴安岭一张广才岭弧盆系(Ⅰ一3)
    四、松辽地块(Ⅰ一4)
    五、太平沟一依兰一穆棱结合带(Pz)(Ⅰ一5)
    六、佳木斯一兴凯地块(Pt2-3)(1-6)
    七、完达山结合带(Ⅰ-7)
    八、阿尔泰弧盆系(z-Pz)(Ⅰ一8)
    第二节 额尔齐斯一西拉木伦对接带
    一、额尔齐斯结合带(Pz)(Ⅱ-1)
    二、索伦山一西拉木伦结合带(Ⅱ一2)
    三、包尔汉图一白乃庙弧盆系Pz(Ⅱ一3)
    第三节 天山一准噶尔一北山造山系
    一、西准噶尔弧盆系(O2一C1)(Ⅲ一1)
    二、东准噶尔弧盆系(O2一C1)(Ⅲ一2)
    三、准噶尔一吐哈地块(AnNh)(Ⅲ-3)
    四、东天山弧盆系
    五、北山弧盆系(Ⅲ-5)
    六、巴音沟一米什沟结合带(Pz)(Ⅲ-6)
    七、伊宁一中天山地块(AnNh)(Ⅲ一7)
    第四节 南天山对接带
    一、那拉提结合带(O-C)(Ⅳ一1)
    二、南天山结合带(O-C)(Ⅳ一2)
    第五节 卡拉库姆一塔里木陆块区
    一、塔里木陆块(Ⅴ一1)
    二、敦煌陆块(Ⅴ一2)
    三、阿拉善陆块(Ⅴ-3)
    第六节 华北陆块区
    一、冀北一阴山陆块(Ⅵ一1)
    二、鄂尔多斯陆块(Ⅵ一2)
    三、五台一太行陆块(Ⅵ一3)
    四、冀辽陆块(Ⅵ一4)
    五、渤海东陆块(Ⅵ一5)
    六、鲁西陆块
    七、陕豫皖陆块
    第七节 宽坪一佛子岭对接带
    一、宽坪俯冲增生杂岩(Pz1)(Ⅶ一1-1)
    二、北淮阳一佛子岭增生杂岩带(Ⅶ一1-2)
    三、斜峪关一二郎坪岛弧(Pz1)(Ⅶ一1-3)
    第八节 秦祁昆造山系地质构造特征
    一、西昆仑弧盆系(Ⅷ-1)
    二、阿尔金弧盆系(Pt3-Pz1)(Ⅷ一2)
    三、北祁连弧盆系(Pz1)(Ⅷ一3)
    四、北祁连结合带(O-S)(Ⅷ一4)
    五、中一南祁连弧盆系(Pz1)(Ⅷ一5)
    六、全吉地块(AnNh)(Ⅷ一6)
    七、柴北缘结合带(Pz1)(Ⅷ一7)
    八、柴达木地块(Ⅷ一8)
    九、东昆仑弧盆系(Pt3-Pz)(Ⅷ一9)
    十、南昆仑结合带(Pt3-T)(Ⅷ-10)
    十一、秦岭弧盆系(Pt3一T)(Ⅷ一11)
    十二、大别一苏鲁地块(Ⅷ一12)
    十三、武当一随南陆缘裂谷(Ⅷ一13)
    第九节 北羌塘一三江造山系
    一、甜水海地块(Ⅸ一1)
    二、巴颜喀拉地块(Ⅸ一2)
    三、西金乌兰一金沙江一哀牢山结合带(D-T2)(Ⅸ一3)
    四、昌都一兰坪一思茅地块(Ⅸ一4)
    五、北羌塘地块(Ⅸ一5)
    六、乌兰乌拉一澜沧江结合带(P2-T2)(Ⅸ一6)
    七、义敦一理塘弧盆系
    八、中咱一中旬地块(Ⅸ一8)
    九、崇山一临沧地块(Ⅸ一9)
    第十节 班公湖一双湖一怒江一昌宁一孟连对接带
    一、龙木错一双湖一类乌齐结合带(x一1)
    二、南羌塘一左贡增生弧盆系(x-2)
    三、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x一3)
    第十一节 冈底斯一喜马拉雅造山系(Ⅺ)
    一、冈底斯一察隅弧盆系(Ⅺ-1)
    二、雅鲁藏布江结合带(Ⅺ-2)
    三、喜马拉雅地块(Ⅺ一3)
    四、保山地块(Ⅺ-4)
    第十二节 扬子陆块区
    一、上扬子陆块(Ⅻ一1)
    二、下扬子陆块(Ⅻ一2)
    第十三节 江绍一郴州一钦防对接带(ⅩⅢ)
    一、绍兴一金华增生岩浆弧(Pt3)(ⅩⅢ一1)
    二、陈蔡古增生杂岩带(Pt2,3)(ⅩⅢ-2)
    三、新余一东乡增生杂岩带(Pt3-O)(ⅩⅢ一3)
    四、钦防残余盆地(S-P2)(ⅩⅢ一4)
    第十四节 华夏造山系(ⅩⅣ)
    一、武夷一云开弧盆系(ⅩⅣ-1)
    二、丽水一政和一大浦结合带(ⅩⅣ一2)
    三、东南沿海岩浆弧(华夏地块?)(ⅩⅣ一3)
    四、台湾弧盆系(ⅩⅣ一4)
    五、海南弧盆系(ⅩⅣ-5)
    第十五节 印度陆块(ⅩⅤ)
    第十六节 台东一南海弧盆系(ⅩⅥ)
    一、奇美火山弧(N-Q)(ⅩⅥ一1)
    二、南海弧后洋盆(ⅩⅥ一2)

    第五章 重大地质问题处理的考虑
    一、一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调整归属
    二、造山系的进一步研究与划分
    三、对接带(或结合带)的进一步厘定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