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5-03
版次: 1
ISBN: 9787802081529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7页
字数: 220千字
分类: 文学
45人买过
  •  一场世纪大灾难!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无情地袭击了人类。这是一次人类永远无法忘却的灾难。这是一种难以淡去的记忆。这一天,20多万生命被无情地海浪吞没。这一天,世界为之震撼。

      一场世纪性的灾难,更催生出一场世纪性的国际大救援。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这场灾难“要求空前的全球性的反应……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这场大救援折射出人类群体团结互助、摆脱困境的不屈精神,折射出人道主义的熠熠光辉。

      中国这一次是最快向灾区派出救援队的国家之一。中国迅速向印尼派出了一支国际救援队,向斯里兰卡派出了灾害评估小组和国家卫生救援队,向泰国派出了医疗队和DNA鉴定专家组,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4名疾病控制专家参加专家团工作。

      赵亚辉和翟伟两位青年记者用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用这本书,为这场人类大灾难立了一面碑,留给我们永远的思考。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每一次思考都能引发自身新的进步。 序一

    序二

    序三

    这是一生忘不掉的采访(代前言)

    世纪梦魇:时钟停在了7时58分

        大海成为生命的基地

        印度:海滩变成露天停尸间

        泰国:滔天巨浪如千军万马席卷而来

        斯里兰卡:刹那间天堂变地狱

        印尼:“怪兽”将城镇岛屿夷为平地

        马来西亚:举国震惊

    “中国式关怀”感动世界

        灾援牵动中南海

        救援物品从生产线直送机场

        全世界伸出援助之手

        来自中国的橘红色火焰

        中国国际救援队每次都赢得喝彩

        意外接连不断,40小时空中接力

    在班达亚齐的13个日日夜夜

        美丽港湾成人间炼狱

        我听到了“死城”的呜咽

        两层口罩仍挡不住尸臭

        中国医生在行动

        队员的手表始终按北京时间跳动

        灾区情况不明,水电、交通中断

        卫生环境恶劣,一天只吃一顿饭

        缺乏交通工具,全队一大“心病”

        语言交通不畅,手语担负沟通重任

        天气变化无常,淋雨是“家常便饭”

        食品“告急”,后勤补给艰难

        枪声,在联和国救援总部响起

        在帮助别人的竞赛中我们都是赢家

        中国医生,我们舍不得你们走

    世界为他们喝彩

      中国地震局:时间与生命赛跑 

        领队赵和平:我们要不辱使命

        联络官黄建发:教援诠释生命价值

        张晓东:在悲痛中评估灾难

        索香林、司洪波:甘做螺丝钉    

      武警总医院:救死扶伤,责无旁贷

        队长郑静晨:科学救援就是生命

        侯世科:带着蜱伤忘我工作

        吴学杰:第七次参加救援的医生

        李向晖:在平静中留守

        女队员:花开班达亚齐

        每名医生都有很多故事

      解放军某部:百炼成钢

        袁本航和战友们:危难之中显身手

    瞬间让人难忘 人生闪烁光辉

    走向灾难最前方

    反思,以逝者的名义
  • 内容简介:
     一场世纪大灾难!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无情地袭击了人类。这是一次人类永远无法忘却的灾难。这是一种难以淡去的记忆。这一天,20多万生命被无情地海浪吞没。这一天,世界为之震撼。

      一场世纪性的灾难,更催生出一场世纪性的国际大救援。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这场灾难“要求空前的全球性的反应……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这场大救援折射出人类群体团结互助、摆脱困境的不屈精神,折射出人道主义的熠熠光辉。

      中国这一次是最快向灾区派出救援队的国家之一。中国迅速向印尼派出了一支国际救援队,向斯里兰卡派出了灾害评估小组和国家卫生救援队,向泰国派出了医疗队和DNA鉴定专家组,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4名疾病控制专家参加专家团工作。

      赵亚辉和翟伟两位青年记者用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用这本书,为这场人类大灾难立了一面碑,留给我们永远的思考。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每一次思考都能引发自身新的进步。
  •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这是一生忘不掉的采访(代前言)

    世纪梦魇:时钟停在了7时58分

        大海成为生命的基地

        印度:海滩变成露天停尸间

        泰国:滔天巨浪如千军万马席卷而来

        斯里兰卡:刹那间天堂变地狱

        印尼:“怪兽”将城镇岛屿夷为平地

        马来西亚:举国震惊

    “中国式关怀”感动世界

        灾援牵动中南海

        救援物品从生产线直送机场

        全世界伸出援助之手

        来自中国的橘红色火焰

        中国国际救援队每次都赢得喝彩

        意外接连不断,40小时空中接力

    在班达亚齐的13个日日夜夜

        美丽港湾成人间炼狱

        我听到了“死城”的呜咽

        两层口罩仍挡不住尸臭

        中国医生在行动

        队员的手表始终按北京时间跳动

        灾区情况不明,水电、交通中断

        卫生环境恶劣,一天只吃一顿饭

        缺乏交通工具,全队一大“心病”

        语言交通不畅,手语担负沟通重任

        天气变化无常,淋雨是“家常便饭”

        食品“告急”,后勤补给艰难

        枪声,在联和国救援总部响起

        在帮助别人的竞赛中我们都是赢家

        中国医生,我们舍不得你们走

    世界为他们喝彩

      中国地震局:时间与生命赛跑 

        领队赵和平:我们要不辱使命

        联络官黄建发:教援诠释生命价值

        张晓东:在悲痛中评估灾难

        索香林、司洪波:甘做螺丝钉    

      武警总医院:救死扶伤,责无旁贷

        队长郑静晨:科学救援就是生命

        侯世科:带着蜱伤忘我工作

        吴学杰:第七次参加救援的医生

        李向晖:在平静中留守

        女队员:花开班达亚齐

        每名医生都有很多故事

      解放军某部:百炼成钢

        袁本航和战友们:危难之中显身手

    瞬间让人难忘 人生闪烁光辉

    走向灾难最前方

    反思,以逝者的名义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和荣耀:陆家嘴崛起风云录
赵抗卫 著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中国考古(套装全八册)
樊锦诗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改革:与青年谈改革开放
迟福林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与思考:记录中国资本市场30年
聂庆平 著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宇宙史:21颗著名恒星为你讲述宇宙历史
马劲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英]贾尔斯·斯帕罗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者研究者说·重庆抗战编年纪事(上下卷)
重庆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编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中国减贫奇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安艳芳、岳奎 著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灌溉精量化与水肥一体化40年——科研·教育·社会活动实录
李久生 著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一名汽车兵在朝鲜战场的日子(抗美援朝亲历记)
黄建华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记(江山文史资料选辑)
胡汉民 编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美学风云
胡经之 著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亲历长征(上下)
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推拿学
翟伟 著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常见病特效穴位疗法
翟伟 主编;郭长青
亲历世纪大灾难:中国国际救灾队救援记实
墨池丛书
翟伟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