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的解构与重建:对日本思想史的新诠释

本体的解构与重建:对日本思想史的新诠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7
版次: 1
ISBN: 9787806817032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8页
字数: 361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8人买过
  • 本辑的主题在探索本体诠释学在一个族群或一个传统的思想与文化转向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地位。这种转向必须具有本体意识的结构和重构的两个方面。本辑即是以《本人本的解构和重建》为题,由作者邀请与任命韩君组稿并担任执行主编编辑形成。韩君与作者在第二届国际道家会议上认识,当时曾与他进行了有益的学术交流。后来,作者又与他在东京相会,他对作者发展的本体诠释学有深切的体会,作者对他进行日本近现代的学术和文化革新运动的研究也有兴趣,尤其是看重他对日本在18世纪前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古学的兴起及其影响的研究。此项研究日本学界也从无定谳之作,而韩君以其深厚的日文根底与丰富的中国古代与中世思想史的基础深入到荻生徂徕、太宰春台和海保青陵的原著之中,并参考大量中日文献,写出了备受中日学界重视的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的博士论文,并于2003年首用中文在中国出书,在本辑的集文中,我们更进一步从日本古学的发生与中国先秦儒家与法家的发展方面分析与彰显本体意典范的转化、结构与重建同时在方法学与本体学上极大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地分析与彰显了基于本体典范的诠释与对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进行思想的整合和建立新的本体典范时代的重要性。在理论上,不但彰显本体意识包含了一个“效果历史”的重建,也彰明理解与诠释是重建社会价值和规范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又指出本体的意义不限制于“效果历史”之中,它具有深刻的本体论、知识论和价值哲学的含义。对于此点,作者在本辑特别著文予以说明和论述。 成中英,1935年生于南京,祖籍湖北阳新县。美籍华人学者,哲学史家,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中英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但对哲学有兴趣,受方东美的影响较大,尤重视《易经》和《老子》。1955年为台湾大学哲学系研究生。1957年赴美国留学, 序一

    序二 本体的解构与重建

    上编 近世·近代

     本体诠释学的本体结构与诠释结构:兼论当代中国哲学的诠释思维结构 后现代性(解构本体)与后后现代性(重构本体)

     本体诠释与创造历史:兼论日本近代思想的内部变革

     本体诠释学视野中的日本现代哲学史

     林罗山的孙吴兵法观

      ——从与朱熹及南宋事功派相比较的观点出发

     中江藤树与“孝”的思想

     熊泽蕃山的“时处位”思想

     从善的确立形态看伊藤仁斋的“道”

     徂徕学中“道”的形态

     太宰春台的“人情物理”论与法学哲学的展开

     海保青陵与日本近世新法家

     徂徕学与儒法治世观

     日本近代史观对“仁”的次位安置

    下篇 现代·后现代

     论“京都支那学”的开创者

      ——狩野直喜的思想与性格

     “场所”:来自根本处的思索

     西谷启治的“退步”思想

      ——通过“虚无”至“绝对的此岸”

     丸山真男的思想世界

     后现代语境中“思想性话语历史的固有秩序”

      ——柄谷行人的书写语言批判的思想性

    附录 作(译)者简介
  • 内容简介:
    本辑的主题在探索本体诠释学在一个族群或一个传统的思想与文化转向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地位。这种转向必须具有本体意识的结构和重构的两个方面。本辑即是以《本人本的解构和重建》为题,由作者邀请与任命韩君组稿并担任执行主编编辑形成。韩君与作者在第二届国际道家会议上认识,当时曾与他进行了有益的学术交流。后来,作者又与他在东京相会,他对作者发展的本体诠释学有深切的体会,作者对他进行日本近现代的学术和文化革新运动的研究也有兴趣,尤其是看重他对日本在18世纪前半期到19世纪初期古学的兴起及其影响的研究。此项研究日本学界也从无定谳之作,而韩君以其深厚的日文根底与丰富的中国古代与中世思想史的基础深入到荻生徂徕、太宰春台和海保青陵的原著之中,并参考大量中日文献,写出了备受中日学界重视的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的博士论文,并于2003年首用中文在中国出书,在本辑的集文中,我们更进一步从日本古学的发生与中国先秦儒家与法家的发展方面分析与彰显本体意典范的转化、结构与重建同时在方法学与本体学上极大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地分析与彰显了基于本体典范的诠释与对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进行思想的整合和建立新的本体典范时代的重要性。在理论上,不但彰显本体意识包含了一个“效果历史”的重建,也彰明理解与诠释是重建社会价值和规范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又指出本体的意义不限制于“效果历史”之中,它具有深刻的本体论、知识论和价值哲学的含义。对于此点,作者在本辑特别著文予以说明和论述。
  • 作者简介:
    成中英,1935年生于南京,祖籍湖北阳新县。美籍华人学者,哲学史家,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中英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但对哲学有兴趣,受方东美的影响较大,尤重视《易经》和《老子》。1955年为台湾大学哲学系研究生。1957年赴美国留学,
  • 目录:
    序一

    序二 本体的解构与重建

    上编 近世·近代

     本体诠释学的本体结构与诠释结构:兼论当代中国哲学的诠释思维结构 后现代性(解构本体)与后后现代性(重构本体)

     本体诠释与创造历史:兼论日本近代思想的内部变革

     本体诠释学视野中的日本现代哲学史

     林罗山的孙吴兵法观

      ——从与朱熹及南宋事功派相比较的观点出发

     中江藤树与“孝”的思想

     熊泽蕃山的“时处位”思想

     从善的确立形态看伊藤仁斋的“道”

     徂徕学中“道”的形态

     太宰春台的“人情物理”论与法学哲学的展开

     海保青陵与日本近世新法家

     徂徕学与儒法治世观

     日本近代史观对“仁”的次位安置

    下篇 现代·后现代

     论“京都支那学”的开创者

      ——狩野直喜的思想与性格

     “场所”:来自根本处的思索

     西谷启治的“退步”思想

      ——通过“虚无”至“绝对的此岸”

     丸山真男的思想世界

     后现代语境中“思想性话语历史的固有秩序”

      ——柄谷行人的书写语言批判的思想性

    附录 作(译)者简介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