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9
版次: 1
ISBN: 9787512103221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8人买过
  • 全书共十章,以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为主线,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内控框架(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南非,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详细论述了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途径,以及内部控制设计和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从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两个角度系统阐述涉及企业各方面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并且展望了企业内部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既适合于工商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适合于MBA、MPA、MPAcc等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内控培训和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教材,以及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参考资料。 第1章  概论

      1.1  内部控制概念的起源

      1.2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1.2.1  内部牵制阶段

      1.2.2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1.2.3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1.2.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1.3  内部控制的功能

      1.4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5  内部控制学与其他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思考  尼克·里森PK杰洛米·科维尔

    第2章  内部控制体系框架

      2.1  COSO报告

      2.2  ERM框架

        2.2.1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概述

        2.2.2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和目标

        2.2.3  ERM框架与IC—IF框架的对比

      2.3  其他内部控制架构

        2.3.1  加拿大的COCO报告

        2.3.2  英国Tumbull报告

        2.3.3  法国内部控制框架

        2.3.4  南非的King报告

        2.3.5  中国香港的内部控制架构

      2.4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内部控制的要求

      阅读与思考  安然事件

    第3章  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路径

      3.1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3.2  我国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3.2.1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阶段

        3.2.2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阶段

        3.2.3  内部控制的配套指引阶段

      3.3  我国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

      阅读与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思考

    第4章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4.1  公司治理概述

        4.1.1  多级代理关系与多级控制系统

        4.1.2  公司治理模式

      4.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4.3  中国公司的治理框架

        4.3.1  股东和股东大会

        4.3.2  董事和董事会

        4.3.3  监事和监事会

        4.3.4  经理人员

        4.3.5  治理评价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

      阅读与思考  中航油事件

    第5章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5.1  内部控制设计的理念基础

        5.1.1  收银机与人性

        5.1.2  欺诈与舞弊理论

        5.1.3  混沌理论与内部控制

      5.2  内部控制设计原则

        5.2.1  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

        5.2.2  内部控制分类

        5.2.3  内部控制设计的步骤

      5.3  内部控制设计方法

        5.3.1  文字记录法

        5.3.2  内部控制调查表法

        5.3.3  流程图法

      阅读与思考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第6章  内部控制的评价

      6.1  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6.1.1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6.1.2  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

        6.1.3  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现状

      6.2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

        6.2.1  计划审计

        6.2.2  实施审计

        6.2.3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

        6.2.4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6.3  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建议书

      6.4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

      阅读与思考  内部控制评估新方法——CSA

    第7章  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设计

      7.1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

        7.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7.1.2  企业文化的评估

      7.2  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计

        7.2.1  治理结构

        7.2.2  内部机构的设计

      7.3  人力资源的管理

        7.3.1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7.3.2  人力资源的使用和退出

      7.4  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

        7.4.1  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控制

        7.4.2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7.4.3  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阅读与思考  三鹿事件

    第8章  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上)

      8.1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8.1.1  采购业务概述

        8.1.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

        8.1.3  关键控制环节

      8.2  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

        8.2.1  销售业务概述

        8.2.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

        8.2.3  关键控制环节和内控制度

      8.3  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8.3.1  筹资业务概述

        8.3.2  岗位责任制与不相容职务分离

        8.3.3  关键控制环节

      8.4  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8.4.1投资业务概述

        8.4.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8.4.3  关键控制环节

      8.5  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

        8.5.1  担保业务概述

        8.5.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8.5.3  关键控制环节

      阅读与思考  HPL公司舞弊案

    第9章  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下)

      9.1  资产管理

        9.1.1  存货

        9.1.2  固定资产

        9.1.3  无形资产

      9.2  合同管理

        9.2.1  岗位责任制

        9.2.2  合同的谈判

        9.2.3  合同的订立

        9.2.4  合同履行

      9.3  业务外包

        9.3.1  岗位责任制

        9.3.2  业务外包承包方的选择

        9.3.3  业务外包合同

        9.3.4  业务外包的实施

      9.4  研究开发

        9.4.1  研究开发的岗位责任制

        9.4.2  研究开发的过程管理

        9.4.3  核心人员管理制度

        9.4.4  研发成果验收制度

        9.4.5研究成果的开发与保护

      9.5  工程项目

        9.5.1  岗位责任制

        9.5.2  工程立项

        9.5.3  工程招投标

        9.5.4  工程造价

        9.5.5  工程建设

        9.5.6  工程验收

      阅读与思考  大江公司的内控困惑

    第10章  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10.1  计算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内部控制

        10.1.1  岗位责任制

        10.1.2  信息系统的开发

        10.1.3  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0.1.4  COBT框架

      10.2  内部控制的量化评价:平衡计分卡

        10.2.1  平衡计分卡概述

        10.2.2  平衡计分卡与内部控制

      10.3  全面预算下的内部控制

        10.3.1  全面预算概述

        10.3.2  岗位责任制

        10.3.3  预算的编制

        10.3.4  预算的执行

        10.3.5  预算的调整

        10.3.6  预算的考核

      10.4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耦合

        10.4.1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耦合

        10.4.2  识别风险所关注的因素

        10.4.3  风险的应对策略

        10.4.4  国际风险管理标准ISO 31000

      10.5  内部控制的战略导向

        10.5.1  战略与内部控制的整合

        10.5.2  发展战略的制定

        10.5.3  影响发展战略的内外部因素

        10.5.4  发展战略的实施

      阅读与思考  史玉柱的起起落落

    附录A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附录B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附录C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附录D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章,以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为主线,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内控框架(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南非,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详细论述了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途径,以及内部控制设计和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从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两个角度系统阐述涉及企业各方面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并且展望了企业内部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既适合于工商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适合于MBA、MPA、MPAcc等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内控培训和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教材,以及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参考资料。
  •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内部控制概念的起源

      1.2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1.2.1  内部牵制阶段

      1.2.2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1.2.3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1.2.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1.3  内部控制的功能

      1.4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5  内部控制学与其他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思考  尼克·里森PK杰洛米·科维尔

    第2章  内部控制体系框架

      2.1  COSO报告

      2.2  ERM框架

        2.2.1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概述

        2.2.2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和目标

        2.2.3  ERM框架与IC—IF框架的对比

      2.3  其他内部控制架构

        2.3.1  加拿大的COCO报告

        2.3.2  英国Tumbull报告

        2.3.3  法国内部控制框架

        2.3.4  南非的King报告

        2.3.5  中国香港的内部控制架构

      2.4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内部控制的要求

      阅读与思考  安然事件

    第3章  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路径

      3.1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3.2  我国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3.2.1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阶段

        3.2.2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阶段

        3.2.3  内部控制的配套指引阶段

      3.3  我国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

      阅读与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思考

    第4章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4.1  公司治理概述

        4.1.1  多级代理关系与多级控制系统

        4.1.2  公司治理模式

      4.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4.3  中国公司的治理框架

        4.3.1  股东和股东大会

        4.3.2  董事和董事会

        4.3.3  监事和监事会

        4.3.4  经理人员

        4.3.5  治理评价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

      阅读与思考  中航油事件

    第5章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5.1  内部控制设计的理念基础

        5.1.1  收银机与人性

        5.1.2  欺诈与舞弊理论

        5.1.3  混沌理论与内部控制

      5.2  内部控制设计原则

        5.2.1  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

        5.2.2  内部控制分类

        5.2.3  内部控制设计的步骤

      5.3  内部控制设计方法

        5.3.1  文字记录法

        5.3.2  内部控制调查表法

        5.3.3  流程图法

      阅读与思考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第6章  内部控制的评价

      6.1  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6.1.1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6.1.2  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

        6.1.3  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现状

      6.2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

        6.2.1  计划审计

        6.2.2  实施审计

        6.2.3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

        6.2.4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6.3  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建议书

      6.4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

      阅读与思考  内部控制评估新方法——CSA

    第7章  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设计

      7.1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

        7.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7.1.2  企业文化的评估

      7.2  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计

        7.2.1  治理结构

        7.2.2  内部机构的设计

      7.3  人力资源的管理

        7.3.1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7.3.2  人力资源的使用和退出

      7.4  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

        7.4.1  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控制

        7.4.2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7.4.3  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阅读与思考  三鹿事件

    第8章  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上)

      8.1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8.1.1  采购业务概述

        8.1.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

        8.1.3  关键控制环节

      8.2  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

        8.2.1  销售业务概述

        8.2.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

        8.2.3  关键控制环节和内控制度

      8.3  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8.3.1  筹资业务概述

        8.3.2  岗位责任制与不相容职务分离

        8.3.3  关键控制环节

      8.4  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8.4.1投资业务概述

        8.4.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8.4.3  关键控制环节

      8.5  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

        8.5.1  担保业务概述

        8.5.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8.5.3  关键控制环节

      阅读与思考  HPL公司舞弊案

    第9章  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下)

      9.1  资产管理

        9.1.1  存货

        9.1.2  固定资产

        9.1.3  无形资产

      9.2  合同管理

        9.2.1  岗位责任制

        9.2.2  合同的谈判

        9.2.3  合同的订立

        9.2.4  合同履行

      9.3  业务外包

        9.3.1  岗位责任制

        9.3.2  业务外包承包方的选择

        9.3.3  业务外包合同

        9.3.4  业务外包的实施

      9.4  研究开发

        9.4.1  研究开发的岗位责任制

        9.4.2  研究开发的过程管理

        9.4.3  核心人员管理制度

        9.4.4  研发成果验收制度

        9.4.5研究成果的开发与保护

      9.5  工程项目

        9.5.1  岗位责任制

        9.5.2  工程立项

        9.5.3  工程招投标

        9.5.4  工程造价

        9.5.5  工程建设

        9.5.6  工程验收

      阅读与思考  大江公司的内控困惑

    第10章  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10.1  计算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内部控制

        10.1.1  岗位责任制

        10.1.2  信息系统的开发

        10.1.3  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0.1.4  COBT框架

      10.2  内部控制的量化评价:平衡计分卡

        10.2.1  平衡计分卡概述

        10.2.2  平衡计分卡与内部控制

      10.3  全面预算下的内部控制

        10.3.1  全面预算概述

        10.3.2  岗位责任制

        10.3.3  预算的编制

        10.3.4  预算的执行

        10.3.5  预算的调整

        10.3.6  预算的考核

      10.4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耦合

        10.4.1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耦合

        10.4.2  识别风险所关注的因素

        10.4.3  风险的应对策略

        10.4.4  国际风险管理标准ISO 31000

      10.5  内部控制的战略导向

        10.5.1  战略与内部控制的整合

        10.5.2  发展战略的制定

        10.5.3  影响发展战略的内外部因素

        10.5.4  发展战略的实施

      阅读与思考  史玉柱的起起落落

    附录A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附录B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附录C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附录D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蒋淑玲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马琳英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夏宁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控制学
池国华 著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控制信息对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影响研究
王璐著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控制审计实务指南
高雅青 李三喜 施莹华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高梦捷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与实践 [澳]林祖辉 [中]萧达人 [中]张一帆
(澳)林祖辉 (中)萧达人 (中)张一帆 (中)李日辉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第5版)
宋蔚蔚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审计(微课版)
袁小勇 王茂林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王颖)
王颖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
内部控制习题与案例(第5版)
池国华 樊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