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读本系列 高中语文读本(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8
版次:
1
ISBN:
9787303122028
定价:
2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1页
字数:
217千字
-
一、热爱母语。毫不夸张地说,汉语是传承中华千年文化的基本载体,热爱母语,就是热爱自己黄皮肤黑眼睛,骨子里作为中国人的DNA。热爱汉语,光大汉语,才能使中华文明稳立世界之林。
二、观察生活。有人说,语言即生活。语言文字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影视戏剧、街头牌匾、文学作品、报刊网络、民间口语,构成了汉语语言汩汩不竭的源泉。用心品味文字,便是细心观察生活,多一份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便是多一分观察生活的细致。
三、培养能力。我们使用汉语,要知其“然”;分析汉语,要知其“所以然”;探索汉语的“已然”,能推知其“未然”。在使用、分析、探究、质疑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能力和富于个性的人格。 第一单元 一语天然万古新——别具一格的造字法
1.“美”不胜收——一“美”字的前世今生
2.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会意字
3.秀才识字认半边——形声字
4.古代八大经典“拆字”趣闻
第二单元 一字非工未肯休——规行矩步的表达
5.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
6.错字小议
7.笑话里的语言学
8.流行歌曲歌词语病例谈
第三单元 片言可以明百意——咀嚼不尽的涵义
9.语言随笔两则
附文:词的音义关系
10.“一直”及其几个近义词的功能辨析
11.《西游记》介词研究
12.谈《瓶竹》中关联词的运用
第四单元 凌云健笔意纵橫——谈妆浓抹的修饰
13.论《围城》中的比喻句
14.趣谈比拟
15.巧用对比,相反相成——一例谈对比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16.阎婆惜“消遣”黑宋江 武大郎暗试武都头
第五单元 最是橙黄橘绿时——落英缤纷的色躬
17.谈《红楼梦》中的雅言与俗语
18.“鬼”字的感情色彩和语法意义的演变
19.如何称呼对话双方的亲属——漫话谦称与敬称礼俗
第六单元 凡物各自有根本——韵味悠长的文化
20.成语文字游戏
21.中越汉字对联文化研究(节选)
22.浅析俗语中的中国人价值观(节选)
23.为啥汉语词厚“一”薄“二”
第七单元 为有源头活水来——吐故纳新的演变
第八单元 天机云锦用在我——灵活多变的运用
阅读思考参考答案
后记
-
内容简介:
一、热爱母语。毫不夸张地说,汉语是传承中华千年文化的基本载体,热爱母语,就是热爱自己黄皮肤黑眼睛,骨子里作为中国人的DNA。热爱汉语,光大汉语,才能使中华文明稳立世界之林。
二、观察生活。有人说,语言即生活。语言文字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影视戏剧、街头牌匾、文学作品、报刊网络、民间口语,构成了汉语语言汩汩不竭的源泉。用心品味文字,便是细心观察生活,多一份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便是多一分观察生活的细致。
三、培养能力。我们使用汉语,要知其“然”;分析汉语,要知其“所以然”;探索汉语的“已然”,能推知其“未然”。在使用、分析、探究、质疑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能力和富于个性的人格。
-
目录:
第一单元 一语天然万古新——别具一格的造字法
1.“美”不胜收——一“美”字的前世今生
2.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会意字
3.秀才识字认半边——形声字
4.古代八大经典“拆字”趣闻
第二单元 一字非工未肯休——规行矩步的表达
5.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
6.错字小议
7.笑话里的语言学
8.流行歌曲歌词语病例谈
第三单元 片言可以明百意——咀嚼不尽的涵义
9.语言随笔两则
附文:词的音义关系
10.“一直”及其几个近义词的功能辨析
11.《西游记》介词研究
12.谈《瓶竹》中关联词的运用
第四单元 凌云健笔意纵橫——谈妆浓抹的修饰
13.论《围城》中的比喻句
14.趣谈比拟
15.巧用对比,相反相成——一例谈对比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16.阎婆惜“消遣”黑宋江 武大郎暗试武都头
第五单元 最是橙黄橘绿时——落英缤纷的色躬
17.谈《红楼梦》中的雅言与俗语
18.“鬼”字的感情色彩和语法意义的演变
19.如何称呼对话双方的亲属——漫话谦称与敬称礼俗
第六单元 凡物各自有根本——韵味悠长的文化
20.成语文字游戏
21.中越汉字对联文化研究(节选)
22.浅析俗语中的中国人价值观(节选)
23.为啥汉语词厚“一”薄“二”
第七单元 为有源头活水来——吐故纳新的演变
第八单元 天机云锦用在我——灵活多变的运用
阅读思考参考答案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