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8-05
版次: 2
ISBN: 9787561723036
定价: 34.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9页
字数: 327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8人买过
  • 面对新世纪,重新审视和评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现代价值,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不可回避的前沿论题。本书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对儒家思想文化作了现代的诠释,从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角度,观照和辨析了儒家思想的义理脉络和优长缺失。 第一章 导论——关于儒家思想现代价值评估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  历史中的儒学:评价对象的判定及其方法论研究

        一、经典中的思想:儒家思想的原义

        二、历史中的变异:儒家思想的它义

        三、创造性的阐释:儒家思想的今义

      第二节  世界中的儒学:评价范式及其立场的批判

        一、西化模式:韦伯模式及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

        二、儒化模式:新儒家模式及对儒家救世论的批判

        三、本土化模式: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

     第三节  实践中的儒学:评价主体及评价尺度的确立

        一、评价主体:新生文化主体的确立

        二、评价尺度:社会实践的三重需要

    第二章 人类走向自我的最初理论省思——儒家人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人学是儒学的主旨

        一、儒学之以人学为主旨的社会动因

        二、揭开儒学之以人学为主旨的历史隐秘

        三、从比较中看儒学中的“人”

     第二节 对人的存在的整体思维:和谐的人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与人的和谐

        三、身与心的和谐

      第三节 对人的本性的价值判断:性善的人

       一、性善与性恶

       二、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第四节 对人的意味的探寻:理想的人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特点

        二、儒家理想人格的类型

      第五节 儒家的人学思想与现代人的发展

        一、当代新技术革命与人的社会责任

        二、新技术革命呼唤新型的“创造着的人”

        三、儒家人学的历史资源与现代人的发展

    第三章 “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理论升华——儒家伦理思想和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节 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儒家伦理思想的宗法基础

        二、儒家伦理思想和哲学的一体化

        三、儒家伦理思想的世俗性和实践性

      第二节 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理论

        一、天人合德: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

        二、重义责和:儒家道德的价值模式和目标指向

        三、尊德重行:儒家道德的实践理性

      第三节 儒家伦理思想和现代市场经济

        一、儒家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异质冲突

        二、儒家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同构契合

        三、儒家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的互补优化

    第四章 人类精神自律的历史建构

    第五章 宗法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失衡

    第六章 经济和德性整合的历史形态

    第七章 传统和现代抉择中儒学的历史命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面对新世纪,重新审视和评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现代价值,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不可回避的前沿论题。本书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对儒家思想文化作了现代的诠释,从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角度,观照和辨析了儒家思想的义理脉络和优长缺失。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关于儒家思想现代价值评估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  历史中的儒学:评价对象的判定及其方法论研究

        一、经典中的思想:儒家思想的原义

        二、历史中的变异:儒家思想的它义

        三、创造性的阐释:儒家思想的今义

      第二节  世界中的儒学:评价范式及其立场的批判

        一、西化模式:韦伯模式及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

        二、儒化模式:新儒家模式及对儒家救世论的批判

        三、本土化模式: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

     第三节  实践中的儒学:评价主体及评价尺度的确立

        一、评价主体:新生文化主体的确立

        二、评价尺度:社会实践的三重需要

    第二章 人类走向自我的最初理论省思——儒家人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第一节 人学是儒学的主旨

        一、儒学之以人学为主旨的社会动因

        二、揭开儒学之以人学为主旨的历史隐秘

        三、从比较中看儒学中的“人”

     第二节 对人的存在的整体思维:和谐的人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与人的和谐

        三、身与心的和谐

      第三节 对人的本性的价值判断:性善的人

       一、性善与性恶

       二、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第四节 对人的意味的探寻:理想的人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特点

        二、儒家理想人格的类型

      第五节 儒家的人学思想与现代人的发展

        一、当代新技术革命与人的社会责任

        二、新技术革命呼唤新型的“创造着的人”

        三、儒家人学的历史资源与现代人的发展

    第三章 “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理论升华——儒家伦理思想和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节 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儒家伦理思想的宗法基础

        二、儒家伦理思想和哲学的一体化

        三、儒家伦理思想的世俗性和实践性

      第二节 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理论

        一、天人合德: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

        二、重义责和:儒家道德的价值模式和目标指向

        三、尊德重行:儒家道德的实践理性

      第三节 儒家伦理思想和现代市场经济

        一、儒家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异质冲突

        二、儒家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的同构契合

        三、儒家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的互补优化

    第四章 人类精神自律的历史建构

    第五章 宗法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失衡

    第六章 经济和德性整合的历史形态

    第七章 传统和现代抉择中儒学的历史命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沿波讨源--高中古诗文解读举隅
曹刚 主编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上海的实践探索
曹刚 主编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中国的文化(科学)(全3册)
曹刚 著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寻找教育教学回家之路
曹刚 著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书形之美
曹刚 著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课文可以这样读
曹刚 著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永北地区中深层砂砾岩油藏开发技术
曹刚 著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道德难题与程序正义
曹刚 著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中国珍稀碑帖丛书:王羲之法帖两种
曹刚 著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中国西藏地方货币
曹刚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