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7
版次: 1
ISBN: 9787811291650
定价: 1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4页
字数: 1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7人买过
  •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的马克思主义之路并不平坦,但在苏东剧变之后,他却重新走近马克思,并向世人宣布:我仍然是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法哲学家,哈贝马斯吸纳、融会多个领域的理论成果,创立了交往行动理论和话语伦理学,在此基础上,阐发了其程序主义的民主观和法律观。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哈贝马斯对当今世界的诸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曾与多位学者展开论战。2001年哈贝马斯的中国之行,可看作是中国学界与哈贝马斯思想的一次对接。 任岳鹏,男,1974年生,河北邯郸临漳县人,现为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2002至200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读书,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学者叶传星、吕世伦先生,并相继取得法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版,该书是吕世伦教授主编的“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之一,是国内第一部专门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著作);论文“根本法、市民法、公民法和社会法——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中的法体系初探”(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荣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序言
    第一章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概述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征
    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简要评析

    第二章哈贝马斯的马克思主义之路
    一、走近马克思主义
    二、加入法兰克福学派
    三、参与学生运动
    四、苏东剧变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

    第三章哈贝马斯的学术历程
    一、前学术期
    二、前交往期
    三、交往期
    四、后交往期

    第四章交往行动理论
    一、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
    二、系统与生活世界
    三、交往行动
    四、语言的作用

    第五章话语伦理学
    一、话语伦理学与交往理性
    二、理论商谈与实践商谈
    三、交往资质与理想的话语环境
    四、普遍化原则与话语原则
    五、话语伦理学的特征
    六、对话语伦理学的批评
    七、话语伦理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困境及意义

    第六章程序主义法律观
    一、法律与道德
    二、法律是系统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转换器
    三、法律的事实性与有效性
    四、法律的合法性
    五、程序主义法律范式

    第七章程序主义民主观
    一、作为背景的自由主义民主模式和共和主义民主模式
    二、程序主义的民主模式
    四、人权与人民主权
    五、法治与民主

    第八章司法的合理性
    一、法律诠释学、法律实在论和法律实证论
    二、德沃金的“建构性诠释”论
    三、法律商谈论的处理路径

    第九章哈贝马斯与其他学者的论战
    一、与卢曼之争
    二、与格林之争
    三、与罗尔斯之争

    第十章对一系列事件和现象的评述
    一、苏东剧变与两德统一
    二、北约空袭南斯拉夫
    三、9?11事件与伊拉克战争
    四、克隆人

    第十一章哈贝马斯的中国之行
    一、到来
    二、演讲
    三、座谈
    四、离开

    第十二章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译著
    三、学术期刊论文
    四、硕士学位论文
    五、博士学位论文
    七、英文著作与论文
    后记
  • 内容简介: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的马克思主义之路并不平坦,但在苏东剧变之后,他却重新走近马克思,并向世人宣布:我仍然是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法哲学家,哈贝马斯吸纳、融会多个领域的理论成果,创立了交往行动理论和话语伦理学,在此基础上,阐发了其程序主义的民主观和法律观。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哈贝马斯对当今世界的诸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曾与多位学者展开论战。2001年哈贝马斯的中国之行,可看作是中国学界与哈贝马斯思想的一次对接。
  • 作者简介:
    任岳鹏,男,1974年生,河北邯郸临漳县人,现为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2002至200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读书,先后师从我国著名学者叶传星、吕世伦先生,并相继取得法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版,该书是吕世伦教授主编的“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之一,是国内第一部专门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著作);论文“根本法、市民法、公民法和社会法——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中的法体系初探”(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荣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概述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征
    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简要评析

    第二章哈贝马斯的马克思主义之路
    一、走近马克思主义
    二、加入法兰克福学派
    三、参与学生运动
    四、苏东剧变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

    第三章哈贝马斯的学术历程
    一、前学术期
    二、前交往期
    三、交往期
    四、后交往期

    第四章交往行动理论
    一、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
    二、系统与生活世界
    三、交往行动
    四、语言的作用

    第五章话语伦理学
    一、话语伦理学与交往理性
    二、理论商谈与实践商谈
    三、交往资质与理想的话语环境
    四、普遍化原则与话语原则
    五、话语伦理学的特征
    六、对话语伦理学的批评
    七、话语伦理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困境及意义

    第六章程序主义法律观
    一、法律与道德
    二、法律是系统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转换器
    三、法律的事实性与有效性
    四、法律的合法性
    五、程序主义法律范式

    第七章程序主义民主观
    一、作为背景的自由主义民主模式和共和主义民主模式
    二、程序主义的民主模式
    四、人权与人民主权
    五、法治与民主

    第八章司法的合理性
    一、法律诠释学、法律实在论和法律实证论
    二、德沃金的“建构性诠释”论
    三、法律商谈论的处理路径

    第九章哈贝马斯与其他学者的论战
    一、与卢曼之争
    二、与格林之争
    三、与罗尔斯之争

    第十章对一系列事件和现象的评述
    一、苏东剧变与两德统一
    二、北约空袭南斯拉夫
    三、9?11事件与伊拉克战争
    四、克隆人

    第十一章哈贝马斯的中国之行
    一、到来
    二、演讲
    三、座谈
    四、离开

    第十二章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译著
    三、学术期刊论文
    四、硕士学位论文
    五、博士学位论文
    七、英文著作与论文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
李霞 著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斯通:法的综合解读
薄振峰 著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霍姆斯:法律实用主义
明辉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对话政治理论研究
张云龙 著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悦·读人生)
[美]莱斯利·A.豪(Leslie、A.、Howe 著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论媒介
[德]哈特穆特·韦斯勒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的政治权力与法律互动关系研究
刘光斌 著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精)/牛津通识读本
[英]詹姆斯·戈登·芬利森 著;邵志军 译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刘志丹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的交往共同体思想研究
王益珑 著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科学观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书系)
罗红兵 著;汪信砚 编;陶德麟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研究
吴兴明卢迎伏 著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与现代性终末处的休闲
卡尔·斯普拉克伦(Karl Spracklen)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公共性研究
黄皖毅
哈贝马斯:协商对话的法律
哈贝马斯对当今世界焦点问题的反思
张庆熊 郁喆隽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