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书系·华大博雅学术文库:当代正一与全真道乐研究

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书系·华大博雅学术文库:当代正一与全真道乐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4
版次: 1
ISBN: 9787562237211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0页
字数: 3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26人买过
  •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股研究道家道教文化的热潮,至今仍可以说方兴未艾。这股研究热潮的兴起,一方面是有一批海内外学者(如王明、汤一介、陈鼓应、卿希泰等许多学者)的推动,另一方面又是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发展一致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是否三足鼎立,似乎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除了佛教是“外来”的,儒、道二家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究竟谁的资格最老,也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胡军,男,1966年生,湖北宜昌人。文学硕士、史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学位办)主任、道教音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音乐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湖北省省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民族音乐理论、音乐基础课程和宗教音乐文化的教学与研究。现独立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文化部《湖北三峡库区薅草锣鼓现状调查》等重点课题。主要著述有专著《中国道教音乐简史》、《茅山道乐研究》,合著《中国茅山道教音乐》、《道教文化十二讲》、《武当道教音乐》。在《中国音乐》、《宗教学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 绪论
    第一章正一道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正一道乐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正一道乐的分布格局
    一、龙虎山道乐
    二、茅山道乐
    三、苏州玄妙观道乐
    四、无锡道乐
    五、扬州道乐
    六、上海道乐
    七、台湾地区道乐
    八、澳门地区道乐
    九、洞经音乐
    第三节正一道乐与火居道乐

    第二章正一道音乐的类别与乐谱
    第一节韵腔与曲牌
    一、韵腔
    二、曲牌
    第二节乐器与乐谱
    一、乐器
    二、乐谱

    第三章全真道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全真道乐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全真道乐的分布格局
    一、北京白云观道乐
    二、山东崂山道乐
    三、沈阳太清宫道乐
    四、陕西道乐
    五、湖北武当山道乐
    六、武昌长春观道乐
    七、川西道乐
    八、湖南衡山道乐
    九、香港地区道乐
    第三节“十方韵”与“地方韵”

    第四章全真道“朝暮课”音乐与乐谱
    第一节“早坛功课”与“晚坛功课”音乐
    一、“早坛功课”音乐
    二、“晚坛功课”音乐
    第二节乐器与乐谱
    一、乐器
    二、乐谱

    第五章正一、全真道音乐的特征
    第一节正一道乐的特点
    一、经韵的地域性
    二、应用的民俗性
    三、传承的古老性
    第二节全真道乐的特点
    一、经韵的规范性
    二、词、腔、板的程式性
    三、传承的稳定性

    第六章正一、全真道音乐的异同
    第一节两派道乐之同
    一、科仪宗出一脉
    二、韵曲结构趋同
    三、乐韵根基同源
    第二节两派道乐之异
    一、风韵各具特色
    二、组曲手法相异
    三、融摄浓淡不

    第七章道教音乐的功能特性
    第一节演教与布道
    一、演乐行仪
    二、授业传道
    第二节修身与养性
    一、乐身养生
    二、致乐治心
    第三节教化与怡情
    一、德教无咎
    二、乐人怡情

    第八章道教音乐的美学特质
    第一节奉“仙道”为尊
    一、金石有声
    二、克谐仙韵
    第二节以“平和”为体
    一、音声相和
    二、至和之乐
    第三节尚“自然”为美
    一、天籁之音
    二、自然之章

    第九章道教音乐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展“神曲”之韵
    一、古老经韵
    二、玄门新声
    第二节演“世道”之情
    一、节日庆典
    二、民俗风情
    第三节弘“德教”之本
    一、归真返璞
    二、祥和安定
    参考文献
    附录道教音乐韵腔、曲牌选辑
    后记
  • 内容简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股研究道家道教文化的热潮,至今仍可以说方兴未艾。这股研究热潮的兴起,一方面是有一批海内外学者(如王明、汤一介、陈鼓应、卿希泰等许多学者)的推动,另一方面又是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发展一致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是否三足鼎立,似乎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除了佛教是“外来”的,儒、道二家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究竟谁的资格最老,也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作者简介:
      胡军,男,1966年生,湖北宜昌人。文学硕士、史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学位办)主任、道教音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音乐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湖北省省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民族音乐理论、音乐基础课程和宗教音乐文化的教学与研究。现独立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文化部《湖北三峡库区薅草锣鼓现状调查》等重点课题。主要著述有专著《中国道教音乐简史》、《茅山道乐研究》,合著《中国茅山道教音乐》、《道教文化十二讲》、《武当道教音乐》。在《中国音乐》、《宗教学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正一道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正一道乐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正一道乐的分布格局
    一、龙虎山道乐
    二、茅山道乐
    三、苏州玄妙观道乐
    四、无锡道乐
    五、扬州道乐
    六、上海道乐
    七、台湾地区道乐
    八、澳门地区道乐
    九、洞经音乐
    第三节正一道乐与火居道乐

    第二章正一道音乐的类别与乐谱
    第一节韵腔与曲牌
    一、韵腔
    二、曲牌
    第二节乐器与乐谱
    一、乐器
    二、乐谱

    第三章全真道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全真道乐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全真道乐的分布格局
    一、北京白云观道乐
    二、山东崂山道乐
    三、沈阳太清宫道乐
    四、陕西道乐
    五、湖北武当山道乐
    六、武昌长春观道乐
    七、川西道乐
    八、湖南衡山道乐
    九、香港地区道乐
    第三节“十方韵”与“地方韵”

    第四章全真道“朝暮课”音乐与乐谱
    第一节“早坛功课”与“晚坛功课”音乐
    一、“早坛功课”音乐
    二、“晚坛功课”音乐
    第二节乐器与乐谱
    一、乐器
    二、乐谱

    第五章正一、全真道音乐的特征
    第一节正一道乐的特点
    一、经韵的地域性
    二、应用的民俗性
    三、传承的古老性
    第二节全真道乐的特点
    一、经韵的规范性
    二、词、腔、板的程式性
    三、传承的稳定性

    第六章正一、全真道音乐的异同
    第一节两派道乐之同
    一、科仪宗出一脉
    二、韵曲结构趋同
    三、乐韵根基同源
    第二节两派道乐之异
    一、风韵各具特色
    二、组曲手法相异
    三、融摄浓淡不

    第七章道教音乐的功能特性
    第一节演教与布道
    一、演乐行仪
    二、授业传道
    第二节修身与养性
    一、乐身养生
    二、致乐治心
    第三节教化与怡情
    一、德教无咎
    二、乐人怡情

    第八章道教音乐的美学特质
    第一节奉“仙道”为尊
    一、金石有声
    二、克谐仙韵
    第二节以“平和”为体
    一、音声相和
    二、至和之乐
    第三节尚“自然”为美
    一、天籁之音
    二、自然之章

    第九章道教音乐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展“神曲”之韵
    一、古老经韵
    二、玄门新声
    第二节演“世道”之情
    一、节日庆典
    二、民俗风情
    第三节弘“德教”之本
    一、归真返璞
    二、祥和安定
    参考文献
    附录道教音乐韵腔、曲牌选辑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