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09
版次: 1
ISBN: 9787305155536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9页
字数: 22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4人买过
  •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基于艺术学理论的思考,探讨了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诸方面的问题。提出艺术史学不是“拼盘”的艺术史,也不是门类的“艺术史”。西方对“艺术”的理解多指造型艺术,而这里所说的“艺术”范围比较广,包括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曲艺等,这也是中国的“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与基础。《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力图构建一一个中国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同时用这种方法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与价值的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并且区别于门类的艺术史或“拼盘”的艺术史的理论与方法。   李倍雷,重庆人,艺术学博士。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理论系主任、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多项。主要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美术史论研究,油画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多项。
      
      赫云,黑龙江牡丹江人,文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19992008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法政大学。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乔伊斯流亡美学研究”,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比较艺术学母题学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奖励;出版专著《乔伊斯流亡美学研究》《艺术学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艺术批评原理》《比较艺术学》等,主要从事比较艺术学、艺术理论研究。 第一章 中国艺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引言
    一、艺术学理论的性质特征
    二、复数与整合:基于艺术学理论史学的两个关键词
    三、中国艺术史学结构逻辑路径
    四、结语

    第二章 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
    引言
    一、艺术学理论本身是什么
    二、艺术学理论框架下的艺术史
    三、艺术学理论决定了艺术史的形状
    结语

    第三章 回到艺术本质的中国艺术史学
    引言
    一、让中国艺术史回到本质的史学
    二、去蔽:让佚名作品“出场”并“在场”于史学中
    三、族群:让边缘与主流同时“在场”的史学
    结语

    第四章 作品、文献与史境:中国艺术史学的基础
    引言
    一、作品、文献与研究者
    二、“史境”的学术意义
    三、中国文化史境中的“作品”的史学意义
    结语

    第五章 史境中的作品、作者与文献的史学表述意义
    引言
    一、作为史学表述的“本体”:艺术作品
    二、史境中的文献
    三、史境中“人”的因素
    结语

    第六章 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学模式研究
    引言
    一、文化整体感:艺术史学观与史学视野
    二、中国艺术史学系统:体系与体例
    三、汇通与整合:史学材料与方法
    四、关于中国艺术史学的考史、论史与著史
    结语

    第七章 中国艺术史学的体例与结构研究
    引言
    一、艺术史学体例的文化脉络
    二、中国艺术史学结构与艺术史料
    三、艺术作品与创作主体
    结语

    第八章 中国艺术史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引言
    一、中国艺术史的文化脉络基础
    二、儒家主体、道家本体的艺术形态
    三、“五常”观念与中国艺术史学
    结语

    第九章 史境求证:中国艺术史不可忽视的考证性工作
    引言
    一、史境:中国艺术史学根本基础
    二、地上与地下:文献与原物
    三、考而后信:中国艺术史基本原则
    结语

    第十章 中国艺术史体例与史料关系研究
    引言
    一、艺术史学体例与史料孰先孰后
    二、主体史料与史料的完备
    三、史料与体例互为相塑构成艺术史学
    结语

    第十一章 中国民间艺术在史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引言
    一、中国民间艺术:艺术结构层与意义
    二、中国民间艺术史料:悬置性语境研究
    三、民间艺术与中国文化
    结语

    第十二章 中国艺术史学与中国意境学
    引言
    一、从中国艺术史看最高追求究竟是什么
    二、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以中国山水画为例
    三、审美应该在意境的层次下展开
    结语

    第十三章 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研究的意义
    引言
    一、母题决定了主题学的叙事
    二、艺术史学的主题学视域
    三、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的意义
    结语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基于艺术学理论的思考,探讨了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诸方面的问题。提出艺术史学不是“拼盘”的艺术史,也不是门类的“艺术史”。西方对“艺术”的理解多指造型艺术,而这里所说的“艺术”范围比较广,包括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曲艺等,这也是中国的“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与基础。《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力图构建一一个中国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同时用这种方法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与价值的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并且区别于门类的艺术史或“拼盘”的艺术史的理论与方法。
  • 作者简介:
      李倍雷,重庆人,艺术学博士。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理论系主任、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多项。主要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美术史论研究,油画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多项。
      
      赫云,黑龙江牡丹江人,文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19992008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法政大学。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乔伊斯流亡美学研究”,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比较艺术学母题学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奖励;出版专著《乔伊斯流亡美学研究》《艺术学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艺术批评原理》《比较艺术学》等,主要从事比较艺术学、艺术理论研究。
  • 目录:
    第一章 中国艺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引言
    一、艺术学理论的性质特征
    二、复数与整合:基于艺术学理论史学的两个关键词
    三、中国艺术史学结构逻辑路径
    四、结语

    第二章 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
    引言
    一、艺术学理论本身是什么
    二、艺术学理论框架下的艺术史
    三、艺术学理论决定了艺术史的形状
    结语

    第三章 回到艺术本质的中国艺术史学
    引言
    一、让中国艺术史回到本质的史学
    二、去蔽:让佚名作品“出场”并“在场”于史学中
    三、族群:让边缘与主流同时“在场”的史学
    结语

    第四章 作品、文献与史境:中国艺术史学的基础
    引言
    一、作品、文献与研究者
    二、“史境”的学术意义
    三、中国文化史境中的“作品”的史学意义
    结语

    第五章 史境中的作品、作者与文献的史学表述意义
    引言
    一、作为史学表述的“本体”:艺术作品
    二、史境中的文献
    三、史境中“人”的因素
    结语

    第六章 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学模式研究
    引言
    一、文化整体感:艺术史学观与史学视野
    二、中国艺术史学系统:体系与体例
    三、汇通与整合:史学材料与方法
    四、关于中国艺术史学的考史、论史与著史
    结语

    第七章 中国艺术史学的体例与结构研究
    引言
    一、艺术史学体例的文化脉络
    二、中国艺术史学结构与艺术史料
    三、艺术作品与创作主体
    结语

    第八章 中国艺术史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引言
    一、中国艺术史的文化脉络基础
    二、儒家主体、道家本体的艺术形态
    三、“五常”观念与中国艺术史学
    结语

    第九章 史境求证:中国艺术史不可忽视的考证性工作
    引言
    一、史境:中国艺术史学根本基础
    二、地上与地下:文献与原物
    三、考而后信:中国艺术史基本原则
    结语

    第十章 中国艺术史体例与史料关系研究
    引言
    一、艺术史学体例与史料孰先孰后
    二、主体史料与史料的完备
    三、史料与体例互为相塑构成艺术史学
    结语

    第十一章 中国民间艺术在史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引言
    一、中国民间艺术:艺术结构层与意义
    二、中国民间艺术史料:悬置性语境研究
    三、民间艺术与中国文化
    结语

    第十二章 中国艺术史学与中国意境学
    引言
    一、从中国艺术史看最高追求究竟是什么
    二、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以中国山水画为例
    三、审美应该在意境的层次下展开
    结语

    第十三章 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研究的意义
    引言
    一、母题决定了主题学的叙事
    二、艺术史学的主题学视域
    三、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的意义
    结语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李倍雷学术代表作/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丛
李倍雷 著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艺术学研究复合体的新坐标
李倍雷 著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艺术学教育丛书:艺术学问题研究
李倍雷 著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艺术批评原理
李倍雷、郝云 著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西方美术史
李倍雷 著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李倍雷、赫云 著;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studies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国宝春秋:书画篇
李倍雷 著
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现代与后现代艺术
李倍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