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2016-11
版次: 1
ISBN: 9787111551072
定价: 7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350页
字数: 418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51人买过
  •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对安全省时、绿色节能、环境友好以及舒适健康的交通服务需求与日俱增, 汽车及其相关工业随之面临更多的挑战。也正因如此, 许多新的方法、概念以及技术得以不断被研发并应用于汽车工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智能汽车和先进交通技术领域的专业群体, 我们撰写此书, 为研究者及工程师们提供有关智能汽车运动控制以及相应传感互联技术的新应用与进展。此外, 本书也旨在帮助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智能汽车、智能控制、车联网等技术的学习探讨。同时总结了我们对于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当下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理解与感悟。   李力,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IEEE会士。研究兴趣包括智能汽车、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传感和控制。目前担任IEEE智能交通系统汇刊副主编。
      王飞跃,  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计算与平行系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任IEEE ITS 学会主席, I E E E 智能交通系统汇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s)以及IEEE智能系统 (IEEE IntelligentSystems)主编,并主导创办IEEE ITS 杂志、IEEE计算社会系统汇刊和IEEE智能汽车汇刊。 前言
     第1章引言
     
     1.1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智能汽车
     1.2智能汽车研究与发展的问题
     1.3本书结构
     1.4超出本书讨论范围的内容
     1.5参考文献
     
     第2章轮胎摩擦的先进建模与监测
     2.1引言
     2.2纵向胎路摩擦建模
     2.2.1纵向胎路摩擦特性
     2.2.2典型的纵向胎路摩擦模型
     2.3横向胎路摩擦建模
     2.3.1横向胎路摩擦模型
     2.3.2自行车模型
     2.4集成的胎路摩擦建模
     2.4.1集成的胎路摩擦特性
     2.4.2经验和半经验集成模型
     2.4.3解析集成模型
     2.5胎路摩擦监测器
     2.5.1胎路摩擦监测器架构
     2.5.2经验纵向胎路摩擦模型辨识
     2.5.3解析的纵向胎路摩擦模型的观测器
     2.5.4经验横向胎路摩擦模型辨识
     2.6本章小结
     2.7参考文献
     
     第3章汽车横向的先进运动控制62
     3.1引言63
     3.2线控转向系统
     3.3车辆横向运动建模与控制策略
     3.4车辆横向运动检测器
     3.5车辆转向控制器设计
     3.5.1车辆横向运动控制目标
     3.5.2鲁棒车辆转向控制器
     3.5.3滑模转向控制器
     3.5.4自适应转向控制器
     3.5.5模糊转向控制器
     3.6本章小结
     3.7参考文献
     
     第4章汽车纵向的先进运动控制
     4.1引言
     4.2先进的车辆传动系统控制
     4.2.1先进的汽车发动机控制
     4.2.2先进的汽车变速器控制
     4.3汽车空气动力学
     4.4先进的车辆跟踪与制动控制
     4.4.1先进的汽车追踪与制动控制
     4.4.2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
     4.5自适应巡航控制
     4.6本章小结
     4.7参考文献
     
     第5章汽车垂向的先进运动控制
     5.1引言
     5.2道路粗糙度建模
     5.3先进的车辆悬架系统
     5.3.1线性时不变悬架控制器
     5.3.2鲁棒悬架控制器
     5.3.3模糊悬架控制器
     5.4悬架系统的参数估计与故障检测
     5.5防侧翻控制
     5.6本章小结
     5.7参考文献
     
     第6章单车的先进运动控制
     6.1引言
     6.2车辆路径、轨迹规划
     6.3车辆泊车问题
     6.4纵向、横向、垂向车辆运动控制综合
     6.5参考文献
     
     第7章多车的先进运动控制
     7.1引言
     7.2车间通信技术
     7.3车队控制
     7.4换道和并道控制
     7.4.1车辆换道控制
     7.4.2车辆并道控制
     7.5交叉口协同驾驶
     7.5.1交叉口无协同驾驶
     7.5.2交叉口有协同驾驶
     7.6本章小结
     7.7参考文献
     
     第8章智能车辆视觉系统
     8.1概述
     8.2基于视觉传感器进行车道、路面检测的优势
     8.2.1使用CMOS/CCD摄像头和雷达的车道、路面检测
     8.2.2使用激光雷达和激光传感器的车道、路面检测
     8.2.3车道和车道偏离的同时检测和定位
     8.3基于视觉信息进行车辆检测的优势
     8.3.1基于CMOS/CCD的车辆检测
     8.3.2使用调频连续波雷达的车辆检测
     8.3.3使用激光雷达或激光传感器进行车辆检测
     8.4基于视觉信息进行行人识别的优势
     8.4.1使用CCD/CMOS摄像头的行人检测
     8.4.2使用红外摄像头的行人检测
     8.5基于视觉进行交通标志检测的优势
     8.6基于视觉的驾驶人监测器的优势
     8.6.1驾驶人、乘客位置和姿势检测
     8.6.2疲劳驾驶分析
     8.6.3驾驶行为分析
     8.7智能视觉系统的进一步讨论
     8.7.1多视觉传感器融合
     8.7.2视觉共享
     8.7.3交通基础设施和车辆视觉系统
     8.7.4视觉传感器设计、校准和故障检测
     8.7.5基于视觉的环境检测和视觉系统的灵活性
     8.8参考文献
     
     第9章智能汽车轮胎检查及监测
     9.1引言
     9.2离线轮胎检查技术进展
     9.2.1轮胎胎面检查
     9.2.2轮胎布帘层、束带层检查
     9.2.3轮胎轴承检查
     9.3在线实时轮胎监测技术的发展
     9.3.1 SAW轮胎传感器
     9.3.2轮胎滚动、旋转分析及气压监测
     9.3.3其他的轮胎形变、压强监测传感器
     9.4进一步讨论
     9.5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对安全省时、绿色节能、环境友好以及舒适健康的交通服务需求与日俱增, 汽车及其相关工业随之面临更多的挑战。也正因如此, 许多新的方法、概念以及技术得以不断被研发并应用于汽车工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智能汽车和先进交通技术领域的专业群体, 我们撰写此书, 为研究者及工程师们提供有关智能汽车运动控制以及相应传感互联技术的新应用与进展。此外, 本书也旨在帮助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智能汽车、智能控制、车联网等技术的学习探讨。同时总结了我们对于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当下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理解与感悟。
  • 作者简介:
      李力,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IEEE会士。研究兴趣包括智能汽车、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传感和控制。目前担任IEEE智能交通系统汇刊副主编。
      王飞跃,  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计算与平行系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任IEEE ITS 学会主席, I E E E 智能交通系统汇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s)以及IEEE智能系统 (IEEE IntelligentSystems)主编,并主导创办IEEE ITS 杂志、IEEE计算社会系统汇刊和IEEE智能汽车汇刊。
  • 目录:
    前言
     第1章引言
     
     1.1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智能汽车
     1.2智能汽车研究与发展的问题
     1.3本书结构
     1.4超出本书讨论范围的内容
     1.5参考文献
     
     第2章轮胎摩擦的先进建模与监测
     2.1引言
     2.2纵向胎路摩擦建模
     2.2.1纵向胎路摩擦特性
     2.2.2典型的纵向胎路摩擦模型
     2.3横向胎路摩擦建模
     2.3.1横向胎路摩擦模型
     2.3.2自行车模型
     2.4集成的胎路摩擦建模
     2.4.1集成的胎路摩擦特性
     2.4.2经验和半经验集成模型
     2.4.3解析集成模型
     2.5胎路摩擦监测器
     2.5.1胎路摩擦监测器架构
     2.5.2经验纵向胎路摩擦模型辨识
     2.5.3解析的纵向胎路摩擦模型的观测器
     2.5.4经验横向胎路摩擦模型辨识
     2.6本章小结
     2.7参考文献
     
     第3章汽车横向的先进运动控制62
     3.1引言63
     3.2线控转向系统
     3.3车辆横向运动建模与控制策略
     3.4车辆横向运动检测器
     3.5车辆转向控制器设计
     3.5.1车辆横向运动控制目标
     3.5.2鲁棒车辆转向控制器
     3.5.3滑模转向控制器
     3.5.4自适应转向控制器
     3.5.5模糊转向控制器
     3.6本章小结
     3.7参考文献
     
     第4章汽车纵向的先进运动控制
     4.1引言
     4.2先进的车辆传动系统控制
     4.2.1先进的汽车发动机控制
     4.2.2先进的汽车变速器控制
     4.3汽车空气动力学
     4.4先进的车辆跟踪与制动控制
     4.4.1先进的汽车追踪与制动控制
     4.4.2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
     4.5自适应巡航控制
     4.6本章小结
     4.7参考文献
     
     第5章汽车垂向的先进运动控制
     5.1引言
     5.2道路粗糙度建模
     5.3先进的车辆悬架系统
     5.3.1线性时不变悬架控制器
     5.3.2鲁棒悬架控制器
     5.3.3模糊悬架控制器
     5.4悬架系统的参数估计与故障检测
     5.5防侧翻控制
     5.6本章小结
     5.7参考文献
     
     第6章单车的先进运动控制
     6.1引言
     6.2车辆路径、轨迹规划
     6.3车辆泊车问题
     6.4纵向、横向、垂向车辆运动控制综合
     6.5参考文献
     
     第7章多车的先进运动控制
     7.1引言
     7.2车间通信技术
     7.3车队控制
     7.4换道和并道控制
     7.4.1车辆换道控制
     7.4.2车辆并道控制
     7.5交叉口协同驾驶
     7.5.1交叉口无协同驾驶
     7.5.2交叉口有协同驾驶
     7.6本章小结
     7.7参考文献
     
     第8章智能车辆视觉系统
     8.1概述
     8.2基于视觉传感器进行车道、路面检测的优势
     8.2.1使用CMOS/CCD摄像头和雷达的车道、路面检测
     8.2.2使用激光雷达和激光传感器的车道、路面检测
     8.2.3车道和车道偏离的同时检测和定位
     8.3基于视觉信息进行车辆检测的优势
     8.3.1基于CMOS/CCD的车辆检测
     8.3.2使用调频连续波雷达的车辆检测
     8.3.3使用激光雷达或激光传感器进行车辆检测
     8.4基于视觉信息进行行人识别的优势
     8.4.1使用CCD/CMOS摄像头的行人检测
     8.4.2使用红外摄像头的行人检测
     8.5基于视觉进行交通标志检测的优势
     8.6基于视觉的驾驶人监测器的优势
     8.6.1驾驶人、乘客位置和姿势检测
     8.6.2疲劳驾驶分析
     8.6.3驾驶行为分析
     8.7智能视觉系统的进一步讨论
     8.7.1多视觉传感器融合
     8.7.2视觉共享
     8.7.3交通基础设施和车辆视觉系统
     8.7.4视觉传感器设计、校准和故障检测
     8.7.5基于视觉的环境检测和视觉系统的灵活性
     8.8参考文献
     
     第9章智能汽车轮胎检查及监测
     9.1引言
     9.2离线轮胎检查技术进展
     9.2.1轮胎胎面检查
     9.2.2轮胎布帘层、束带层检查
     9.2.3轮胎轴承检查
     9.3在线实时轮胎监测技术的发展
     9.3.1 SAW轮胎传感器
     9.3.2轮胎滚动、旋转分析及气压监测
     9.3.3其他的轮胎形变、压强监测传感器
     9.4进一步讨论
     9.5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制造背景下供应商管理研究
石莉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系统中的情感识别建模与关键技术
魏薇 张立立 蔡庆中 李晶 崔宁 谭洪鑫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智造:数智化时代的转型升级之路
王春源等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建造概论
龙武剑、梅柳、李利孝、罗启灵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解析
崔胜民 编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建造导论 刘占省
刘占省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集成算法及其优化技术在电气检监测中的应用
屈志坚、马帅军、徐娟、刘汉欣、刘畅、池瑞、刘莉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智能财会丛书)
张敏 吴亭 史春玲 贾丽 叶婷婷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建造理论与实践 杨琳 吴贤国 编著
杨琳 吴贤国 编著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建造工程技术应用案例
赵研,徐哲民 编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
主编:马恩成,夏绪勇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智能物流系统物联网应用及案例
刘同娟、马向国、胡安琪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单孔腹腔镜妇科肿瘤手术实践(配增值)
李力、贺红英 著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中国电影摄影大师
李力、王子 著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家庭孕育计划和产后康复
李力、郑秀惠 编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精装)
李力、杨泓 著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海洋: 深水探秘(有声朗读升级版)
李力、程涛 译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底特律:对接中国汽车产业
李力、董愚 编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2011世界酒店与旅游管理教育峰会论文集: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李力、宋海岩 编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AutoCAD 2008(中文版)习题精解
李力、王军民 主编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新婚男女必修课
李力、靳风烁 编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AutoCAD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应用型规划教材
李力、温翔、王训杰 编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钢轨铝热焊工技术培训教材
李力、崔成林、范铁华 编著
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
机械设计基础.近机、非机类
李力、向敬忠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