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5
版次: 1
ISBN: 9787503543241
定价: 29.5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6页
字数: 292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3人买过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呈现出阶段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前言

    第一章 价值观转型,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第一节 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

      一、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古代产生,但不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一)

      四、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古代产生,但不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二)

      五、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界和谐

      一、“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二、生态文明的价值观的确立,传统与现代性统

     第三节 自然价值,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一、什么是自然价值

      二、自然价值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 哲学转型,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

     第一节 超越现代主一客二分哲学

      一、主一客二分哲学,二元论和还原论

      二、主一客二分哲学是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

      三、主一客二分哲学的局限性

     第二节 环境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一、环境哲学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环境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范式的建构

     第三节 思维方式转型,从还原论分析思维到生态整体性思维

      一、还原论分析思维的局限性

      二、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

      三、从还原论分析思维到生态整体论思维

      四、新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

    第三章 社会政治转型,从资本专制主义到人民民主主义

     第一节 资产阶级领导和创造的工业文明

      一、资产阶级革命开创工业文明时代

      二、资产阶级统领工业文明建设

      三、工业革命走向工业文明时代

     第二节 工业文明的成就与问题

      一、工业文明的伟大成就

      二、工业文明创造了新的地质时代

      三、工业文明的问题开启人类“生态纪元”

     第三节 资本主义对自身的问题进行调节

      一、福利资本主义调节人与人社会关系

      二、生态资本主义调节人与自然生态关系

     第四节 从资本专制主义到以人为本的人民民主主义

      一、资本专制主义是工业文明社会的主要特征

      二、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政治特征

    第四章 生产方式转型。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

     第一节 超越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

      一、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之价值观失误

      二、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之思维方式片面性

      三、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节 创造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

      一、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二、生态文明的技术形态,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

    第五章 生活方式转型,从高消费到绿色消费

     第一节 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现代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

      二、“美国梦”,高消费有榜样作用

      三、地球没有能力支持60亿人口高消费的生活

     第二节 创造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生活

      一、从高消费的生活向绿色生活转型

      二、新的生活方式:简朴生活,低碳生活,公正生活

      三、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一种更高级的生活结构

    第六章 文化转型,伦理道德的生态转向

     第一节 从社会伦理到环境伦理的发展

      一、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问题

      二、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派别

     第二节 创建中国的环境伦理学

      一、承传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学思想

      二、中国环境伦理学,从分立走向整合

      三、创造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

    第七章 文化转型,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向

     第一节 环境教育,教育发展新模式探讨

      一、什么是环境教育?我国环境教育的成就

      二、超越工业文明的教育模式

      三、绿色大学,创造新的大学发展模式的探索

      四、绿色大学,推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统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新模式探讨

      一、科学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二、超越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三、创造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第八章 文化转型,文学艺术的生态转向

     第一节 生态文艺学,从“人学”到“人与自然和谐”之学

      一、什么是生态文艺学

      二、生态文艺学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艺学的发展

      一、环境文学在中国生态文化中首先成为学术主流

      二、生态文艺学在中国生态文化中异军突起

      三、环境文学和生态文艺学,生态文艺的两个方向

      四、承传优秀的中华文化,发展中国生态文艺学

    第九章 医学模式转型,弘扬中华医学

     第一节 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一、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文化

      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三、现代医学“生物医学模式”需要转变

     第二节 承传五千年中医学文化,弘扬宝贵的中华医药

      一、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

      二、“中医学西医”,不利于中华医学的发展

      三、走中国的道路,弘扬宝贵的中华医学

    结语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一、人类处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转折时期

     二、生态文明为什么没有率先在发达国家兴起

     三、关于“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

     四、中国人民率先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呈现出阶段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价值观转型,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第一节 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

      一、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古代产生,但不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一)

      四、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古代产生,但不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二)

      五、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界和谐

      一、“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二、生态文明的价值观的确立,传统与现代性统

     第三节 自然价值,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一、什么是自然价值

      二、自然价值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 哲学转型,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

     第一节 超越现代主一客二分哲学

      一、主一客二分哲学,二元论和还原论

      二、主一客二分哲学是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

      三、主一客二分哲学的局限性

     第二节 环境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一、环境哲学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环境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范式的建构

     第三节 思维方式转型,从还原论分析思维到生态整体性思维

      一、还原论分析思维的局限性

      二、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

      三、从还原论分析思维到生态整体论思维

      四、新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

    第三章 社会政治转型,从资本专制主义到人民民主主义

     第一节 资产阶级领导和创造的工业文明

      一、资产阶级革命开创工业文明时代

      二、资产阶级统领工业文明建设

      三、工业革命走向工业文明时代

     第二节 工业文明的成就与问题

      一、工业文明的伟大成就

      二、工业文明创造了新的地质时代

      三、工业文明的问题开启人类“生态纪元”

     第三节 资本主义对自身的问题进行调节

      一、福利资本主义调节人与人社会关系

      二、生态资本主义调节人与自然生态关系

     第四节 从资本专制主义到以人为本的人民民主主义

      一、资本专制主义是工业文明社会的主要特征

      二、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政治特征

    第四章 生产方式转型。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

     第一节 超越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

      一、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之价值观失误

      二、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之思维方式片面性

      三、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节 创造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

      一、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二、生态文明的技术形态,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

    第五章 生活方式转型,从高消费到绿色消费

     第一节 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现代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

      二、“美国梦”,高消费有榜样作用

      三、地球没有能力支持60亿人口高消费的生活

     第二节 创造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生活

      一、从高消费的生活向绿色生活转型

      二、新的生活方式:简朴生活,低碳生活,公正生活

      三、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一种更高级的生活结构

    第六章 文化转型,伦理道德的生态转向

     第一节 从社会伦理到环境伦理的发展

      一、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问题

      二、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派别

     第二节 创建中国的环境伦理学

      一、承传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学思想

      二、中国环境伦理学,从分立走向整合

      三、创造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

    第七章 文化转型,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向

     第一节 环境教育,教育发展新模式探讨

      一、什么是环境教育?我国环境教育的成就

      二、超越工业文明的教育模式

      三、绿色大学,创造新的大学发展模式的探索

      四、绿色大学,推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统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新模式探讨

      一、科学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二、超越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三、创造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第八章 文化转型,文学艺术的生态转向

     第一节 生态文艺学,从“人学”到“人与自然和谐”之学

      一、什么是生态文艺学

      二、生态文艺学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艺学的发展

      一、环境文学在中国生态文化中首先成为学术主流

      二、生态文艺学在中国生态文化中异军突起

      三、环境文学和生态文艺学,生态文艺的两个方向

      四、承传优秀的中华文化,发展中国生态文艺学

    第九章 医学模式转型,弘扬中华医学

     第一节 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一、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文化

      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三、现代医学“生物医学模式”需要转变

     第二节 承传五千年中医学文化,弘扬宝贵的中华医药

      一、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

      二、“中医学西医”,不利于中华医学的发展

      三、走中国的道路,弘扬宝贵的中华医学

    结语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一、人类处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转折时期

     二、生态文明为什么没有率先在发达国家兴起

     三、关于“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

     四、中国人民率先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文艺学
鲁枢元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家园:我们往何处去
苗德岁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学透视:化学生态学
闫凤鸣 主编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
蒋高明,郭立月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格网结构技术规程 CECS 353:2013
本社 编著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伦理十日谈
刘兵,雷毅,刘天天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安全绿皮书:中国林业和草原生态安全评价报告(2022~2023)
袁继明,张大红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培训教程
刘德全,张雪容 著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沈满洪顾光同、钱志权、陈真亮 等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法律出版社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理论试题集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文明视域下牧区草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王天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的全面转型/生态文明建设文库
余谋昌 著;陈宗兴、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编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文明丛书-生态思维:生态文明的思维方式
余谋昌 著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地学哲学: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余谋昌 著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余谋昌 著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文明论
余谋昌 著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环境伦理学
余谋昌、王耀先 著;余谋昌、王耀先 译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哲学
余谋昌 著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新世纪·新视角丛书
余谋昌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