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说构造—中华传统家具作法(全2册)

匠说构造—中华传统家具作法(全2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1
ISBN: 9787553754345
定价: 5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1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53人买过
  •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文字卷与榫卯作法图例合为上册;中和圆通(家具构造要点)与制器设计作法图例等内容合为下册。本书文字卷为口述方式,讲述了现代木工应该具备的一些传统家具认知,有些内容重复提及,但都是在佐证其构造心法。文字卷中有些插图主要是配合文字内容的,不是作为家具产品推广,涉及的一些经典家具图片,均作了技术处理或转换成了黑白图片,或有不慎之处,敬请谅解。书中列举的家具编排序列不同于以往类似的使用功能排列,而是以家具结构作法特性来排列的,例如:束腰类的有凳、桌、椅、榻、床等,而四面平类的也有凳、桌、椅、柜、床等。这种编排方式主要是便于说明制器作法的构造共同点。榫卯作法略要图卷中的说明文字,以制图方式写在图中,但有些未尽意部分则另著写在图旁的空白处,需对照阅读,另外,在榫卯作法图旁有对应的透视草图。下册的中和圆通卷中,大部分是以传统经典器为例,另有一部分是笔者根据制式研究推演的创作家具。卷中未列入任何摄像图片,只有绘制作法图与透视图,意在从图中解析传统的构造原理与制作的一些注意要点。原图稿中的毛笔字是多年前书写的,有较多错字或漏字,但大致上是符合拙者意思的。本书是基于公共认知上的传统家具来叙述的,对现有传统家具的公共信息进行归纳和梳理,从中寻找出一些普遍的规律及作法规则,不针对明式或清式,也不涉及专门的黄花梨、紫檀或宫廷家具以及硬木软大漆家具等人文专业,也没有学术性的历据或论证等。只是匠工以构造技术视角的一些思考,故名匠说构造。 松乔先生,本名乔子龙,非注册建筑师、造园师、室内设计师。长于传统题材的书画创作,近年来专注于传统家具的研究与设计。现就于中国宅府建筑顾问,中国古典家具营销联盟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4年生于江南无锡五代园艺术世家。自少年始从事过木工、钳工、电工、美工、舞台灯光、平面设计与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等。

    1992年初辞职下海,先后在海南、广东、天津、北京、大连,山东、上海等地从事职业设计。

    1997年客居云南,创建环境艺术设计公司,为国内及东南亚区域提供设计服务,成熟了古今并融的建筑设计语言,被业内人士推崇为“乔工风格”。

    2012年回家乡无锡创办“松乔研造社”,著有《匠学图绘》。 文字卷

    第一章 东西方意匠之比较

    第一节 美学及视觉之比

    第二节 建筑及文字之比

    第三节 东西方古典家具之比

    第二章 漫谈传统家具

    第一节 传统家具的匠工思考

    第二节 迟到的文明

    第三节 传统木构建筑与木作家具

    第三章 传统家具之八识

    第一节 传统家具的称谓与识别

    第二节 制——传统家具的立器之本

    第三节 式——使用功能的类别

    第四节 形——家具构造中的气质衍生

    第五节 艺——型架骨骼上的表饰

    第六节 工——制器的营造全程

    第七节 款——器型的体量尺码与级别

    第八节 色——家具可视的表色

    第九节 材——支撑构造及榫卯的质地(含材色)

    第四章 型制有道

    第一节 东方之木

    第二节 无束腰

    第三节 案型结构

    第四节 四面平

    第五节 有束腰

    第六节 四制的圆合——不露端截的外纹通顺

    第七节 制与制之间的交融

    第八节 圆展方守的对应关系

    第九节 四“制”与文字的对比分析

    第十节 文字与书法

    第十一节 “制”的兄弟族群

    第十二节 箱型

    第十三节 筒型

    第十四节 交型

    第十五节 支型

    第十六节 折型

    第十七节 叠型

    第十八节 组型

    第十九节 独型

    第五章 作韵八径

    第一节 度·绳尺品韵

    第二节 中和圆通之作韵八径

    第三节 第一径——型廓比

    第四节 第二径——间架比

    第五节 第三径——线形比

    第六节 第四径——材径比

    第七节 第五径——杆型比

    第八节 第六径——饰面比

    第九节 第七径——缝折比

    第十节 第八径——色间比

    第六章 新十病与重温二十四品

    第一节 新十病——重温明韵二十四品

    第二节 匠读十六品

    第三节 气质与地域文化

    第四节 把握分寸“中和”尺码及品韵性向

    第五节 传统家具韵向图

    第七章 中国牙子——形制衍生语言

    第一节 中国牙子——线型家具中的衍生语言

    第二节 牙族分类

    第八章 中华榫卯

    第一节 “榫卯刍议”

    第二节 榫卯之间的受力分析

    第三节 中华榫卯的二十四性

    第九章 神圣的榫卯家族

    第一节 榫卯分类

    第十章 投榫拆装与榫卯力学

    第一节 榫卯初原与投榫组合顺序

    第二节 榫卯的“巧”与“拙”

    第十一章 设计与制图

    第一节 关于间架构造的透视与放样

    第二节 设计流程

    第十二章 也说文人家具

    第一节 匠说文人家具

    第二节 竹语意匠的多种手法

    第十三章 凿枘余声

    第一节 匠工心中的型、形、艺

    第二节 说韵有感

    第三节 极简主义,素光如镜与现代中式家

    具设计

    第四节 苏式、京式小议

    第五节 再谈仿制

    第六节 也说匠心独运

    第七节 再说形与韵

    第八节 “骨法用笔”与线型家具精神雏向的思考

    中华榫卯——二十四 性·一百四十七式榫卯图析

    中和圆通——图说传统家具作法一百例

    制器图例——设计作法图例

    暇余所好——匠工的文化艺术雅好

    松乔工法决(稿)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文字卷与榫卯作法图例合为上册;中和圆通(家具构造要点)与制器设计作法图例等内容合为下册。本书文字卷为口述方式,讲述了现代木工应该具备的一些传统家具认知,有些内容重复提及,但都是在佐证其构造心法。文字卷中有些插图主要是配合文字内容的,不是作为家具产品推广,涉及的一些经典家具图片,均作了技术处理或转换成了黑白图片,或有不慎之处,敬请谅解。书中列举的家具编排序列不同于以往类似的使用功能排列,而是以家具结构作法特性来排列的,例如:束腰类的有凳、桌、椅、榻、床等,而四面平类的也有凳、桌、椅、柜、床等。这种编排方式主要是便于说明制器作法的构造共同点。榫卯作法略要图卷中的说明文字,以制图方式写在图中,但有些未尽意部分则另著写在图旁的空白处,需对照阅读,另外,在榫卯作法图旁有对应的透视草图。下册的中和圆通卷中,大部分是以传统经典器为例,另有一部分是笔者根据制式研究推演的创作家具。卷中未列入任何摄像图片,只有绘制作法图与透视图,意在从图中解析传统的构造原理与制作的一些注意要点。原图稿中的毛笔字是多年前书写的,有较多错字或漏字,但大致上是符合拙者意思的。本书是基于公共认知上的传统家具来叙述的,对现有传统家具的公共信息进行归纳和梳理,从中寻找出一些普遍的规律及作法规则,不针对明式或清式,也不涉及专门的黄花梨、紫檀或宫廷家具以及硬木软大漆家具等人文专业,也没有学术性的历据或论证等。只是匠工以构造技术视角的一些思考,故名匠说构造。
  • 作者简介:
    松乔先生,本名乔子龙,非注册建筑师、造园师、室内设计师。长于传统题材的书画创作,近年来专注于传统家具的研究与设计。现就于中国宅府建筑顾问,中国古典家具营销联盟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4年生于江南无锡五代园艺术世家。自少年始从事过木工、钳工、电工、美工、舞台灯光、平面设计与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等。

    1992年初辞职下海,先后在海南、广东、天津、北京、大连,山东、上海等地从事职业设计。

    1997年客居云南,创建环境艺术设计公司,为国内及东南亚区域提供设计服务,成熟了古今并融的建筑设计语言,被业内人士推崇为“乔工风格”。

    2012年回家乡无锡创办“松乔研造社”,著有《匠学图绘》。
  • 目录:
    文字卷

    第一章 东西方意匠之比较

    第一节 美学及视觉之比

    第二节 建筑及文字之比

    第三节 东西方古典家具之比

    第二章 漫谈传统家具

    第一节 传统家具的匠工思考

    第二节 迟到的文明

    第三节 传统木构建筑与木作家具

    第三章 传统家具之八识

    第一节 传统家具的称谓与识别

    第二节 制——传统家具的立器之本

    第三节 式——使用功能的类别

    第四节 形——家具构造中的气质衍生

    第五节 艺——型架骨骼上的表饰

    第六节 工——制器的营造全程

    第七节 款——器型的体量尺码与级别

    第八节 色——家具可视的表色

    第九节 材——支撑构造及榫卯的质地(含材色)

    第四章 型制有道

    第一节 东方之木

    第二节 无束腰

    第三节 案型结构

    第四节 四面平

    第五节 有束腰

    第六节 四制的圆合——不露端截的外纹通顺

    第七节 制与制之间的交融

    第八节 圆展方守的对应关系

    第九节 四“制”与文字的对比分析

    第十节 文字与书法

    第十一节 “制”的兄弟族群

    第十二节 箱型

    第十三节 筒型

    第十四节 交型

    第十五节 支型

    第十六节 折型

    第十七节 叠型

    第十八节 组型

    第十九节 独型

    第五章 作韵八径

    第一节 度·绳尺品韵

    第二节 中和圆通之作韵八径

    第三节 第一径——型廓比

    第四节 第二径——间架比

    第五节 第三径——线形比

    第六节 第四径——材径比

    第七节 第五径——杆型比

    第八节 第六径——饰面比

    第九节 第七径——缝折比

    第十节 第八径——色间比

    第六章 新十病与重温二十四品

    第一节 新十病——重温明韵二十四品

    第二节 匠读十六品

    第三节 气质与地域文化

    第四节 把握分寸“中和”尺码及品韵性向

    第五节 传统家具韵向图

    第七章 中国牙子——形制衍生语言

    第一节 中国牙子——线型家具中的衍生语言

    第二节 牙族分类

    第八章 中华榫卯

    第一节 “榫卯刍议”

    第二节 榫卯之间的受力分析

    第三节 中华榫卯的二十四性

    第九章 神圣的榫卯家族

    第一节 榫卯分类

    第十章 投榫拆装与榫卯力学

    第一节 榫卯初原与投榫组合顺序

    第二节 榫卯的“巧”与“拙”

    第十一章 设计与制图

    第一节 关于间架构造的透视与放样

    第二节 设计流程

    第十二章 也说文人家具

    第一节 匠说文人家具

    第二节 竹语意匠的多种手法

    第十三章 凿枘余声

    第一节 匠工心中的型、形、艺

    第二节 说韵有感

    第三节 极简主义,素光如镜与现代中式家

    具设计

    第四节 苏式、京式小议

    第五节 再谈仿制

    第六节 也说匠心独运

    第七节 再说形与韵

    第八节 “骨法用笔”与线型家具精神雏向的思考

    中华榫卯——二十四 性·一百四十七式榫卯图析

    中和圆通——图说传统家具作法一百例

    制器图例——设计作法图例

    暇余所好——匠工的文化艺术雅好

    松乔工法决(稿)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