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3
版次: 1
ISBN: 9787516106532
定价: 6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2页
字数: 40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4人买过
  • 中国正在走进城市社会,中国的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开,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正朝着工业社会和市民社会走近,“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也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表现,一个城市社会的整体进化如海潮一样涌来。虽然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50%,但是中国目前仍然没有创建本土化的城市化理论。张鸿雁编写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双重视角,提出中国本土化城市化理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其核心价值是从城市历史的发展规律中,寻找并建构中国城市化特有的发展道路,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寻找中国本土化城市化战略的民族特色,从而为建构中国式城市社会学理论的科学范式和方法提供研究基础和创新土壤。更重要的是,《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针对中国目前对西方城市化理论过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中国式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本土化的城市社会学和中国式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十大理论。《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汇集的文章是我前30年的城市研究成果,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在由我主持完成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著作中。 张鸿雁,1954年生,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中国名城》杂志主编。1985年负笈游学江南,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先秦城市史,并于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定位与概念设计、城市社会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与创新、企业策划与企业战略运作及企业营销实务等方面的研究。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城市社会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房地产、当代社区理论、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经济史、先秦史、中西城市文化比较、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概念设计、企业策划与企业发展实务、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形象(CIS)设计、城市与企业危机控制与管理、企业赢利模式与区域市场营销管理等。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管理科学》、《城市问题》、《民族研究》、《哲学与文化》(台湾)、《社会科学》、《江海学刊》、《中国软科学》和《光明日报》等几十家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60余篇。出版各种学术专著l7部,主要有《春秋战国城市经济发展史论》(1988)、《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2000)、《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2006)、《城市定位论》(2008)、《城市文化资本论》等。主编丛书多套,主要有《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远见丛书》、《中外城市发展比较研究丛书》、《城市科学前沿从书》等。 绪论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一中外城市历史发展比较篇
    东西方古代城市发展的不同道路、进程及原因新论——与古希腊罗马城市比较研究之一
    古希腊罗马城邦与先秦城市比较研究——从东西方古代商品经济关系透视城市本质特点
    论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
    中国古代城墙文化特质论——中国古代城市结构的文化研究视角
    论中西文化价值观之异同
    二区域经济与城市社会发展篇
    论城市现代化的动力与标志
    论中国21世纪初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优先战略选择——与发达国家及地区城市化比较中国应采取的战略与对策
    社会经济形态转型条件下“结构性农业经济”的构建
    论江苏城市化发展总体格局的理论认识及定位依据——江苏城市化可操作性构想
    迈向21世纪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农村人口都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带来的思考
    三城市形态本土化与城市空间再生产篇
    城市中心区更新与复兴的社会意义——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
    市民社会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论——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因素分析
    人类城市化的“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论——城市社会进化的人类学与城市社会学视角
    城市意象要素的本土化文化认知
    城市空间的社会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
    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论
    城市定位的本土化回归与创新:“找回失去100年的自我”
    四城市社会问题与治理篇
    “合法化危机”:中国城市化社会问题论
    国际性城市社会发展的特点与模式——兼论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合理性危机”论
    中国“非典型现代都市病”的社会病理学研究
    五中国式城市化理论建构与创新篇
    论当代中国城乡多梯度社会文化类型与社会结构变迁——依据“社会事实”对“二元结构”的重新认知
    “嵌入性”城市定位论——中式后都市主义的建构
    “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新论——布尔迪厄“社会炼金术”的启示
    欧洲中世纪城市文艺复兴启示录——从再造人类“集体记忆”与“城市文化资本”说起
    “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与城市社会来临——从胡适的“文艺复兴观”论起
  • 内容简介:
    中国正在走进城市社会,中国的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开,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正朝着工业社会和市民社会走近,“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也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表现,一个城市社会的整体进化如海潮一样涌来。虽然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50%,但是中国目前仍然没有创建本土化的城市化理论。张鸿雁编写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双重视角,提出中国本土化城市化理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其核心价值是从城市历史的发展规律中,寻找并建构中国城市化特有的发展道路,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寻找中国本土化城市化战略的民族特色,从而为建构中国式城市社会学理论的科学范式和方法提供研究基础和创新土壤。更重要的是,《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针对中国目前对西方城市化理论过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中国式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本土化的城市社会学和中国式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十大理论。《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汇集的文章是我前30年的城市研究成果,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在由我主持完成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著作中。
  • 作者简介:
    张鸿雁,1954年生,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中国名城》杂志主编。1985年负笈游学江南,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先秦城市史,并于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定位与概念设计、城市社会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与创新、企业策划与企业战略运作及企业营销实务等方面的研究。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城市社会学、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房地产、当代社区理论、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经济史、先秦史、中西城市文化比较、城市发展定位与城市概念设计、企业策划与企业发展实务、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形象(CIS)设计、城市与企业危机控制与管理、企业赢利模式与区域市场营销管理等。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管理科学》、《城市问题》、《民族研究》、《哲学与文化》(台湾)、《社会科学》、《江海学刊》、《中国软科学》和《光明日报》等几十家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60余篇。出版各种学术专著l7部,主要有《春秋战国城市经济发展史论》(1988)、《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2000)、《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2006)、《城市定位论》(2008)、《城市文化资本论》等。主编丛书多套,主要有《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城市远见丛书》、《中外城市发展比较研究丛书》、《城市科学前沿从书》等。
  • 目录:
    绪论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一中外城市历史发展比较篇
    东西方古代城市发展的不同道路、进程及原因新论——与古希腊罗马城市比较研究之一
    古希腊罗马城邦与先秦城市比较研究——从东西方古代商品经济关系透视城市本质特点
    论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
    中国古代城墙文化特质论——中国古代城市结构的文化研究视角
    论中西文化价值观之异同
    二区域经济与城市社会发展篇
    论城市现代化的动力与标志
    论中国21世纪初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优先战略选择——与发达国家及地区城市化比较中国应采取的战略与对策
    社会经济形态转型条件下“结构性农业经济”的构建
    论江苏城市化发展总体格局的理论认识及定位依据——江苏城市化可操作性构想
    迈向21世纪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农村人口都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带来的思考
    三城市形态本土化与城市空间再生产篇
    城市中心区更新与复兴的社会意义——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
    市民社会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论——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因素分析
    人类城市化的“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论——城市社会进化的人类学与城市社会学视角
    城市意象要素的本土化文化认知
    城市空间的社会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
    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论
    城市定位的本土化回归与创新:“找回失去100年的自我”
    四城市社会问题与治理篇
    “合法化危机”:中国城市化社会问题论
    国际性城市社会发展的特点与模式——兼论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合理性危机”论
    中国“非典型现代都市病”的社会病理学研究
    五中国式城市化理论建构与创新篇
    论当代中国城乡多梯度社会文化类型与社会结构变迁——依据“社会事实”对“二元结构”的重新认知
    “嵌入性”城市定位论——中式后都市主义的建构
    “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新论——布尔迪厄“社会炼金术”的启示
    欧洲中世纪城市文艺复兴启示录——从再造人类“集体记忆”与“城市文化资本”说起
    “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与城市社会来临——从胡适的“文艺复兴观”论起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权益、关系与制度:十年(2001-2011)劳工研究
刘林平 著;周晓虹 编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从沉寂到创新:中国社会福利构建
彭华民 著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社会的印记
风笑天 著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创新社会管理
童星 著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关系与中国社会
翟学伟 著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经济与社会:新综合的视野
汪和建 著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林闽钢 著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情感叙事与修辞:社会理论的探索
成伯清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管理网格员(基础知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
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编委会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第三版)
马成正,张明春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6
杨开忠 张永生 顾 问; 单菁菁 武占云 张卓群 主编;董亚宁 王菡副主编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体检方法与实践
林澎,吴永兴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更新景观改造:公共空间的城市再生 未来社区 社区营造 街区设计 共建花园 旧城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 传承城市文脉
许哲瑶;凤凰空间 出品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精细化典型案例汇编(第四辑)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更新项目全周期业财税管理指南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蔡昌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形象与地标空间——基于城市形象建构的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设计研究
饶鉴、王鑫 著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干部学院)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更新的治理创新
黄卫东 林辰芳 赵若焱 郭立德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著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城市春晖
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