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1-01
版次: 1
ISBN: 9787511816535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41页
字数: 66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法学新阶梯
分类: 法律
19人买过
  • 1.本章重点。每一章在开头部分均提示了本章的重点,以便阅读者把握本章中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
    2.引导案例。根据本章内容,尤其是针对本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安排若干引导性案例,通过这些典型案例激发读者的兴趣,促使他们思考和分析案例中提出的法律问题。
    3.本章内容。这是教材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中,既要对相关的制度、程序作完整、细致的介绍,又要对前面的引导案例作简要分析。
    4.每章的结尾部分,安排了五项内容:(1)重点问题回顾。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提示本章中的重点问题。(2)阅读法条。列出与本章内容紧密相关的法律与司法解释,便于查阅。(3)阅读文献。列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重要的论文和著作,便于读者拓展阅读。(4)复习思考题。巩固阅读者所学到的知识,并启发进一步的思考。(5)司法考试题。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行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至今已有9年,历年的民事诉讼法方面的司法考试题被分解到各章,列在章后。为节省篇幅,只标明了试题的序号和所考的知识点。 李浩,1951年11月出生,江苏省吴江人。1985年毕业干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代表作品主要有:《民事证明责任研究》(独著)、《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独著)、《民事证据立法前沿问题研究》(独著)、《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理论与实际》(合著)、《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专论》(合著)、《司法的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合著)、《强制执行法》(主编)等。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1997年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1998年获全国党校系统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安徽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2年、2006年获司法部全国祛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2005年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第二节民事诉讼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

    第二章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二编诉讼主体与客体
    第三章法院
    第一节法院的职权
    第二节法院民事诉讼主管范围
    第三节法院民事诉讼管辖概述
    第四节级别管辖
    第五节地域管辖
    第六节裁定管辖
    第七节管辖权异议

    第四章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当事人
    第二节诉讼代理人

    第五章多数当事人
    第一节共同诉讼
    第二节诉讼代表人
    第三节第三人

    第六章诉与诉权
    第一节诉
    第二节诉权

    第三编证据与证明
    第七章民事诉讼证据
    第一节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第二节民事诉讼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
    第三节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第四节证据保全

    第八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第一节证明对象
    第二节证明责任
    第三节证明标准
    第四节证明的过程

    第四编诉讼程序
    第九章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普通程序概述
    第二节起诉与受理
    第三节审理前的准备
    第四节开庭审理
    第五节撤诉与缺席判决
    第六节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

    第十章简易程序
    第一节简易程序概述
    第二节简易程序的特点
    第三节简易程序的适用

    第十一章法院调解
    第一节法院调解概述
    第二节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调解的范围、种类和程序
    第四节法院调解的效力

    第十二章法院裁判
    第一节法院裁判概述
    第二节判决
    第三节裁定
    第四节决定
    第五节命令

    第十三章民事诉讼保障制度
    第一节期间与期日
    第二节送达
    第三节财产保全
    第四节先予执行
    第五节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六节诉讼费用

    第十四章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上诉案件的裁判
    第五节上诉案件的调解

    第十五章再审程序
    第一节再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当事人申请再审
    第三节法院决定再审
    第四节检察院抗诉再审
    第五节再审案件的审理与裁判

    第十六章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一节涉外民事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第二节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涉外民事诉讼管辖
    第四节涉外诉讼的送达、期间和财产保全
    第五节司法协助
    第六节涉港澳台民事诉讼

    第五编非讼程序
    第十七章特别程序
    第一节特别程序概述
    第二节选民资格案件
    第三节宣告失踪案件
    第四节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第五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六节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第十八章督促程序
    第一节督促程序概述
    第二节支付令的申请与受理
    第三节支付令的异议和督促程序的终结
    第四节督促程序的完善

    第十九章公示催告程序
    第一节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第二节公示催告的申请与受理
    第三节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除权判决

    第六编执行程序
    第二十章执行程序绪论
    第一节民事执行制度概述
    第二节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民事执行与诉讼的关系
    第四节民事执行法
    第二十一章民事执行总论
    第一节执行标的与执行依据
    第二节执行机关与执行管辖
    第三节执行参与人
    第四节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
    第五节执行的进行
    第六节执行救济

    第二十二章民事执行分论
    第一节各类执行措施概述
    第二节金钱债权的执行
    第三节非金钱债权的执行措施
  • 内容简介:
    1.本章重点。每一章在开头部分均提示了本章的重点,以便阅读者把握本章中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
    2.引导案例。根据本章内容,尤其是针对本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安排若干引导性案例,通过这些典型案例激发读者的兴趣,促使他们思考和分析案例中提出的法律问题。
    3.本章内容。这是教材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中,既要对相关的制度、程序作完整、细致的介绍,又要对前面的引导案例作简要分析。
    4.每章的结尾部分,安排了五项内容:(1)重点问题回顾。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提示本章中的重点问题。(2)阅读法条。列出与本章内容紧密相关的法律与司法解释,便于查阅。(3)阅读文献。列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重要的论文和著作,便于读者拓展阅读。(4)复习思考题。巩固阅读者所学到的知识,并启发进一步的思考。(5)司法考试题。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行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至今已有9年,历年的民事诉讼法方面的司法考试题被分解到各章,列在章后。为节省篇幅,只标明了试题的序号和所考的知识点。
  • 作者简介:
    李浩,1951年11月出生,江苏省吴江人。1985年毕业干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代表作品主要有:《民事证明责任研究》(独著)、《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独著)、《民事证据立法前沿问题研究》(独著)、《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理论与实际》(合著)、《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专论》(合著)、《司法的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合著)、《强制执行法》(主编)等。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1997年获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1998年获全国党校系统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安徽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2年、2006年获司法部全国祛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2005年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 目录: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第二节民事诉讼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

    第二章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二编诉讼主体与客体
    第三章法院
    第一节法院的职权
    第二节法院民事诉讼主管范围
    第三节法院民事诉讼管辖概述
    第四节级别管辖
    第五节地域管辖
    第六节裁定管辖
    第七节管辖权异议

    第四章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当事人
    第二节诉讼代理人

    第五章多数当事人
    第一节共同诉讼
    第二节诉讼代表人
    第三节第三人

    第六章诉与诉权
    第一节诉
    第二节诉权

    第三编证据与证明
    第七章民事诉讼证据
    第一节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第二节民事诉讼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
    第三节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第四节证据保全

    第八章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第一节证明对象
    第二节证明责任
    第三节证明标准
    第四节证明的过程

    第四编诉讼程序
    第九章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普通程序概述
    第二节起诉与受理
    第三节审理前的准备
    第四节开庭审理
    第五节撤诉与缺席判决
    第六节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

    第十章简易程序
    第一节简易程序概述
    第二节简易程序的特点
    第三节简易程序的适用

    第十一章法院调解
    第一节法院调解概述
    第二节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调解的范围、种类和程序
    第四节法院调解的效力

    第十二章法院裁判
    第一节法院裁判概述
    第二节判决
    第三节裁定
    第四节决定
    第五节命令

    第十三章民事诉讼保障制度
    第一节期间与期日
    第二节送达
    第三节财产保全
    第四节先予执行
    第五节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六节诉讼费用

    第十四章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第三节上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上诉案件的裁判
    第五节上诉案件的调解

    第十五章再审程序
    第一节再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当事人申请再审
    第三节法院决定再审
    第四节检察院抗诉再审
    第五节再审案件的审理与裁判

    第十六章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一节涉外民事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第二节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涉外民事诉讼管辖
    第四节涉外诉讼的送达、期间和财产保全
    第五节司法协助
    第六节涉港澳台民事诉讼

    第五编非讼程序
    第十七章特别程序
    第一节特别程序概述
    第二节选民资格案件
    第三节宣告失踪案件
    第四节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第五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六节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第十八章督促程序
    第一节督促程序概述
    第二节支付令的申请与受理
    第三节支付令的异议和督促程序的终结
    第四节督促程序的完善

    第十九章公示催告程序
    第一节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第二节公示催告的申请与受理
    第三节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除权判决

    第六编执行程序
    第二十章执行程序绪论
    第一节民事执行制度概述
    第二节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民事执行与诉讼的关系
    第四节民事执行法
    第二十一章民事执行总论
    第一节执行标的与执行依据
    第二节执行机关与执行管辖
    第三节执行参与人
    第四节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
    第五节执行的进行
    第六节执行救济

    第二十二章民事执行分论
    第一节各类执行措施概述
    第二节金钱债权的执行
    第三节非金钱债权的执行措施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民事诉讼法学
证据法学(第五版):法学新阶梯丛书
何家弘、刘品新 著
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规则、原理与应用(第4版)
易延友 著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
李浩 著
民事诉讼法学
经济法原论(第2版)
吕忠梅、陈虹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配套测试(第十一版)(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
教学辅导中心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实务手册(第二版)
马金风;郭帅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适用指引与典型案例
尚晓茜,刘衍 编著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司法改革的中国范式
安秀伟 主编;王德新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保全措施的国际司法协助问题研究
贺万忠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指挥权研究 理查德·波斯纳 我国民事诉讼指挥权制度问题分析与完善建议
窦淑霞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主张责任研究
张润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实务评注手册
林剑锋,曹建军 编著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
侯登华//张晓茹 编者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关联适用全书
法规应用研究中心 编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 总第93辑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法律文件解读2023.5(总第221辑)
人民法院出版社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