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2016-04
版次: 1
ISBN: 9787506388405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344页
字数: 2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4人买过
  •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书稿由文学批评自救为起点,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知识系统与情感价值陷入分裂的局面,试图在批评实践上对文学表达一些立场与关切,它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切入点,深刻领会文学批评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作者提倡对文学批评理应保有的纯正乐趣,以及面对文本时应真正的切入阅读体验,在当下这个“快阅读”、“娱乐至死”的环境下,不光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专业性,更是兼具指导性,这些都增强了本书出版的影响力。   陈福民,生于河北承德。  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供职至今。  近年来关注网络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及二十世纪思想史与文学写作的内在关联。  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主任。 第一编  当代小说史识艺术或历史:小与大的博弈 / 003长篇小说和它的历史观问题 / 012《古船》的历史哲学及其困难 / 018跋涉人心与历史间距的精神旅程 / 027莫言获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031关于中国“乡土文学”的概念分析 / 037茅奖风景的那边与这边 / 041理想小说、理想作者与文学史 / 044经典的构成与改编的伦理 / 060讲述“底层文学”需要新的“语法” / 068长篇小说:历史与人生的风雨卷舒 / 074第二编  文本的精彩《黑骏马》与“未经解释的真实性” / 103天问的回声 / 111无罪的凋谢 / 117抵达故乡与灵魂 / 123在梦想结束的地方开始梦想 / 128从知识分子到更复杂的感觉维度 / 132历史与现实的深处的幻境 / 135艰难时世  深重情怀 / 138向文学要求世界观的写作 / 142黑白两世相  利钝一身心 / 149现代中国:阳光穿过泥土 / 154“一塌糊涂里的光芒” / 158沉默或亡者的姿态 / 163历史被铭记的另一种方式 / 167“反现代性”与《农历》 / 172我们的生活是怎样开始的 / 176《后土》:终结或开始 / 180乡愁与风骨 / 184让有病的生活向真实敞开 / 188在岁月与记忆的路上寻觅 / 193生与死的日常哲学及其限度 / 200不能彻底的欲望旅程 / 204存在的互证 / 207别裁伪体亲风雅 / 213第三编  批评品格与致知大时代下作家的门槛 / 219“批判性”之辩 / 227批评的倦怠与知识的困局 / 230“伟大时代” 与“小丑之见” / 236静默中自有惊涛骇浪 / 246谁是今日之“拾垃圾者” / 251《典型文坛》与文学史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 256铁笔诛心  文字扛鼎 / 261重建文学研究的感性乐趣 / 265诗歌不需要被原谅 / 269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 273关于“底层文学”命名的知识问题 / 277反对、质询或隐蔽的力量 / 281中国文艺未竟的事业 / 286第四编  全媒体时代的文化景象消费时代的文学观 / 291网络与立言 / 296消费时代语境中的短信文化 / 299失落与期待 / 304什么不是“网络文学” / 315网络文学:新文明的多重变奏 / 319网络文明的兴起与文学之痛 / 323跨域书写:向无名者敞开《金山》 / 327后  记 / 333
  • 内容简介: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书稿由文学批评自救为起点,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知识系统与情感价值陷入分裂的局面,试图在批评实践上对文学表达一些立场与关切,它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切入点,深刻领会文学批评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作者提倡对文学批评理应保有的纯正乐趣,以及面对文本时应真正的切入阅读体验,在当下这个“快阅读”、“娱乐至死”的环境下,不光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专业性,更是兼具指导性,这些都增强了本书出版的影响力。
  • 作者简介:
      陈福民,生于河北承德。  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供职至今。  近年来关注网络文学与文化研究以及二十世纪思想史与文学写作的内在关联。  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主任。
  • 目录:
    第一编  当代小说史识艺术或历史:小与大的博弈 / 003长篇小说和它的历史观问题 / 012《古船》的历史哲学及其困难 / 018跋涉人心与历史间距的精神旅程 / 027莫言获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031关于中国“乡土文学”的概念分析 / 037茅奖风景的那边与这边 / 041理想小说、理想作者与文学史 / 044经典的构成与改编的伦理 / 060讲述“底层文学”需要新的“语法” / 068长篇小说:历史与人生的风雨卷舒 / 074第二编  文本的精彩《黑骏马》与“未经解释的真实性” / 103天问的回声 / 111无罪的凋谢 / 117抵达故乡与灵魂 / 123在梦想结束的地方开始梦想 / 128从知识分子到更复杂的感觉维度 / 132历史与现实的深处的幻境 / 135艰难时世  深重情怀 / 138向文学要求世界观的写作 / 142黑白两世相  利钝一身心 / 149现代中国:阳光穿过泥土 / 154“一塌糊涂里的光芒” / 158沉默或亡者的姿态 / 163历史被铭记的另一种方式 / 167“反现代性”与《农历》 / 172我们的生活是怎样开始的 / 176《后土》:终结或开始 / 180乡愁与风骨 / 184让有病的生活向真实敞开 / 188在岁月与记忆的路上寻觅 / 193生与死的日常哲学及其限度 / 200不能彻底的欲望旅程 / 204存在的互证 / 207别裁伪体亲风雅 / 213第三编  批评品格与致知大时代下作家的门槛 / 219“批判性”之辩 / 227批评的倦怠与知识的困局 / 230“伟大时代” 与“小丑之见” / 236静默中自有惊涛骇浪 / 246谁是今日之“拾垃圾者” / 251《典型文坛》与文学史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 256铁笔诛心  文字扛鼎 / 261重建文学研究的感性乐趣 / 265诗歌不需要被原谅 / 269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 273关于“底层文学”命名的知识问题 / 277反对、质询或隐蔽的力量 / 281中国文艺未竟的事业 / 286第四编  全媒体时代的文化景象消费时代的文学观 / 291网络与立言 / 296消费时代语境中的短信文化 / 299失落与期待 / 304什么不是“网络文学” / 315网络文学:新文明的多重变奏 / 319网络文明的兴起与文学之痛 / 323跨域书写:向无名者敞开《金山》 / 327后  记 / 333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的尖尖角
张勐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的返场(批评家何平作品)
何平 著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
辛斌;丁建新;钱毓芳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
[英]凯瑟琳·贝尔西(Catherine Belsey) 著;刁俊娅 译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话语分析:历史渊源与理论精粹
李志丹 著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的锋芒
郭大章 著;天河世纪 出品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真理的呈现
杨光祖 著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与意识形态
[英]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著;段吉方、穆宝清 译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的漫旅: 身世与语言
马晓雁 著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张定浩文学批评生涯的开端之书)
张定浩 著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认知语言学(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
张辉;张天伟
批评与阅读的力量
批评与重构 语文核心素养构建的视域 教学方法及理论 石修银 新华正版
石修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