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0
版次: 1
ISBN: 9787503541957
定价: 24.5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3页
字数: 32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56人买过
  •   全书由三个部分构成。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分析政党这种现象的基本点,故以“政党本论”冠之。什么是政党?政党是干什么的?政党作为组织,和其他组织相比,有着什么样的特殊性和活动特点?这些都是在这一部分需要阐述的问题。形象地说,就是我们把政党这种现象作为一个零件,从社会政治运行的大机器中拆卸下来,进行解构,为更加准确地探寻它在政治社会中的作用做准备。
      从第二部分开始,我们把政党放回到它实际活动的环境中,考察它与政治社会各要素互动的情况。这种互动在两个层面上发生。一是政党之间,二是政党与国家和社会其他元素之间。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政党之间的互动。在一个政治体制中,政党的数量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政党都想在沟通国家与社会的过程中起作用,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由这种相互关系和作用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形态,就是我们所说的政党体制。政党体制是政党政治中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在第三部分,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范围,把政党放到整个政治系统中去,探讨政党和国家、社会中的诸多元素之间的关系。国家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细分起来,它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所谓政党和国家(政府)的关系,实际运行中体现出的是政党和这些机关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政党和国家(政府)的关系就是政党和这些机关的关系的总和。复杂交错的互动还会产生一些新的因素。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有关章节中会详加分析。政党和社会的关系也同样。社会可以分解成若干元素,如阶级、群体、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媒体等等。政党和这些元素之间的互动,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对象。此外,还必须指出,在国际社会中,政党活动也正在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国家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影响。所以,毫无疑问,对政党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我们也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此外,既然作为一种现象,它的未来趋势同样值得探讨。最后一章涉及的便是这些问题。
      上述三个基本部分,构成了全书的基本框架。 序
    绪论
    一、研究政党政治的意义
    二、政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政党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政党研究的方法

    第一部分政党本论
    第一章政党的起源与发展
    一、政党的起源
    二、政党的发展
    三、政党的沿革
    [研究与思考]西方学者关于政党产生原因的若干观点

    第二章政党的本质和功能
    一、政党的定义
    二、政党的功能
    三、当代世界政党的类型
    [研究与思考]“革命党”与“执政党”

    第三章政党的组织结构
    一、构成政党的要素
    二、政党的组织原则
    三、政党的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
    [研究与思考]党的建设与政党政治

    第四章政党的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对于政党的意义
    二、政党意识形态的类型
    三、政党意识形态的特性
    四、政党意识形态的变革
    [研究与思考]中国共产党与意识形态整合

    第五章政党的自身建设
    一、党员招募、党内教育和培训
    二、政党形象塑造
    三、政党的党内民主
    四、政党经费的筹集和管理
    [研究与思考]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关系

    第二部分政党体制
    第六章政党体制及其成因
    一、政党体制释义
    二、政党体制的成因
    三、政党体制简评
    [研究与思考]科学地认识政党体制

    第七章政党体制的类型
    一、关于政党体制分类的各种观点
    二、萨尔托里的政党体制分类法
    三、政党体制的类型
    [研究与思考]竞争性政党体制与竞争性政党政治

    第八章西方政党体制
    一、西方政党体制的形成
    二、西方政党体制的理论基础
    三、西方政党体制的基本模式
    [研究与思考]利益表达多元化与多党制

    第九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一、中国当代政党体制的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研究与思考]孙中山先生“以党建国”和“以党
    治国”的思想
    第三部分政治体制中的政党

    第十章政党与国家权力
    一、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基本关系
    二、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形成
    三、政党与公共决策
    四、政党执政的控制机制
    [研究与思考]如何推进“党管干部”的科学化

    第十一章政党与公民社会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形成
    二、政党与阶级
    三、政党与利益集团
    四、政党与民间组织
    五、政党与社会整合
    [研究与思考]利益集团与“压力集团

    第十二章政党与媒体
    一、政治流通中的政党与媒体
    二、媒体发展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三、政党与媒体的共处和互动
    [研究与思考]如何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第十三章国际政治中的政党
    一、政党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二、各国政党的相互关系
    三、政党的国际组织
    [研究与思考]如何在政党外交中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第十四章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一、政党政治面临的新挑战
    二、政党现代化
    三、政党的消亡
    [研究与思考]关于“政党的衰落
    后记
  • 内容简介:
      全书由三个部分构成。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分析政党这种现象的基本点,故以“政党本论”冠之。什么是政党?政党是干什么的?政党作为组织,和其他组织相比,有着什么样的特殊性和活动特点?这些都是在这一部分需要阐述的问题。形象地说,就是我们把政党这种现象作为一个零件,从社会政治运行的大机器中拆卸下来,进行解构,为更加准确地探寻它在政治社会中的作用做准备。
      从第二部分开始,我们把政党放回到它实际活动的环境中,考察它与政治社会各要素互动的情况。这种互动在两个层面上发生。一是政党之间,二是政党与国家和社会其他元素之间。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政党之间的互动。在一个政治体制中,政党的数量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政党都想在沟通国家与社会的过程中起作用,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由这种相互关系和作用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形态,就是我们所说的政党体制。政党体制是政党政治中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在第三部分,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范围,把政党放到整个政治系统中去,探讨政党和国家、社会中的诸多元素之间的关系。国家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细分起来,它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所谓政党和国家(政府)的关系,实际运行中体现出的是政党和这些机关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政党和国家(政府)的关系就是政党和这些机关的关系的总和。复杂交错的互动还会产生一些新的因素。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有关章节中会详加分析。政党和社会的关系也同样。社会可以分解成若干元素,如阶级、群体、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媒体等等。政党和这些元素之间的互动,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对象。此外,还必须指出,在国际社会中,政党活动也正在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国家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影响。所以,毫无疑问,对政党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我们也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此外,既然作为一种现象,它的未来趋势同样值得探讨。最后一章涉及的便是这些问题。
      上述三个基本部分,构成了全书的基本框架。
  • 目录:

    绪论
    一、研究政党政治的意义
    二、政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政党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政党研究的方法

    第一部分政党本论
    第一章政党的起源与发展
    一、政党的起源
    二、政党的发展
    三、政党的沿革
    [研究与思考]西方学者关于政党产生原因的若干观点

    第二章政党的本质和功能
    一、政党的定义
    二、政党的功能
    三、当代世界政党的类型
    [研究与思考]“革命党”与“执政党”

    第三章政党的组织结构
    一、构成政党的要素
    二、政党的组织原则
    三、政党的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
    [研究与思考]党的建设与政党政治

    第四章政党的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对于政党的意义
    二、政党意识形态的类型
    三、政党意识形态的特性
    四、政党意识形态的变革
    [研究与思考]中国共产党与意识形态整合

    第五章政党的自身建设
    一、党员招募、党内教育和培训
    二、政党形象塑造
    三、政党的党内民主
    四、政党经费的筹集和管理
    [研究与思考]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关系

    第二部分政党体制
    第六章政党体制及其成因
    一、政党体制释义
    二、政党体制的成因
    三、政党体制简评
    [研究与思考]科学地认识政党体制

    第七章政党体制的类型
    一、关于政党体制分类的各种观点
    二、萨尔托里的政党体制分类法
    三、政党体制的类型
    [研究与思考]竞争性政党体制与竞争性政党政治

    第八章西方政党体制
    一、西方政党体制的形成
    二、西方政党体制的理论基础
    三、西方政党体制的基本模式
    [研究与思考]利益表达多元化与多党制

    第九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一、中国当代政党体制的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研究与思考]孙中山先生“以党建国”和“以党
    治国”的思想
    第三部分政治体制中的政党

    第十章政党与国家权力
    一、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基本关系
    二、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形成
    三、政党与公共决策
    四、政党执政的控制机制
    [研究与思考]如何推进“党管干部”的科学化

    第十一章政党与公民社会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形成
    二、政党与阶级
    三、政党与利益集团
    四、政党与民间组织
    五、政党与社会整合
    [研究与思考]利益集团与“压力集团

    第十二章政党与媒体
    一、政治流通中的政党与媒体
    二、媒体发展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三、政党与媒体的共处和互动
    [研究与思考]如何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第十三章国际政治中的政党
    一、政党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二、各国政党的相互关系
    三、政党的国际组织
    [研究与思考]如何在政党外交中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第十四章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一、政党政治面临的新挑战
    二、政党现代化
    三、政党的消亡
    [研究与思考]关于“政党的衰落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三大史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八大史
石仲泉等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五大史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十二大史
沈传亮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宜良县委执政纪要(2015)(精)
许文昆 编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二大史
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无 著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七大史
李蓉,叶成林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一大史
邵维正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无 著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十一大史
傅颐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建湖县历史 第三卷(1978—2012)
中共建湖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投资银行学
王长江 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扎紧制度的笼子权力监督思想的历史考察
王长江 著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格局(修身修志大格局 做人做事高眼界)
王长江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公司金融学
王长江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礼仪训练仅需10天
王长江 著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情商训练仅需10天
王长江 著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口才训练仅需10天
王长江 著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2016:执政党建设研究年度报告
王长江 著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党政关系研究
王长江 编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王长江 编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世界政党比较概论
王长江 编
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政党政治原理
电测仪表 : 初级工
王长江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