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学

新理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2
版次: 1
ISBN: 9787301232446
定价: 4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6页
字数: 181千字
丛书: 贞元六书
分类: 哲学心理学
  •   《贞元六书》
      20世纪哲人冯友兰的《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构成了他完整的新理学哲学体系。它既是冯友兰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一生治学的成就,更使他成为继往开来、具有国际声誉的大师。《贞元六书》寓意民族抗战虽在艰苦之时,但亦处在觉醒和复兴的前夜,表达民族一定要复兴的坚定信念。冯友兰的新理学哲学体系,囊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才命、心性、功利、道德,情、性、灵与肉、欲与好,自然、风流、处事方法,从人生、境界、修养、心灵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无一不渗透到他那人人都能够看得懂的文字中,并一以贯之地把人生境界论作为起点、巅峰与归宿,真正追求的是诠释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堪称一部人生的教科书。

      《新理学》
      《贞元六书》的总纲,也是冯友兰新理学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它提出了“理”与“气”等一系列哲学范畴,将中国传统哲学阐释到一个比宋明理学更深入、更明晰的境界,体现了丰富的本体论思想。冯友兰对西方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又使中国传统哲学在其思想体系中获得了现代意义。他是带着使命感来写作的,面对的是中国从传统到现代化之路,以及中国文化的出路、人生的终极意义。《新理学》在新理学哲学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
      冯友兰,中国当代哲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三史”、“六书”(即此套《贞元六书》)。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哲人、杰出的思想家、学术大师。他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冯友兰是一位以救国兴邦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他也是我国20世纪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哲人。他是在中国学术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学者,也是对20世纪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哲人。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理 太极
    第二章 气 两仪 四象
    第三章 道 天道
    第四章 性心
    第五章 道德 人道
    第六章 势 历史
    第七章 义理
    第八章 艺术
    第九章 鬼神
    第十章 圣人
  • 内容简介:
      《贞元六书》
      20世纪哲人冯友兰的《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构成了他完整的新理学哲学体系。它既是冯友兰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一生治学的成就,更使他成为继往开来、具有国际声誉的大师。《贞元六书》寓意民族抗战虽在艰苦之时,但亦处在觉醒和复兴的前夜,表达民族一定要复兴的坚定信念。冯友兰的新理学哲学体系,囊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才命、心性、功利、道德,情、性、灵与肉、欲与好,自然、风流、处事方法,从人生、境界、修养、心灵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无一不渗透到他那人人都能够看得懂的文字中,并一以贯之地把人生境界论作为起点、巅峰与归宿,真正追求的是诠释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堪称一部人生的教科书。

      《新理学》
      《贞元六书》的总纲,也是冯友兰新理学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它提出了“理”与“气”等一系列哲学范畴,将中国传统哲学阐释到一个比宋明理学更深入、更明晰的境界,体现了丰富的本体论思想。冯友兰对西方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又使中国传统哲学在其思想体系中获得了现代意义。他是带着使命感来写作的,面对的是中国从传统到现代化之路,以及中国文化的出路、人生的终极意义。《新理学》在新理学哲学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
  • 作者简介:
      冯友兰,中国当代哲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三史”、“六书”(即此套《贞元六书》)。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哲人、杰出的思想家、学术大师。他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冯友兰是一位以救国兴邦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他也是我国20世纪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哲人。他是在中国学术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学者,也是对20世纪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哲人。
  •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章 理 太极
    第二章 气 两仪 四象
    第三章 道 天道
    第四章 性心
    第五章 道德 人道
    第六章 势 历史
    第七章 义理
    第八章 艺术
    第九章 鬼神
    第十章 圣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