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3
版次: 1
ISBN: 9787564719678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8页
字数: 27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7人买过
  •   波普是20世纪最有名望、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赵庆元编写的《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历史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主义与历史预测”、“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理论实质”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历史哲学的相关理论问题,对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批判,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同时,依据对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分析批判,该书还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技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必然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见解,回应了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理论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对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家与学者,对于对相关理论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部极有理论与学术价值的参考用书。   赵庆元(1947—2005),安徽宿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系办公室主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图书馆馆长,曾任校党委委员,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 第一章 前言
    1.1 波普的生平与哲学思想
    1.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时代价值
    1.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原则与策略

    第二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
    2.1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社会历史条件
    2.1.2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自然科学条件
    2.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理论资源
    2.2.1 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背景
    2.2.2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理论资源
    2.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
    2.3.1 逻辑基础:证伪主义与“个别论”
    2.3.2 逻辑支柱: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
    2.3.3 逻辑结论:“乌托邦”工程批判与科学的社会渐进工程

    第三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批判
    3.1 批判之一: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3.1.1 “个别论”的历史演变及对历史哲学的影响
    3.1.2 历史的个别与一般
    3.1.3 历史学学科的分立与统
    3.2 批判之二:历史主义与历史预测
    3.2.1 科学理论的预测功能及唯物史观对历史预测的态度
    3.2.2 (自然)科学理论预测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根据
    3.2.3 历史预测在唯物史观中的实现
    3.2.4 历史科学中自然科学实证方法的合法性
    3.3 批判之三: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
    3.3.1 “特里桑的Shandy酒之悖论”中的循环论证
    3.3.2 证伪主义与经验证实
    3.3.3 科学知识增长的革命与渐进
    3.4 批判之四: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理论实质
    3.4.1 意志的绝对自由是可能的吗
    3.4.2 科学知识的自主性与依存性
    3.4.3 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唯心主义实质
    3.5 批判的结论:必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技术
    4.1 关于科学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4.1.1 波普“科学知识决定论”的现实底蕴
    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技术作用问题上的认识与局限
    4.1.3 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4.2 关于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4.2.1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文化:科学作为历史哲学范畴的诞生
    4.2.2 科学文化在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中的地位的理论启示
    4.2.3 文化及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逻辑定位
    4.3 马克思主义现代科学观的确立及其现实意义
    4.3.1 科学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关联
    4.3.2 从现代物理科学来看现代科学观的特点
    4.3.3 迎接挑战: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现代转型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
    5.1 历史必然性是否存在
    5.1.1 从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看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固化
    5.1.2 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变异与反思
    5.1.3 历史唯物主义之经济必然性及其正确理解
    5.2 历史必然性能否认识
    5.2.1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及“认识论屏蔽”的形成
    5.2.2 “认识论屏蔽”的历史演变及其实质
    5.2.3 立足历史实践,破解历史哲学的“认识论屏蔽”
    5.3 历史必然性如何利用-
    5.3.1 从规律与趋向的逻辑区分到初始条件的“变”与“不变”
    5.3.2 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初始条件及其变化的研究
    5.3.3 “意识暗箱”问题的实质及其破解

    附录 论文化的本体功能与历史唯物主义
    后记
    再版后记
  • 内容简介:
      波普是20世纪最有名望、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赵庆元编写的《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历史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主义与历史预测”、“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理论实质”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历史哲学的相关理论问题,对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批判,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同时,依据对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分析批判,该书还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技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必然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见解,回应了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理论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对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家与学者,对于对相关理论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部极有理论与学术价值的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赵庆元(1947—2005),安徽宿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系办公室主任、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图书馆馆长,曾任校党委委员,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
  •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波普的生平与哲学思想
    1.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时代价值
    1.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的原则与策略

    第二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
    2.1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社会历史条件
    2.1.2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自然科学条件
    2.2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理论资源
    2.2.1 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背景
    2.2.2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理论资源
    2.3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架
    2.3.1 逻辑基础:证伪主义与“个别论”
    2.3.2 逻辑支柱: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
    2.3.3 逻辑结论:“乌托邦”工程批判与科学的社会渐进工程

    第三章 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批判
    3.1 批判之一: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3.1.1 “个别论”的历史演变及对历史哲学的影响
    3.1.2 历史的个别与一般
    3.1.3 历史学学科的分立与统
    3.2 批判之二:历史主义与历史预测
    3.2.1 科学理论的预测功能及唯物史观对历史预测的态度
    3.2.2 (自然)科学理论预测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根据
    3.2.3 历史预测在唯物史观中的实现
    3.2.4 历史科学中自然科学实证方法的合法性
    3.3 批判之三: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
    3.3.1 “特里桑的Shandy酒之悖论”中的循环论证
    3.3.2 证伪主义与经验证实
    3.3.3 科学知识增长的革命与渐进
    3.4 批判之四: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理论实质
    3.4.1 意志的绝对自由是可能的吗
    3.4.2 科学知识的自主性与依存性
    3.4.3 科学知识决定论及其唯心主义实质
    3.5 批判的结论:必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技术
    4.1 关于科学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4.1.1 波普“科学知识决定论”的现实底蕴
    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技术作用问题上的认识与局限
    4.1.3 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4.2 关于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4.2.1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文化:科学作为历史哲学范畴的诞生
    4.2.2 科学文化在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中的地位的理论启示
    4.2.3 文化及科学文化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逻辑定位
    4.3 马克思主义现代科学观的确立及其现实意义
    4.3.1 科学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关联
    4.3.2 从现代物理科学来看现代科学观的特点
    4.3.3 迎接挑战: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现代转型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
    5.1 历史必然性是否存在
    5.1.1 从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看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固化
    5.1.2 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本体论的变异与反思
    5.1.3 历史唯物主义之经济必然性及其正确理解
    5.2 历史必然性能否认识
    5.2.1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及“认识论屏蔽”的形成
    5.2.2 “认识论屏蔽”的历史演变及其实质
    5.2.3 立足历史实践,破解历史哲学的“认识论屏蔽”
    5.3 历史必然性如何利用-
    5.3.1 从规律与趋向的逻辑区分到初始条件的“变”与“不变”
    5.3.2 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初始条件及其变化的研究
    5.3.3 “意识暗箱”问题的实质及其破解

    附录 论文化的本体功能与历史唯物主义
    后记
    再版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的困惑--克里普克哲学论文选辑
(美)索尔·克里普克(Saul A. kripke)著,刘叶涛 雒自新 刘东 等 译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辞条)/六点辞条系列
(德)里特尔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进化论 : 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蒙曼、喻丰、沈奕斐、张志强、郭沂倾情推荐;奇葩说人气辩手、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幽默讲述)
李浩然 著;天喜文化 出品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的二十个夜晚
徐英瑾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评鉴(第二辑): 证据、视角和模态
《哲学评鉴》编辑委员会 编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与现实政治
(英)雷蒙德·戈伊斯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精要二十讲
贺志勇、宁晚枚、刘丽娜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美]弗罗斯特(Bryan-Paul Frost) 编;[美]伯恩斯(Timothy W. Burns)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的颜色:美学的关联形态
孙津 著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通论(第三版)
孙正聿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思维 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朱利安?巴吉尼 汇集当代哲学家精粹 生活哲学 思维框架 中信出版社图书
Julian Baggini朱利安·巴吉尼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哲学家都爱了谁?(哲学博士黄鼎元力作,趣写苏格拉底 卢梭 叔本华 尼采等大哲学家不为人知的故事)
黄鼎元 著,酷威文化 出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赵庆元学术文存
赵庆元 著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逻辑研究
赵庆元 著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少年读三国 诸葛亮
赵庆元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原生态思想研究
赵庆元 著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三国人物攻略 诸葛亮
赵庆元 著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当代阐释
赵庆元 著
哲学研究论丛·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历史唯物主义实证性质研究
赵庆元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