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Sherry Turkle) , ,
2014-04
版次: 1
ISBN: 9787213059841
定价: 66.9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36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Alone Together: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丛书: 湛庐文化
分类: 社会文化
552人买过
  •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一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群体性孤独》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雪莉·特克尔,信息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
      30年前,雪莉·特克尔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计算机文化,并成为人与技术关系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说,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特克尔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没有人比特克尔更懂得人类是如何利用有形技术改变无形“自我”的。凯文·凯利说,特克尔就是我们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
      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
      雪莉·特克尔采用“实地研究”和“临床诊断”两种方法,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她的研究对象包括计算机专家和电脑爱好者,但主要是大学生和中学生。有时,她会在咖啡桌上或者是教室里近距离观察人们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互动时的行为特征,询问并详细记录笔记。有时,她又会在办公室或其他安静的环境中,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许多深入细致的访谈。
      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她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考察;为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她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一手研究资料。此外,她还对一些研究对象跟踪数年,这些人小时候伴随着电子宠物长大,长大后则沉浸在网络文化中,他们iPhone不离手,又是Twitter和Facebook上的常客。一位研究者能够对一个主题进行长达15年之久的“实地研究”,实属不易。美国《商业周刊》说,雪莉·特克尔是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
      研究人与技术关系的世界专业
      雪莉·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社会学教授,执业临床心理学家,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MITInitiativeonTechnologyandSelf)主任。她已成为移动技术、社交网络、社交机器人领域的著名学者。《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和《连线》等都曾报道过她和她的研究成果。
      她被《女性》杂志评选为“年度女性”,被《时尚先生》杂志(Esquire)评选为改变国家的“40岁以下的40人”之一。由于她在信息技术对心理影响方面的杰出成就,她成为CBS、NBC、ABC、CNN、BBC和NPR等众多极富号召力媒体的嘉宾。
      雪莉·特克尔是广受欢迎的TED演讲嘉宾。2012年,她第二次作为TED演讲嘉宾时的演讲题目是《保持联系,却依旧孤独》(Connected,ButAlone),她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社会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她是信息技术狂热时代的冷静思考者,在人与信息技术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专业。
    各方赞誉 /I
    推荐序 /V
    要了解人类的未来,就必须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
    作者序 / IX
    转折点
    引 言 /001
    技术让我们的关系更亲密了吗?
    第一部分 机器人时代:孤独中的新型亲密关系
    第1章 最亲密的伙伴“拓麻歌子” :有生命的电子宠物 /025
    电子宠物改变了孩子们对“生命”的理解。他们在养育“拓麻歌子”的过程中,付出过爱,也感受到爱的回报。当这些电子宠物“死去”时,孩子们会体验到失去亲人般的悲伤。在他们心里,这些电子宠物也是值得怀念的“生命”。

    第2章 栩栩如生的“菲比” :涉足情感地带 /039
    人们可以与机器人建立亲密关系。“倒拎测试”告诉我们,人们可以随意地倒拎着“芭比”,但却不会这样对待真正的小动物,而倒拎“菲比”机器人超过 30 秒,人们就会有负罪感。我们本以为只有人才能涉足情感地带,实际上,机器人对此也很在行。

    第3章 一起长大的“爱宝”:我们都有美好童年 /059
    孩子们忘不了跟他们一起长大的那个“泰迪熊”,因为它会唤起人们的童年记忆。而对于朝夕相伴的那个机器人“爱宝”,人们更无法割舍,因为它还会唤起人们对机器人童年的记忆。对于孩子们来说,“爱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胜过一切”。

    第4章 魅力无限的“真宝”:你是它唯一的关注 /075
    机器人“真宝”不会发脾气,做事守规矩,并一心一意地围着你转。而现实中的保姆尽管有时更加贴心,但她们也有她们自己的事儿。孩子们开始可能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到机器人身上,但最后他们却与机器人建立了真实的关系。

    第5章 社交高手“凯斯麦特”:你爱它,它也爱你 /091
    “凯斯麦特”是能通过社交互动而进行学习的机器人,它拥有一套“情感”系统,知道在交谈中怎样应对自如,并与人建立亲切感。通过“关爱”,孩子们不但可以向机器人释放他们内心的苦闷,还渴望与机器人发展一段真实的情感。

    第6章 能治病的“帕罗”:半个心理医生 /113
    “帕罗”是“最具治疗性”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所唤起的“倾诉欲”,只有一半儿的疗效,只有让真正的人与它们一起工作,才能收获另一半儿疗效。机器人的情绪表达,也许是“作秀”,可我们还能找回无可替代的亲密关系吗?

    第7章 拥抱“机器人时代”:亲密关系的美好未来 /137
    机器人能为我们做很多实实在在的事儿。机器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让它们有了像人一样的思想和灵魂。因此,我们与机器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将人们从“虚拟”拉回到“现实”的“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
    第二部分 网络化生存:亲密关系中的新型孤独

    第8章 永远在线:网络自我的三种新状态 /161
    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把自己牢牢地拴在网络上,从而获得自我的新状态。第一种状态是“逃离现实世界”:也许他们正在你身边,但他们的精神已经游离到了另一个世界。第二种状态是“双重体验”:人们能够体验到“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人生”。第三种状态是“多任务处理”:人们由于可同时处理多种事情而赢得了更多时间。

    第9章 网络技术改变成长历程:“分开”和“独处”都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183
    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永远在线”状态,他们期待着被“打扰”。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对“分开”的理解,也让年轻人失去了“独处”的机会。通过游戏,人们还可以在虚拟世界中重新塑造一个比现实更为完美的“第二人生”。
    第10章 有打电
    话的必要吗?声音传递情感,短信给你安全 /199
    发短信让人有一种安全感,并且可以通过细心斟酌而展现出一个期望的自我。但虚拟空间对“道歉”等现实问题是无能为力的。打电话意味着你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也意味着一种“交谈”能力。声音传递情感,我们却巴不得让声音在生活中消失。

    第11章 削弱与背叛: 亦真亦幻的《第二人生》 /221
    通过“演练”和“实践”,《第二人生》也可以与现实的人生相差无几。如果游戏里的角色跟现实中的人完全不同,也不能称之为“背叛”。虚拟人生也许能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自信、更勇敢地去改变自我。有些在现实生活中失意的人,可从游戏中获得满足。

    第12章 真情告白:网上告白只是用“分享”避开“孤独” /241
    有些人会选择去“自白网站”排解孤独。人们宁愿在网上对着陌生人忏悔和释放情感,也不愿意直接面对你所伤害的人给他一个真正的道歉。实际上,网上告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人们只是为了感觉良好而用“分享”避开“孤独”

    第13章 焦虑:科技提供便利,也带来焦虑 /255
    “手机在身”让孩子们拥有了安全感,但孩子们生怕漏掉任何一条重要信息。网上友情容易获得,但这种亲密关系也存在着随时失去的风险。在网上,人们既无法抗拒“偷窥”的诱惑,又担心被他人“偷窥”。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焦虑。

    第14章 年轻人的怀旧情结:网络世界不是“瓦尔登湖 2.0” /281
    独一无二的关注真好!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写信、打电话或面对面聊天,他们喜欢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网络上的“表演”很累人,他们已经厌倦了,他们渴望靠近真实的感觉。年轻人越来越怀念那些正逐渐消逝的美好事物,在他们心里,手机和网络世界不是可以“逃离”的另一个“瓦尔登湖”。
    结 语 /297
    不可或缺的对话
    后 记 /317
    家书的意义
    译者后记/327
    数字时代的瓦尔登湖
  • 内容简介: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一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群体性孤独》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 作者简介:
      雪莉·特克尔,信息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
      30年前,雪莉·特克尔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计算机文化,并成为人与技术关系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说,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特克尔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没有人比特克尔更懂得人类是如何利用有形技术改变无形“自我”的。凯文·凯利说,特克尔就是我们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
      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
      雪莉·特克尔采用“实地研究”和“临床诊断”两种方法,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她的研究对象包括计算机专家和电脑爱好者,但主要是大学生和中学生。有时,她会在咖啡桌上或者是教室里近距离观察人们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互动时的行为特征,询问并详细记录笔记。有时,她又会在办公室或其他安静的环境中,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许多深入细致的访谈。
      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她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考察;为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她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一手研究资料。此外,她还对一些研究对象跟踪数年,这些人小时候伴随着电子宠物长大,长大后则沉浸在网络文化中,他们iPhone不离手,又是Twitter和Facebook上的常客。一位研究者能够对一个主题进行长达15年之久的“实地研究”,实属不易。美国《商业周刊》说,雪莉·特克尔是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
      研究人与技术关系的世界专业
      雪莉·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社会学教授,执业临床心理学家,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MITInitiativeonTechnologyandSelf)主任。她已成为移动技术、社交网络、社交机器人领域的著名学者。《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和《连线》等都曾报道过她和她的研究成果。
      她被《女性》杂志评选为“年度女性”,被《时尚先生》杂志(Esquire)评选为改变国家的“40岁以下的40人”之一。由于她在信息技术对心理影响方面的杰出成就,她成为CBS、NBC、ABC、CNN、BBC和NPR等众多极富号召力媒体的嘉宾。
      雪莉·特克尔是广受欢迎的TED演讲嘉宾。2012年,她第二次作为TED演讲嘉宾时的演讲题目是《保持联系,却依旧孤独》(Connected,ButAlone),她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社会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她是信息技术狂热时代的冷静思考者,在人与信息技术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她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专业。
  • 目录:
    各方赞誉 /I
    推荐序 /V
    要了解人类的未来,就必须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
    作者序 / IX
    转折点
    引 言 /001
    技术让我们的关系更亲密了吗?
    第一部分 机器人时代:孤独中的新型亲密关系
    第1章 最亲密的伙伴“拓麻歌子” :有生命的电子宠物 /025
    电子宠物改变了孩子们对“生命”的理解。他们在养育“拓麻歌子”的过程中,付出过爱,也感受到爱的回报。当这些电子宠物“死去”时,孩子们会体验到失去亲人般的悲伤。在他们心里,这些电子宠物也是值得怀念的“生命”。

    第2章 栩栩如生的“菲比” :涉足情感地带 /039
    人们可以与机器人建立亲密关系。“倒拎测试”告诉我们,人们可以随意地倒拎着“芭比”,但却不会这样对待真正的小动物,而倒拎“菲比”机器人超过 30 秒,人们就会有负罪感。我们本以为只有人才能涉足情感地带,实际上,机器人对此也很在行。

    第3章 一起长大的“爱宝”:我们都有美好童年 /059
    孩子们忘不了跟他们一起长大的那个“泰迪熊”,因为它会唤起人们的童年记忆。而对于朝夕相伴的那个机器人“爱宝”,人们更无法割舍,因为它还会唤起人们对机器人童年的记忆。对于孩子们来说,“爱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胜过一切”。

    第4章 魅力无限的“真宝”:你是它唯一的关注 /075
    机器人“真宝”不会发脾气,做事守规矩,并一心一意地围着你转。而现实中的保姆尽管有时更加贴心,但她们也有她们自己的事儿。孩子们开始可能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到机器人身上,但最后他们却与机器人建立了真实的关系。

    第5章 社交高手“凯斯麦特”:你爱它,它也爱你 /091
    “凯斯麦特”是能通过社交互动而进行学习的机器人,它拥有一套“情感”系统,知道在交谈中怎样应对自如,并与人建立亲切感。通过“关爱”,孩子们不但可以向机器人释放他们内心的苦闷,还渴望与机器人发展一段真实的情感。

    第6章 能治病的“帕罗”:半个心理医生 /113
    “帕罗”是“最具治疗性”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所唤起的“倾诉欲”,只有一半儿的疗效,只有让真正的人与它们一起工作,才能收获另一半儿疗效。机器人的情绪表达,也许是“作秀”,可我们还能找回无可替代的亲密关系吗?

    第7章 拥抱“机器人时代”:亲密关系的美好未来 /137
    机器人能为我们做很多实实在在的事儿。机器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让它们有了像人一样的思想和灵魂。因此,我们与机器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将人们从“虚拟”拉回到“现实”的“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
    第二部分 网络化生存:亲密关系中的新型孤独

    第8章 永远在线:网络自我的三种新状态 /161
    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把自己牢牢地拴在网络上,从而获得自我的新状态。第一种状态是“逃离现实世界”:也许他们正在你身边,但他们的精神已经游离到了另一个世界。第二种状态是“双重体验”:人们能够体验到“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人生”。第三种状态是“多任务处理”:人们由于可同时处理多种事情而赢得了更多时间。

    第9章 网络技术改变成长历程:“分开”和“独处”都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183
    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在“永远在线”状态,他们期待着被“打扰”。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对“分开”的理解,也让年轻人失去了“独处”的机会。通过游戏,人们还可以在虚拟世界中重新塑造一个比现实更为完美的“第二人生”。
    第10章 有打电
    话的必要吗?声音传递情感,短信给你安全 /199
    发短信让人有一种安全感,并且可以通过细心斟酌而展现出一个期望的自我。但虚拟空间对“道歉”等现实问题是无能为力的。打电话意味着你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也意味着一种“交谈”能力。声音传递情感,我们却巴不得让声音在生活中消失。

    第11章 削弱与背叛: 亦真亦幻的《第二人生》 /221
    通过“演练”和“实践”,《第二人生》也可以与现实的人生相差无几。如果游戏里的角色跟现实中的人完全不同,也不能称之为“背叛”。虚拟人生也许能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自信、更勇敢地去改变自我。有些在现实生活中失意的人,可从游戏中获得满足。

    第12章 真情告白:网上告白只是用“分享”避开“孤独” /241
    有些人会选择去“自白网站”排解孤独。人们宁愿在网上对着陌生人忏悔和释放情感,也不愿意直接面对你所伤害的人给他一个真正的道歉。实际上,网上告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人们只是为了感觉良好而用“分享”避开“孤独”

    第13章 焦虑:科技提供便利,也带来焦虑 /255
    “手机在身”让孩子们拥有了安全感,但孩子们生怕漏掉任何一条重要信息。网上友情容易获得,但这种亲密关系也存在着随时失去的风险。在网上,人们既无法抗拒“偷窥”的诱惑,又担心被他人“偷窥”。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焦虑。

    第14章 年轻人的怀旧情结:网络世界不是“瓦尔登湖 2.0” /281
    独一无二的关注真好!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写信、打电话或面对面聊天,他们喜欢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网络上的“表演”很累人,他们已经厌倦了,他们渴望靠近真实的感觉。年轻人越来越怀念那些正逐渐消逝的美好事物,在他们心里,手机和网络世界不是可以“逃离”的另一个“瓦尔登湖”。
    结 语 /297
    不可或缺的对话
    后 记 /317
    家书的意义
    译者后记/327
    数字时代的瓦尔登湖
查看详情
其他版本 / 全部 (2)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肯尼思·库克耶 著;周涛 译;[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盛杨燕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干法
[日]稻盛和夫 著;曹岫云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影响力(经典版)
[美]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 著;闾佳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30而励:风暴主播思考中国与世界
芮成钢 著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决胜移动终端:移动互联时代影响消费者决策的6大关键
[美]查克·马丁(Chuck Martin) 著;张伟晶 编;向坤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牛奶可乐经济学: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
[美]弗兰克 著;闾佳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正能量:职业经理人的养成
林正刚 著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美]戴维·凯里(David Carey)约翰·莫里斯(John E. Morris) 著;巴曙松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牛奶可乐经济学
[美]弗兰克 著;闾佳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翻转世界:互联网思维与新技术如何改变未来
[美]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 著;王惟芬、黄柏恒、杨雅婷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
[美]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著;马慧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微力无边
杜子建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智能与演化博弈
张建磊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消费绿色转型与企业社会营销创新研究
阮锋儿 著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传播:理论、方法和实践
罗雪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劳动争议治理法律对策研究
谢天长 著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协同的演化规律:行为博弈的视角
周亚;黄阳;高林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的疯狂
[美]威廉·伯恩斯坦 王兴华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感应:微生物交流的语言
徐峰 周慧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智能
张国辉;文笑雨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安全行为定性模拟研究及其应用
曹庆贵、俞凯、周鲁洁 著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性胃镜筛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日本《胃与肠》编委会 编著;《胃与肠》翻译委员会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智能协作测试实战案例集
杨鹏 申玉强 赵聚雪 黄勇 孙庚 陈振宇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分析进阶
焦正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无辜者的谎言(相信我!看到结局你一定会头皮发麻;全美读者推荐的悬疑神作,GOODREADS高分作品)
[美]A.R.托雷 著;梁颂宇 译;星文文化 出品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怎么说孩子才爱听,怎么教孩子才肯学?帮助每一位3-12岁孩子的父母结束与孩子的所有冲突!
[美]海姆·G.吉诺特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美]弗罗斯特(Bryan-Paul Frost) 编;[美]伯恩斯(Timothy W. Burns)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怎样做成大事
[美]丹·加德纳(Dan Gardner) 著;贾拥民 译;湛庐文化 出品;[丹麦]傅以斌(Bent Flyvbjerg)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
[美]伊迪丝·汉密尔顿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爱情心理学(新编本)
[美]罗伯特·J. 斯腾伯格 (美)凯琳·斯腾伯格 倪爱萍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黄金圈法则
[美]西蒙·斯涅克 著;磨铁文化 出品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最后一章
[美]厄尼·派尔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汤姆·索亚历险记 彩图注音版 一二三四年级5-6-7-8-9岁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 吐温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富兰克林自传 名家全译本 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励志传奇 埃隆马斯克反复推荐 赠富兰克林签名照及精美插图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著;李自修 译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汤姆素亚历险记: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吐温
群体性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国际大奖图画书系列 共11册(小老鼠的恐惧的大书,大灰狼,红豆与菲比,别烦我,下雪了 ,穿靴子的猫 ,先有蛋,绿 ,特别快递,如果你想看鲸鱼 ,一个部落的孩子 ) 麦克米伦世纪
[美]莱恩·史密斯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美)劳拉·瓦卡罗·等/文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等/图 彭懿 杨玲玲 阿甲 孙慧阳 白薇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