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5
版次: 1
ISBN: 9787208157613
定价: 11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456页
分类: 历史
71人买过
  • 本书是有关地方行政制度概论性质的专著,系统地阐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目前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两翼)变迁的全过程,并从各个视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特点,界定了许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变迁的各方面因素,总结了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规律、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及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使读者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章 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地方行政制度的由来9

    节 对地方行政制度起源的误会9

    第二节 县制的起源14

    第三节 郡制的由来31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郡县制33

    第二章 两度回光返照——郡县制的“封建”变形40

    节 汉代部分封建制的恢复40

    第二节 西晋封建的失误55

    附说:封建与分封的异同60

    第三章 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层级的增减61

    节 从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62

    第二节 从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68

    第三节 从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78

    第四节 层级变迁规律的探讨85

    第四章 体国经野之道——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91

    节 战国秦汉时期行政区划9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99

    第三节 隋唐时期行政区划107

    第四节 辽宋金时期行政区划117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行政区划129

    第五章 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历代地方行政组织沿革148

    节 秦汉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48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54

    第三节 隋唐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62

    第四节 辽宋金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76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95

    第六节 地方行政组织变迁的基本特点209

    第六章 量地制邑、度地居民——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214

    节 政区幅员的尺度215

    第二节“百里之县”幅员的相对稳定217

    第三节“千里之郡”幅员的缩小倾向221

    第四节“万里之州”幅员的起伏变化227

    第五节 行政区划幅员变迁的特点239

    第七章 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行政区域划界的原则242

    节 政区边界的概念242

    第二节 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246

    第三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萌芽与发展252

    第四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极端化及肥瘠搭配原则258

    第五节 建置管理方面的犬牙相制265

    第八章 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政治因素268

    节 内外轻重的转换268

    第二节 政治主导原则271

    第九章 遥领、虚封与侨置——虚幻畸形的地方行政制度279

    节 遥领与虚封制度279

    第二节 侨州郡县282

    第三节 畸形的双头州郡296

    第十章 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分布的变迁300

    节 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300

    第二节 古代经济重心从北到南的转移306

    第三节 南方和北方政区分布密度的逆转309

    第四节 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政区分布的关系313

    第五节 移民和政区置废与分布的关系315

    第六节 交通路线与政区分布的关系318

    第七节 非经济因素对政区分布的影响321

    第十一章 赤、畿、望、紧、上、中、下——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组织的等第变化330

    节 县级政区的等第331

    第二节 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的分等343

    第三节 政区分等的意义和作用351

    第十二章 都尉、都督、都护府和都司卫所——军管型的特殊地方行政制度356

    节 两汉魏晋的都尉356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之都督区、总管区与行台区360

    第三节 汉唐的都护府373

    第四节 北魏的镇戍375

    第五节 明代的都司卫所378

    附说:宋代的军382

    第六节 军事因素对于行政区划的影响383

    第十三章 道、左郡和土司——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行政制度388

    节 秦汉的道和初郡389

    第二节 南朝的宁蛮府、左郡左县和俚郡僚郡391

    第三节 魏晋十六国与北朝的诸部护军和部落酋长制399

    第四节 唐宋羁縻州郡与明代羁縻都卫402

    第五节 元明清的土司制度409

    第六节 清代边区的特别行政制度417

    第十四章 六六三十六——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文化因素422

    节 地方行政建置和数的关系422

    第二节 地方行政建置与宗教的关系425

    第三节 行政区与文化区的契合428

    余论433

    节 历史的回顾433

    第二节 现状的分析436

    第三节 将来的展望441

    索引449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地方行政制度概论性质的专著,系统地阐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目前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两翼)变迁的全过程,并从各个视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特点,界定了许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变迁的各方面因素,总结了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规律、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及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使读者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 目录:
    章 从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地方行政制度的由来9

    节 对地方行政制度起源的误会9

    第二节 县制的起源14

    第三节 郡制的由来31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郡县制33

    第二章 两度回光返照——郡县制的“封建”变形40

    节 汉代部分封建制的恢复40

    第二节 西晋封建的失误55

    附说:封建与分封的异同60

    第三章 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层级的增减61

    节 从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62

    第二节 从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68

    第三节 从省路府州县多级制向省县二级制的简化78

    第四节 层级变迁规律的探讨85

    第四章 体国经野之道——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91

    节 战国秦汉时期行政区划9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99

    第三节 隋唐时期行政区划107

    第四节 辽宋金时期行政区划117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行政区划129

    第五章 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历代地方行政组织沿革148

    节 秦汉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48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54

    第三节 隋唐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62

    第四节 辽宋金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76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地方行政组织195

    第六节 地方行政组织变迁的基本特点209

    第六章 量地制邑、度地居民——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214

    节 政区幅员的尺度215

    第二节“百里之县”幅员的相对稳定217

    第三节“千里之郡”幅员的缩小倾向221

    第四节“万里之州”幅员的起伏变化227

    第五节 行政区划幅员变迁的特点239

    第七章 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行政区域划界的原则242

    节 政区边界的概念242

    第二节 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246

    第三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萌芽与发展252

    第四节 犬牙相入原则的极端化及肥瘠搭配原则258

    第五节 建置管理方面的犬牙相制265

    第八章 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政治因素268

    节 内外轻重的转换268

    第二节 政治主导原则271

    第九章 遥领、虚封与侨置——虚幻畸形的地方行政制度279

    节 遥领与虚封制度279

    第二节 侨州郡县282

    第三节 畸形的双头州郡296

    第十章 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分布的变迁300

    节 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300

    第二节 古代经济重心从北到南的转移306

    第三节 南方和北方政区分布密度的逆转309

    第四节 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政区分布的关系313

    第五节 移民和政区置废与分布的关系315

    第六节 交通路线与政区分布的关系318

    第七节 非经济因素对政区分布的影响321

    第十一章 赤、畿、望、紧、上、中、下——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组织的等第变化330

    节 县级政区的等第331

    第二节 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的分等343

    第三节 政区分等的意义和作用351

    第十二章 都尉、都督、都护府和都司卫所——军管型的特殊地方行政制度356

    节 两汉魏晋的都尉356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之都督区、总管区与行台区360

    第三节 汉唐的都护府373

    第四节 北魏的镇戍375

    第五节 明代的都司卫所378

    附说:宋代的军382

    第六节 军事因素对于行政区划的影响383

    第十三章 道、左郡和土司——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行政制度388

    节 秦汉的道和初郡389

    第二节 南朝的宁蛮府、左郡左县和俚郡僚郡391

    第三节 魏晋十六国与北朝的诸部护军和部落酋长制399

    第四节 唐宋羁縻州郡与明代羁縻都卫402

    第五节 元明清的土司制度409

    第六节 清代边区的特别行政制度417

    第十四章 六六三十六——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的文化因素422

    节 地方行政建置和数的关系422

    第二节 地方行政建置与宗教的关系425

    第三节 行政区与文化区的契合428

    余论433

    节 历史的回顾433

    第二节 现状的分析436

    第三节 将来的展望441

    索引449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欧阳志云 主编 ; 臧振华, 徐卫华, 沈梅华著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发展报告(2023年)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22)
党圣元 著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温州·瓯海卷
潘鲁生、邱运华、潘丁盛 、朱建波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小说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小说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鲁迅 等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德育研究大系
杜时忠 主编;檀传宝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道路交通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个人养老金与制度优化
郑秉文 著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丛书 魏晋南北朝教育论著选
吕达总主编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中国幻想文学大奖书系第二辑(全4册)
王一梅 等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