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研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6
版次: 1
ISBN: 9787550434905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9人买过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研究》以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基于各类农业保险产品保障水平、功能和政府管理需要所做的产品层次划分。通过这种划分,明确了各层次农业保险产品所处的新供给经济周期阶段以及政府和市场的责任与边界,有利于政府提供针对性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引导和加速农业保险“新供给”的形成,优化产品结构。最终,使农业保险发展由靠政府推动和财政补贴的单核带动向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多核推动转变,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全局。   徐斌,男,1989年生,汉族,现供职于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任金融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保险和家庭金融等。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理学学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攻读博士期间,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校级课题多项。先后在《财经科学》《经济学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部分成果(论文或调研报告)获中国平安励志论文、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论坛和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成果奖。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1 研究目的
    0.2.2 研究意义
    0.3 文献综述
    0.3.1 国外文献综述
    0.3.2 国内文献综述
    0.4 研究思路及内容与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0.5 研究方法
    0.6 创新与不足
    0.6.1 创新之处
    0.6.2 不足之处

    1 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多层次产品结构的理论基础
    1.1 农业保险相关理论基础
    1.1.1 外部性与准公共物品理论
    1.1.2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经济学
    1.1.3 农业风险、风险管理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1.2.1 “供给侧”经济学派的供给决定理论
    1.2.2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
    1.3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理论基础
    1.3.1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内涵
    1.3.2 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理论依据
    1.4 本章小结

    2 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其在中国的构建
    2.1 各国的农业保险产品结构
    2.1.1 中国农业保险产品结构
    2.1.2 美国农业保险产品结构
    2.1.3 印度农业保险产品结构
    2.2 国际农业保险产品的结构特征比较与趋势判断
    2.2.1 保险责任方面
    2.2.2 保障水平方面
    2.2.3 保险单元方面
    2.2.4 保费补贴方面
    2.3 中国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必要性
    2.3.1 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2.2.2 有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2.3.3 有助于提高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
    2.3.4 有助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
    2.4 中国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可行性
    2.4.1 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基础已经奠定
    2.4.2 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不断发展壮大
    2.4.3 农业保险产品的社会认可度提升
    2.4.4 新技术的利用使产品设计更为科学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框架设计
    3.1 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目标和原则
    3.1.1 构建目标
    3.1.2 构建原则
    3.2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基本框架
    3.2.1 基本层次
    3.2.2 中间层次
    3.2.3 附加层次
    3.3 农业保险产品结构层次间的贯通互补模式
    3.3.1 中间层次对基本层次的保障水平延伸模式
    3.3.2 基本层次与附加层次组合的产品特性互补模式
    3.3.3 中间层次与附加层次组合的高水平保障模式
    3.4 本章小结

    4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基本层次
    4.1 基本层次农业保险产品概述
    4.2 农业保险影响农户收入的理论路径
    4.2.1 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耕地面积
    4.2.2 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农资投入
    4.3 传统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及其构成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3.2 模型设定及变量分析
    4.3.3 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保障功能的实证检验
    4.4 基于实证结果的传统农业保险产品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中问层次
    5.1 中间层次产品的范围拓展
    5.2 中间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的市场探索:“保险+期货”模式
    5.2.1 “保险+期货”模式的内涵
    5.2.2 “保险+期货”模式的基本原理与赔付机制
    5.2.3 期货价格保险的实践:基于“大连试点”的案例分析
    5.3 中间层次的发展方向:收入保险产品
    5.3.1 纯价格风险保险产品的局限性
    5.3.2 收入保险产品的优势
    5.3.3 收入保险产品在我国的探索发展要点
    5.4 本章小结

    6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附加层次
    6.1 美国“浅层损失”项目概况及产品特征
    6.1.1 “浅层损失”项目概况
    6.1.2 “浅层损失”项目产品特征
    6.2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应对“浅层损失”的合理性分析
    6.3 对附加型保险产品有效需求的实证分析
    6.3.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6.3.2 变量分析及模型设定
    6.3.3 附加型农业保险产品有效需求的实证分析
    6.4 基于实证结果的有效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6.4.1 人口特征方面
    6.4.2 经济特征方面
    6.4.3 灾害感知和评价方面
    6.4.4 农业保险利用和评价方面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 内容简介: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研究》以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基于各类农业保险产品保障水平、功能和政府管理需要所做的产品层次划分。通过这种划分,明确了各层次农业保险产品所处的新供给经济周期阶段以及政府和市场的责任与边界,有利于政府提供针对性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引导和加速农业保险“新供给”的形成,优化产品结构。最终,使农业保险发展由靠政府推动和财政补贴的单核带动向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多核推动转变,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全局。
  • 作者简介:
      徐斌,男,1989年生,汉族,现供职于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任金融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保险和家庭金融等。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理学学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攻读博士期间,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校级课题多项。先后在《财经科学》《经济学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部分成果(论文或调研报告)获中国平安励志论文、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论坛和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成果奖。
  • 目录: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1 研究目的
    0.2.2 研究意义
    0.3 文献综述
    0.3.1 国外文献综述
    0.3.2 国内文献综述
    0.4 研究思路及内容与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0.5 研究方法
    0.6 创新与不足
    0.6.1 创新之处
    0.6.2 不足之处

    1 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多层次产品结构的理论基础
    1.1 农业保险相关理论基础
    1.1.1 外部性与准公共物品理论
    1.1.2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经济学
    1.1.3 农业风险、风险管理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1.2.1 “供给侧”经济学派的供给决定理论
    1.2.2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
    1.3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理论基础
    1.3.1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内涵
    1.3.2 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理论依据
    1.4 本章小结

    2 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其在中国的构建
    2.1 各国的农业保险产品结构
    2.1.1 中国农业保险产品结构
    2.1.2 美国农业保险产品结构
    2.1.3 印度农业保险产品结构
    2.2 国际农业保险产品的结构特征比较与趋势判断
    2.2.1 保险责任方面
    2.2.2 保障水平方面
    2.2.3 保险单元方面
    2.2.4 保费补贴方面
    2.3 中国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必要性
    2.3.1 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2.2.2 有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2.3.3 有助于提高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
    2.3.4 有助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
    2.4 中国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可行性
    2.4.1 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基础已经奠定
    2.4.2 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不断发展壮大
    2.4.3 农业保险产品的社会认可度提升
    2.4.4 新技术的利用使产品设计更为科学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框架设计
    3.1 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目标和原则
    3.1.1 构建目标
    3.1.2 构建原则
    3.2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的基本框架
    3.2.1 基本层次
    3.2.2 中间层次
    3.2.3 附加层次
    3.3 农业保险产品结构层次间的贯通互补模式
    3.3.1 中间层次对基本层次的保障水平延伸模式
    3.3.2 基本层次与附加层次组合的产品特性互补模式
    3.3.3 中间层次与附加层次组合的高水平保障模式
    3.4 本章小结

    4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基本层次
    4.1 基本层次农业保险产品概述
    4.2 农业保险影响农户收入的理论路径
    4.2.1 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耕地面积
    4.2.2 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农资投入
    4.3 传统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及其构成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3.2 模型设定及变量分析
    4.3.3 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保障功能的实证检验
    4.4 基于实证结果的传统农业保险产品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中问层次
    5.1 中间层次产品的范围拓展
    5.2 中间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的市场探索:“保险+期货”模式
    5.2.1 “保险+期货”模式的内涵
    5.2.2 “保险+期货”模式的基本原理与赔付机制
    5.2.3 期货价格保险的实践:基于“大连试点”的案例分析
    5.3 中间层次的发展方向:收入保险产品
    5.3.1 纯价格风险保险产品的局限性
    5.3.2 收入保险产品的优势
    5.3.3 收入保险产品在我国的探索发展要点
    5.4 本章小结

    6 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结构:附加层次
    6.1 美国“浅层损失”项目概况及产品特征
    6.1.1 “浅层损失”项目概况
    6.1.2 “浅层损失”项目产品特征
    6.2 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应对“浅层损失”的合理性分析
    6.3 对附加型保险产品有效需求的实证分析
    6.3.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6.3.2 变量分析及模型设定
    6.3.3 附加型农业保险产品有效需求的实证分析
    6.4 基于实证结果的有效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6.4.1 人口特征方面
    6.4.2 经济特征方面
    6.4.3 灾害感知和评价方面
    6.4.4 农业保险利用和评价方面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