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达续集

未达续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6
版次: 1
ISBN: 9787520306287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0页
字数: 346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许嘉璐着的《未达续集》,作者立足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现实需求出发,为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发展方略建言献策。作者认为,通过对话,可以增进了解,消除偏见,互相学习,避免冲突,逐渐克服现代化以来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并在更高的层次上综合出人类的新文明,为人类开启天下太平的未来。
      许嘉璐,1937年6月生,字若石,江苏淮安人,民进成员,1959年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文化,教授。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汉语史、应用语言学两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理事会理事长。
    乙未祭黄帝文 …………………………………………………………… (1)
    中华文化的一体两翼
    国学之春就是国医之春 ………………………………………………… (5)
    环境和人 ………………………………………………………………… (9)
    “常规医学” 与 “传统医学” 的融合 ………………………………… (11)
    科学养生  根植哲理 …………………………………………………… (18)
    兴国运  迎春天  走出去 ……………………………………………… (21)
    一次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 …………………………………………… (29)
    潜心于元典 蓄力以复兴
    ——为 “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工程项目” 而作……… (32)
    抚平人类扭曲心理 变革世界前进路径——普洱对我之所赐……… (34)
    传统文化之当代建设
    披沙沥金  以为镜鉴 …………………………………………………… (4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 ……………………………… (46)
    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  文化辉煌 ……………………………………… (53)
    勇敢先行的前辈 ………………………………………………………… (58)
    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 ………………………………………… (60)
    “春节符号” 是人民的需要 …………………………………………… (69)
    传统的记忆  鲜活的符号 ……………………………………………… (71)
    看清当下  唤醒基因  面向大众 ……………………………………… (75)
    民族文化特征最终表现为价值判断 …………………………………… (81)
    立足大局  迎难而上 …………………………………………………… (84)
    国家拜祭的力量 ………………………………………………………… (90)
    智慧—方略: 中国 “软实力” ………………………………………… (98)
    寄望于天台山文化的弘扬 …………………………………………… (114)
    对神农炎帝精神文化之浅见 ………………………………………… (116)
    重塑形象  提振信心  文化先行 …………………………………… (120)
    深化山东省“图书馆+ 书院” 模式 争当全国文化建设的领头雁 (127)
    构建顶层设计  精心评出好书 ……………………………………… (134)
    重温许慎  全面继承  期待大师 …………………………………… (140)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 (147)
    大陆与港澳台文化共建
    两岸教育领域的交流应该深化 ……………………………………… (155)
    两岸联手共同应对道德危机 ………………………………………… (158)
    体验交流  尊祖敬宗  快乐前行 …………………………………… (163)
    不忘先贤  继承精华 ………………………………………………… (167)
    献百年于无限  汇世界而通神 ……………………………………… (171)
    精神  友谊  现实  星空 …………………………………………… (175)
    饶公风范 大师之为大师
    ——在饶宗颐教授百岁庆典活动开幕式上的主旨讲演 ………… (179)
    中华文化与多元世界
    “中国因你更美丽”
    ——《泊客中国》盛典颁奖词 (2009—2011)………… (185)
    赞 《泊客中国》……………………………………………………… (188)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赞词…………………………………………… (190)
    历史的相会 …………………………………………………………… (191)
    中韩同命  继承弘扬  奉献人类 …………………………………… (194)
    深化认识  挖掘根源  寻找对策  标本兼治 ……………………… (200)
    爱我中华  迎接挑战 ………………………………………………… (204)
    200 年河东  200 年河西  未来康庄……………………… (217)
    全球语境中的中华文化 ……………………………………………… (227)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新年致辞………………………………… (233)
    文明对话是亚洲振兴文化的诉求 …………………………………… (234)
    智者之痛——在香港 “和文化” 研讨会上的发言………………… (236)
    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世界 ……………………………………………… (243)
    其  他
    道教的未来 …………………………………………………………… (253)
    文化之道 ……………………………………………………………… (258)
    致香港观音文化日祈福吉祥大法会贺信 …………………………… (265)
    外为中用  开展博雅教育 …………………………………………… (267)
    防沙治沙  恢复生态  放眼未来 …………………………………… (270)
    序  文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序………………………………………… (281)
    《李奇茂九秩华诞书画集》序………………………………………… (283)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图文集藏册》序 …………………………… (285)
    《具茨山与中华文明》序……………………………………………… (287)
    《多元文化与宗教对话》序…………………………………………… (289)
    《 “雪龙号” 纪实》序 ……………………………………………… (291)
    《阅世录》序…………………………………………………………… (294)
    《中华传统文化简明词典》序………………………………………… (296)
    《段玉裁全书》总序…………………………………………………… (298)
    《淮安地名史话》序…………………………………………………… (301)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丛书》总序……………………………………… (304)
    附  录
    唤醒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 …………………………………………… (309)
    时代赋予使命? UIC 效应犹可期——UIC 成立十周年访谈  (314)
    把最好的内容传授给一线语文教师
    ——在受邀任语文出版社修订版语文教材总顾问时的谈话 …… (318)
    后    记 ……………………………………………………………… (320)
  • 内容简介:
      许嘉璐着的《未达续集》,作者立足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现实需求出发,为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发展方略建言献策。作者认为,通过对话,可以增进了解,消除偏见,互相学习,避免冲突,逐渐克服现代化以来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并在更高的层次上综合出人类的新文明,为人类开启天下太平的未来。
  • 作者简介:
      许嘉璐,1937年6月生,字若石,江苏淮安人,民进成员,1959年参加工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文化,教授。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汉语史、应用语言学两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理事会理事长。
  • 目录:
    乙未祭黄帝文 …………………………………………………………… (1)
    中华文化的一体两翼
    国学之春就是国医之春 ………………………………………………… (5)
    环境和人 ………………………………………………………………… (9)
    “常规医学” 与 “传统医学” 的融合 ………………………………… (11)
    科学养生  根植哲理 …………………………………………………… (18)
    兴国运  迎春天  走出去 ……………………………………………… (21)
    一次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 …………………………………………… (29)
    潜心于元典 蓄力以复兴
    ——为 “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工程项目” 而作……… (32)
    抚平人类扭曲心理 变革世界前进路径——普洱对我之所赐……… (34)
    传统文化之当代建设
    披沙沥金  以为镜鉴 …………………………………………………… (4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 ……………………………… (46)
    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  文化辉煌 ……………………………………… (53)
    勇敢先行的前辈 ………………………………………………………… (58)
    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 ………………………………………… (60)
    “春节符号” 是人民的需要 …………………………………………… (69)
    传统的记忆  鲜活的符号 ……………………………………………… (71)
    看清当下  唤醒基因  面向大众 ……………………………………… (75)
    民族文化特征最终表现为价值判断 …………………………………… (81)
    立足大局  迎难而上 …………………………………………………… (84)
    国家拜祭的力量 ………………………………………………………… (90)
    智慧—方略: 中国 “软实力” ………………………………………… (98)
    寄望于天台山文化的弘扬 …………………………………………… (114)
    对神农炎帝精神文化之浅见 ………………………………………… (116)
    重塑形象  提振信心  文化先行 …………………………………… (120)
    深化山东省“图书馆+ 书院” 模式 争当全国文化建设的领头雁 (127)
    构建顶层设计  精心评出好书 ……………………………………… (134)
    重温许慎  全面继承  期待大师 …………………………………… (140)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 (147)
    大陆与港澳台文化共建
    两岸教育领域的交流应该深化 ……………………………………… (155)
    两岸联手共同应对道德危机 ………………………………………… (158)
    体验交流  尊祖敬宗  快乐前行 …………………………………… (163)
    不忘先贤  继承精华 ………………………………………………… (167)
    献百年于无限  汇世界而通神 ……………………………………… (171)
    精神  友谊  现实  星空 …………………………………………… (175)
    饶公风范 大师之为大师
    ——在饶宗颐教授百岁庆典活动开幕式上的主旨讲演 ………… (179)
    中华文化与多元世界
    “中国因你更美丽”
    ——《泊客中国》盛典颁奖词 (2009—2011)………… (185)
    赞 《泊客中国》……………………………………………………… (188)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赞词…………………………………………… (190)
    历史的相会 …………………………………………………………… (191)
    中韩同命  继承弘扬  奉献人类 …………………………………… (194)
    深化认识  挖掘根源  寻找对策  标本兼治 ……………………… (200)
    爱我中华  迎接挑战 ………………………………………………… (204)
    200 年河东  200 年河西  未来康庄……………………… (217)
    全球语境中的中华文化 ……………………………………………… (227)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新年致辞………………………………… (233)
    文明对话是亚洲振兴文化的诉求 …………………………………… (234)
    智者之痛——在香港 “和文化” 研讨会上的发言………………… (236)
    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世界 ……………………………………………… (243)
    其  他
    道教的未来 …………………………………………………………… (253)
    文化之道 ……………………………………………………………… (258)
    致香港观音文化日祈福吉祥大法会贺信 …………………………… (265)
    外为中用  开展博雅教育 …………………………………………… (267)
    防沙治沙  恢复生态  放眼未来 …………………………………… (270)
    序  文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序………………………………………… (281)
    《李奇茂九秩华诞书画集》序………………………………………… (283)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图文集藏册》序 …………………………… (285)
    《具茨山与中华文明》序……………………………………………… (287)
    《多元文化与宗教对话》序…………………………………………… (289)
    《 “雪龙号” 纪实》序 ……………………………………………… (291)
    《阅世录》序…………………………………………………………… (294)
    《中华传统文化简明词典》序………………………………………… (296)
    《段玉裁全书》总序…………………………………………………… (298)
    《淮安地名史话》序…………………………………………………… (301)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丛书》总序……………………………………… (304)
    附  录
    唤醒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 …………………………………………… (309)
    时代赋予使命? UIC 效应犹可期——UIC 成立十周年访谈  (314)
    把最好的内容传授给一线语文教师
    ——在受邀任语文出版社修订版语文教材总顾问时的谈话 …… (318)
    后    记 ……………………………………………………………… (32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未达续集
未达集
许嘉璐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未达续集
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为了中华 为了世界:许嘉璐论文化(套装上中下册)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大家小书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精装本)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大家小书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未达集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古语趣谈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未央四集:许嘉璐文化论说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未央续集:许嘉璐文化论说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未央三集:许嘉璐文化论说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未央集:许嘉璐文化论说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未惬集:许嘉璐论文化
许嘉璐 著
未达续集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许嘉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