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格“事件”:动画的物质性研究

画格“事件”:动画的物质性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3
版次: 1
ISBN: 9787565734120
定价: 5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231.00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媒介物质性是时下前沿的学术议题之一,许多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范式出发,对“媒介化”“物质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作为理论基点,本书将动画的物质性拓展到媒介物与主体之间所形成的不同关系中,通过梳理动画视觉体制的谱系,分析动画语言学与视觉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并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探究动画的物质性在不同动画类型间的呈现方式及彼此的内在关联,在探讨不同的动画生产模式、观看机制、艺术观念与创作范式的同时将研究立体化,整体、系统地将动画塑造成丰富的知识形态。
      本书能够为动画本体论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为动画爱好者、从事动画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绪论 “物质性”作为一种思考动画的方法 /1

    第一节 手绘哲学 /1

    第二节 画格“事件” /3

    第三节 动画的物质性 /9

    第四节 内容与框架 /17

     

    第一章 动画视觉体制的谱系 /19

    第一节 视网膜后像 /19

    第二节 观看的量化 /23

    第三节 “自治的”静帧图片与机器的自动机制 /30

    第四节 集体的观看方式与新的综合 /33

    第五节 制作者与观看者 /38

    第二章 动画语言学与物质性关系研究 /44

    第一节 动画的编码体系 /44

    第二节 动画物质的“流溢” /50

    第三节 “镜后”的物质逻辑 /56

    第四节 “凹镜—想象界”中的三种意识形态 /66

     

    第三章 正题:观影—认同方式的构型与断裂 /76

    第一节 观看的“位置”与“持存” /79

    第二节 “主体客体化” /81

    第三节 动画的观看机制 /91

     

    第四章 反题:异质性的“言语” /112

    第一节 “言语”——个体化的符号—叙事策略 /112

    第二节 人的精神绵延的物化 /116

    第三节 形式的“觉醒” /123

     

    第五章 合题:反“符号性框架”的生产策略 /130

    第一节 主体与机器 /130

    第二节 “非意义化”的生产机制 /135

    第三节 “叙事情节、片中片与无意识的隐喻” /141

     

    结 论 /162

     

    索 引 /167

     

    参考文献 /173

     

    附录:动画记 /183

     

    后 记 /190
  • 内容简介:
    媒介物质性是时下前沿的学术议题之一,许多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范式出发,对“媒介化”“物质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作为理论基点,本书将动画的物质性拓展到媒介物与主体之间所形成的不同关系中,通过梳理动画视觉体制的谱系,分析动画语言学与视觉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并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探究动画的物质性在不同动画类型间的呈现方式及彼此的内在关联,在探讨不同的动画生产模式、观看机制、艺术观念与创作范式的同时将研究立体化,整体、系统地将动画塑造成丰富的知识形态。
      本书能够为动画本体论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为动画爱好者、从事动画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 目录:
    绪论 “物质性”作为一种思考动画的方法 /1

    第一节 手绘哲学 /1

    第二节 画格“事件” /3

    第三节 动画的物质性 /9

    第四节 内容与框架 /17

     

    第一章 动画视觉体制的谱系 /19

    第一节 视网膜后像 /19

    第二节 观看的量化 /23

    第三节 “自治的”静帧图片与机器的自动机制 /30

    第四节 集体的观看方式与新的综合 /33

    第五节 制作者与观看者 /38

    第二章 动画语言学与物质性关系研究 /44

    第一节 动画的编码体系 /44

    第二节 动画物质的“流溢” /50

    第三节 “镜后”的物质逻辑 /56

    第四节 “凹镜—想象界”中的三种意识形态 /66

     

    第三章 正题:观影—认同方式的构型与断裂 /76

    第一节 观看的“位置”与“持存” /79

    第二节 “主体客体化” /81

    第三节 动画的观看机制 /91

     

    第四章 反题:异质性的“言语” /112

    第一节 “言语”——个体化的符号—叙事策略 /112

    第二节 人的精神绵延的物化 /116

    第三节 形式的“觉醒” /123

     

    第五章 合题:反“符号性框架”的生产策略 /130

    第一节 主体与机器 /130

    第二节 “非意义化”的生产机制 /135

    第三节 “叙事情节、片中片与无意识的隐喻” /141

     

    结 论 /162

     

    索 引 /167

     

    参考文献 /173

     

    附录:动画记 /183

     

    后 记 /190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