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峡谷\"跨越

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21-06
版次: 1
ISBN: 9787030687333
定价: 1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1页
分类: 管理
  • 新兴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内生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动态不确定性。从技术创新理论发展趋势看,新兴技术及其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技术经济一体化系统中,以技术生命和创新生态理论为指导,用实证和案例方法来开展。《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峡谷"跨越》也是秉持这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对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包括起源、路径及影响因素开展系统研究,重点就企业对不同新兴技术路径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然后针对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实现市场爆发的关键点――“峡谷”及其跨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包括新兴技术“峡谷”概念、特征及形成机理,构建新兴技术“峡谷”跨越的理论模型,并进行相关实证及案例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丰富了新兴技术管理理论,也为企业选择、培育、发展新兴技术提出了有理论支持的方法指导和有实践佐证的策略建议。 目录 

    上篇 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 

    第1章 绪论 3 

    1.1 引言 3 

    1.2 新兴技术研究的起源与产业背景 3 

    1.3 新兴技术研究现状与待解问题 6 

    1.3.1 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研究 6 

    1.3.2 新兴技术的“峡谷”研究 8 

    1.4 篇章结构 8 

    本章参考文献 8 

    第2章 新兴技术的起源 11 

    2.1 新兴技术起源的理论基础 11 

    2.1.1 技术创新理论 11 

    2.1.2 新兴技术研究 15 

    2.1.3 新兴技术起源初探 22 

    2.2 基于不连续创新视角的起源分析 29 

    2.2.1 技术演化的两条S曲线 29 

    2.2.2 两种不连续创新 32 

    2.3 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起源分析 34 

    2.3.1 物种的概念及物种起源理论简述 34 

    2.3.2 新兴技术的物种特性 35 

    2.4 两种不同起源视角的关联性 36 

    本章参考文献 37 

    第3章 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 45 

    3.1 基于不连续创新的四种形成路径 45 

    3.1.1 路径一:技术突破 46 

    3.1.2 路径二:技术植入 46 

    3.1.3 路径三:应用创新 47 

    3.1.4 路径四:融合创新 47 

    3.2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物种进化方式解释 48 

    3.2.1 方式一:基于遗传物质的变化 48 

    3.2.2 方式二:基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48 

    3.2.3 方式三:基于物种的作用机制 49 

    3.3 三种方式与四种形成路径的对应分析 49 

    3.4 新兴技术四种路径之间的关系 50 

    3.5 企业对四种路径认识与实现的关键因素分析 53 

    3.5.1 技术突变型创新路径 53 

    3.5.2 技术植入型创新路径 54 

    3.5.3 技术应用型创新路径 56 

    3.5.4 技术融合型创新路径 57 

    3.6 四种路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启示 58 

    3.6.1 自主创新及其与新兴技术的关系 58 

    3.6.2 技术突变型新兴技术与原始性自主创新 60 

    3.6.3 技术植入型新兴技术与移植式自主创新 61 

    3.6.4 应用创新型新兴技术与应用式自主创新 61 

    3.6.5 融合创新型新兴技术与集成式自主创新 62 

    3.6.6 创新启示 63 

    3.7 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策略 63 

    3.7.1 战略性新兴技术模块化特征 64 

    3.7.2 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路径 65 

    本章参考文献 66 

    第4章 新兴技术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 68 

    4.1 路径形成过程的动态分析 68 

    4.1.1 案例――小灵通的成长历程 68 

    4.1.2 新兴技术形成过程的动态评估 69 

    4.1.3 小灵通技术评估及应用创新路径的形成 71 

    4.1.4 动态评估方法的补充和修订 72 

    4.1.5 动态评估过程的风险识别 73 

    4.2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75 

    4.2.1 技术的环境因素 75 

    4.2.2 技术的自身因素 76 

    4.2.3 企业的组织因素 77 

    4.3 影响因素的三维分析框架构建 78 

    4.4 三维分析框架的应用 80 

    4.4.1 评价指标选择 81 

    4.4.2 属性综合评价系统 82 

    4.4.3 实际项目评价 82 

    本章参考文献 85 

    第5章 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88 

    5.1 实证模型与基本假设 88 

    5.1.1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测度 88 

    5.1.2 影响因素测度 88 

    5.1.3 模型构建 89 

    5.1.4 基本假设 90 

    5.2 变量设计与研究方法 90 

    5.2.1 技术自身因素的测度指标 90 

    5.2.2 技术环境因素的测度指标 91 

    5.2.3 企业组织因素的测度指标 92 

    5.2.4 研究方法――线性回归分析 94 

    5.3 研究实施与数据采集 96 

    5.3.1 问卷设计 96 

    5.3.2 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 98 

    5.4 数据处理及假设验证 99 

    5.4.1 数据预分析处理 100 

    5.4.2 模型与假设验证 104 

    5.5 影响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关键因素――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 107 

    5.5.1 技术突破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08 

    5.5.2 技术植入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1 

    5.5.3 应用创新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4 

    5.5.4 融合创新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7 

    5.6 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选择的建议 120 

    本章参考文献 120 

    下篇 新兴技术的“峡谷”与跨越 

    第6章 新兴技术“峡谷” 125 

    6.1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峡谷” 125 

    6.1.1 技术、高技术和新兴技术 125 

    6.1.2 新兴技术商业化 127 

    6.1.3 技术创新扩散 129 

    6.1.4 技术生命周期与技术“峡谷” 130 

    6.2 新兴技术“峡谷”概念的提出 133 

    6.2.1 新兴技术“峡谷”的内涵及市场特征 133 

    6.2.2 异质采用者心理特质分析 134 

    6.3 新兴技术“峡谷”相关研究 137 

    本章参考文献 138 

    第7章 新兴技术“峡谷”特征及成因 143 

    7.1 研究设计 143 

    7.1.1 研究概念及研究变量的提出 143 

    7.1.2 研究框架的构建 147 

    7.2 案例研究1――数码相机技术“峡谷”特征及成因 150 

    7.3 案例研究2――平板电脑技术“峡谷”特征及成因 165 

    7.4 新兴技术“峡谷”成因分析 178 

    本章参考文献 180 

    第8章 新兴技术“峡谷”的形成机理 182 

    8.1 概述 182 

    8.2 新兴技术“峡谷”的关键影响因素 183 

    8.2.1 基于市场结构和产品价格的创新生态视角分析 184 

    8.2.2 基于技术标准、产品形式和创新政策、竞争格局的创新生态视角分析 185 

    8.3 市场结构和产品价格对新兴技术“峡谷”形成的实验研究 186 

    8.3.1 研究假设 186 

    8.3.2 实验一: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组织市场和消费市场选择 188 

    8.3.3 实验二: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超出心理价格预期和符合心理价格预期选择 191 

    8.3.4 研究总结 193 

    8.4 技术标准、产品形式、创新政策和竞争格局对新兴技术“峡谷”形成的实证研究 194 

    8.4.1 研究假设 194 

    8.4.2 实验一: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技术标准和产品形式 197 

    8.4.3 实验二: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创新政策和竞争格局 200 

    8.4.4 研究总结 203 

    8.5 新兴技术“峡谷”形成机理与启示 204 

    8.5.1 新兴技术“峡谷”形成机理 204 

    8.5.2 给企业带来的启示 206 

    本章参考文献 208 

    第9章 新兴技术“峡谷”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实证研究 212 

    9.1 概述 212 

    9.2 早期市场相关理论概述 213 

    9.2.1 早期市场的概念 213 

    9.2.2 早期市场各阶段用户概念与特征 213 

    9.2.3 顾客价值理论 214 

    9.3 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模型 215 

    9.3.1 创新者采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 215 

    9.3.2 早期采用者采用意向影响因素及模型 218 

    9.4 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实证研究 219 

    9.4.1 问卷设计 219 

    9.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221 

    9.4.3 数据分析 222 

    9.5 新兴技术产品早期市场推广建议 225 

    9.5.1 对创新者的推广建议 225 

    9.5.2 针对早期采用者的推广建议 226 

    本章参考文献 226 

    第10章 新兴技术产品“峡谷”跨越实证研究 228 

    10.1 概述 228 

    10.2 理论模型和假设 228 

    10.2.1 “峡谷”跨越的“介质”――右端市场中的实用主义者 229 

    10.2.2 “峡谷”跨越理论模型 231 

    10.2.3 “峡谷”跨越假设 232 

    10.3 研究设计 233 

    10.3.1 问卷设计与变量定义 233 

    10.3.2 数据收集 234 

    10.4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234 

    10.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234 

    10.4.2 结构模型检验及路径系数分析 236 

    10.5 “峡谷”跨越及相关建议 238 

    10.5.1 争当或扮演市场领导角色,增强消费者信任感 238 

    10.5.2 满足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提供定制化的整体产品 238 

    10.5.3 服务好细分市场,利用“口碑”争取大众 239 

    本章参考文献 240
  • 内容简介:
    新兴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内生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动态不确定性。从技术创新理论发展趋势看,新兴技术及其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技术经济一体化系统中,以技术生命和创新生态理论为指导,用实证和案例方法来开展。《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及其"峡谷"跨越》也是秉持这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对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包括起源、路径及影响因素开展系统研究,重点就企业对不同新兴技术路径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然后针对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实现市场爆发的关键点――“峡谷”及其跨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包括新兴技术“峡谷”概念、特征及形成机理,构建新兴技术“峡谷”跨越的理论模型,并进行相关实证及案例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丰富了新兴技术管理理论,也为企业选择、培育、发展新兴技术提出了有理论支持的方法指导和有实践佐证的策略建议。
  • 目录:
    目录 

    上篇 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 

    第1章 绪论 3 

    1.1 引言 3 

    1.2 新兴技术研究的起源与产业背景 3 

    1.3 新兴技术研究现状与待解问题 6 

    1.3.1 新兴技术的形成机制研究 6 

    1.3.2 新兴技术的“峡谷”研究 8 

    1.4 篇章结构 8 

    本章参考文献 8 

    第2章 新兴技术的起源 11 

    2.1 新兴技术起源的理论基础 11 

    2.1.1 技术创新理论 11 

    2.1.2 新兴技术研究 15 

    2.1.3 新兴技术起源初探 22 

    2.2 基于不连续创新视角的起源分析 29 

    2.2.1 技术演化的两条S曲线 29 

    2.2.2 两种不连续创新 32 

    2.3 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起源分析 34 

    2.3.1 物种的概念及物种起源理论简述 34 

    2.3.2 新兴技术的物种特性 35 

    2.4 两种不同起源视角的关联性 36 

    本章参考文献 37 

    第3章 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 45 

    3.1 基于不连续创新的四种形成路径 45 

    3.1.1 路径一:技术突破 46 

    3.1.2 路径二:技术植入 46 

    3.1.3 路径三:应用创新 47 

    3.1.4 路径四:融合创新 47 

    3.2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物种进化方式解释 48 

    3.2.1 方式一:基于遗传物质的变化 48 

    3.2.2 方式二:基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48 

    3.2.3 方式三:基于物种的作用机制 49 

    3.3 三种方式与四种形成路径的对应分析 49 

    3.4 新兴技术四种路径之间的关系 50 

    3.5 企业对四种路径认识与实现的关键因素分析 53 

    3.5.1 技术突变型创新路径 53 

    3.5.2 技术植入型创新路径 54 

    3.5.3 技术应用型创新路径 56 

    3.5.4 技术融合型创新路径 57 

    3.6 四种路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启示 58 

    3.6.1 自主创新及其与新兴技术的关系 58 

    3.6.2 技术突变型新兴技术与原始性自主创新 60 

    3.6.3 技术植入型新兴技术与移植式自主创新 61 

    3.6.4 应用创新型新兴技术与应用式自主创新 61 

    3.6.5 融合创新型新兴技术与集成式自主创新 62 

    3.6.6 创新启示 63 

    3.7 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策略 63 

    3.7.1 战略性新兴技术模块化特征 64 

    3.7.2 战略性新兴技术创新路径 65 

    本章参考文献 66 

    第4章 新兴技术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 68 

    4.1 路径形成过程的动态分析 68 

    4.1.1 案例――小灵通的成长历程 68 

    4.1.2 新兴技术形成过程的动态评估 69 

    4.1.3 小灵通技术评估及应用创新路径的形成 71 

    4.1.4 动态评估方法的补充和修订 72 

    4.1.5 动态评估过程的风险识别 73 

    4.2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75 

    4.2.1 技术的环境因素 75 

    4.2.2 技术的自身因素 76 

    4.2.3 企业的组织因素 77 

    4.3 影响因素的三维分析框架构建 78 

    4.4 三维分析框架的应用 80 

    4.4.1 评价指标选择 81 

    4.4.2 属性综合评价系统 82 

    4.4.3 实际项目评价 82 

    本章参考文献 85 

    第5章 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88 

    5.1 实证模型与基本假设 88 

    5.1.1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测度 88 

    5.1.2 影响因素测度 88 

    5.1.3 模型构建 89 

    5.1.4 基本假设 90 

    5.2 变量设计与研究方法 90 

    5.2.1 技术自身因素的测度指标 90 

    5.2.2 技术环境因素的测度指标 91 

    5.2.3 企业组织因素的测度指标 92 

    5.2.4 研究方法――线性回归分析 94 

    5.3 研究实施与数据采集 96 

    5.3.1 问卷设计 96 

    5.3.2 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 98 

    5.4 数据处理及假设验证 99 

    5.4.1 数据预分析处理 100 

    5.4.2 模型与假设验证 104 

    5.5 影响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关键因素――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 107 

    5.5.1 技术突破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08 

    5.5.2 技术植入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1 

    5.5.3 应用创新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4 

    5.5.4 融合创新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17 

    5.6 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选择的建议 120 

    本章参考文献 120 

    下篇 新兴技术的“峡谷”与跨越 

    第6章 新兴技术“峡谷” 125 

    6.1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峡谷” 125 

    6.1.1 技术、高技术和新兴技术 125 

    6.1.2 新兴技术商业化 127 

    6.1.3 技术创新扩散 129 

    6.1.4 技术生命周期与技术“峡谷” 130 

    6.2 新兴技术“峡谷”概念的提出 133 

    6.2.1 新兴技术“峡谷”的内涵及市场特征 133 

    6.2.2 异质采用者心理特质分析 134 

    6.3 新兴技术“峡谷”相关研究 137 

    本章参考文献 138 

    第7章 新兴技术“峡谷”特征及成因 143 

    7.1 研究设计 143 

    7.1.1 研究概念及研究变量的提出 143 

    7.1.2 研究框架的构建 147 

    7.2 案例研究1――数码相机技术“峡谷”特征及成因 150 

    7.3 案例研究2――平板电脑技术“峡谷”特征及成因 165 

    7.4 新兴技术“峡谷”成因分析 178 

    本章参考文献 180 

    第8章 新兴技术“峡谷”的形成机理 182 

    8.1 概述 182 

    8.2 新兴技术“峡谷”的关键影响因素 183 

    8.2.1 基于市场结构和产品价格的创新生态视角分析 184 

    8.2.2 基于技术标准、产品形式和创新政策、竞争格局的创新生态视角分析 185 

    8.3 市场结构和产品价格对新兴技术“峡谷”形成的实验研究 186 

    8.3.1 研究假设 186 

    8.3.2 实验一: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组织市场和消费市场选择 188 

    8.3.3 实验二: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超出心理价格预期和符合心理价格预期选择 191 

    8.3.4 研究总结 193 

    8.4 技术标准、产品形式、创新政策和竞争格局对新兴技术“峡谷”形成的实证研究 194 

    8.4.1 研究假设 194 

    8.4.2 实验一: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技术标准和产品形式 197 

    8.4.3 实验二:有远见者和实用主义者VS.创新政策和竞争格局 200 

    8.4.4 研究总结 203 

    8.5 新兴技术“峡谷”形成机理与启示 204 

    8.5.1 新兴技术“峡谷”形成机理 204 

    8.5.2 给企业带来的启示 206 

    本章参考文献 208 

    第9章 新兴技术“峡谷”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实证研究 212 

    9.1 概述 212 

    9.2 早期市场相关理论概述 213 

    9.2.1 早期市场的概念 213 

    9.2.2 早期市场各阶段用户概念与特征 213 

    9.2.3 顾客价值理论 214 

    9.3 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模型 215 

    9.3.1 创新者采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 215 

    9.3.2 早期采用者采用意向影响因素及模型 218 

    9.4 早期市场用户采用意向实证研究 219 

    9.4.1 问卷设计 219 

    9.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221 

    9.4.3 数据分析 222 

    9.5 新兴技术产品早期市场推广建议 225 

    9.5.1 对创新者的推广建议 225 

    9.5.2 针对早期采用者的推广建议 226 

    本章参考文献 226 

    第10章 新兴技术产品“峡谷”跨越实证研究 228 

    10.1 概述 228 

    10.2 理论模型和假设 228 

    10.2.1 “峡谷”跨越的“介质”――右端市场中的实用主义者 229 

    10.2.2 “峡谷”跨越理论模型 231 

    10.2.3 “峡谷”跨越假设 232 

    10.3 研究设计 233 

    10.3.1 问卷设计与变量定义 233 

    10.3.2 数据收集 234 

    10.4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234 

    10.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234 

    10.4.2 结构模型检验及路径系数分析 236 

    10.5 “峡谷”跨越及相关建议 238 

    10.5.1 争当或扮演市场领导角色,增强消费者信任感 238 

    10.5.2 满足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提供定制化的整体产品 238 

    10.5.3 服务好细分市场,利用“口碑”争取大众 239 

    本章参考文献 240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