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21-05
版次: 1
ISBN: 9787100197748
定价: 1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494页
分类: 法律
15人买过
  • 《中华法系及其现代化研究》全书分两部分,一是中华法系的特点,二是中华法系的现代化。在中华法系的特点部分,下分三小部分,分别讲述中华法系法制的法家化、法官的儒家化和民众法意识的鬼神化。在中华法系的现代化部分,下分近代化与现代化,近代化部分分析清末至中华民国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法系近代转型的客观历史;现代化部分分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70年中国法治现代化之路,阐释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同政治时期法律发展的特征,其中特别侧重了文化传统与立法,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范式,进而总结当代法治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全书19章,从时间上说贯通古今,用丰富的史料展现了中华法系的独特发展道路,从空间上说兼容政治学说,深刻解析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客观社会政治基础、传统文化积淀、历史发展惯性,阐明中国法治道路是中国政治发展与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是适合国情的,是最好的法治时代。  郝铁川,说他是学者,耕耘中法史40年;说他是官员,参加中国政治实践,历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员,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行政部部长,现任上海文史馆馆长。所以,他是一位具有长期政治实践的学者。这样的社会阅历,使他对中国法律的认识保持着与中国政治的思考同步、紧密联系在一起,著述有独到的见解。其中对中华法系特点的归纳,从法制的法家化、法官的儒家化和民众法意识的鬼神化,他的“三化论”,至今受到学界称道。这些观点,对自汉唐以来中华法系呈现出儒家化的大家(瞿同祖先生)之说、固有之说大胆提出质疑,将中华法系成熟形成时期提前到战国时期的秦律,并进而总结出了法家是中华法系的主要思想源泉。 绪论
    一、关于中华法系特点的研究
    二、关于中华法系断限的研究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
    (一)法系是什么
    (二)中华法系的价值观念是什么
    (三)中华法系在近代以来的命运如何
    (四)近代法学留学生是对中华法系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主要群体
    (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现代化的范式转型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法治现代化逐渐摆脱“苏化”和“西化”两种道路
    上篇 中华法系的特点
    一、法制的法典化
    第一章 从先秦多元法制到秦汉一元法制的形成
    第一节 夏商周多元法制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一、夏朝、商朝、周朝三朝的法制是不同而多元的
    二、夏商周三朝的中央立法权和司法权是多元的
    三、周朝的诸侯国内部的法制是多元的
    四、夏商周多元法制并存的原因
    第二节 春秋时期“铸刑书”、“铸刑鼎”:法制多元到一元的转折
    一、质疑“铸刑书”、“铸刑鼎”性质现有诸说
    二、“铸刑书”、“铸刑鼎”标志立法权和司法权从多元向一元转变
    第三节 秦朝一元法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央集权制起源于春秋晋国灭公族,实行军功爵制
    二、秦朝确立郡县官僚制为基础的一元法制
    第二章 中国古代法典的法家化
    ……
    下篇 中华法系的近代化
  • 内容简介:
    《中华法系及其现代化研究》全书分两部分,一是中华法系的特点,二是中华法系的现代化。在中华法系的特点部分,下分三小部分,分别讲述中华法系法制的法家化、法官的儒家化和民众法意识的鬼神化。在中华法系的现代化部分,下分近代化与现代化,近代化部分分析清末至中华民国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法系近代转型的客观历史;现代化部分分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70年中国法治现代化之路,阐释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同政治时期法律发展的特征,其中特别侧重了文化传统与立法,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范式,进而总结当代法治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全书19章,从时间上说贯通古今,用丰富的史料展现了中华法系的独特发展道路,从空间上说兼容政治学说,深刻解析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客观社会政治基础、传统文化积淀、历史发展惯性,阐明中国法治道路是中国政治发展与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是适合国情的,是最好的法治时代。 
  • 作者简介:
    郝铁川,说他是学者,耕耘中法史40年;说他是官员,参加中国政治实践,历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员,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行政部部长,现任上海文史馆馆长。所以,他是一位具有长期政治实践的学者。这样的社会阅历,使他对中国法律的认识保持着与中国政治的思考同步、紧密联系在一起,著述有独到的见解。其中对中华法系特点的归纳,从法制的法家化、法官的儒家化和民众法意识的鬼神化,他的“三化论”,至今受到学界称道。这些观点,对自汉唐以来中华法系呈现出儒家化的大家(瞿同祖先生)之说、固有之说大胆提出质疑,将中华法系成熟形成时期提前到战国时期的秦律,并进而总结出了法家是中华法系的主要思想源泉。
  • 目录:
    绪论
    一、关于中华法系特点的研究
    二、关于中华法系断限的研究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
    (一)法系是什么
    (二)中华法系的价值观念是什么
    (三)中华法系在近代以来的命运如何
    (四)近代法学留学生是对中华法系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主要群体
    (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法治现代化的范式转型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法治现代化逐渐摆脱“苏化”和“西化”两种道路
    上篇 中华法系的特点
    一、法制的法典化
    第一章 从先秦多元法制到秦汉一元法制的形成
    第一节 夏商周多元法制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一、夏朝、商朝、周朝三朝的法制是不同而多元的
    二、夏商周三朝的中央立法权和司法权是多元的
    三、周朝的诸侯国内部的法制是多元的
    四、夏商周多元法制并存的原因
    第二节 春秋时期“铸刑书”、“铸刑鼎”:法制多元到一元的转折
    一、质疑“铸刑书”、“铸刑鼎”性质现有诸说
    二、“铸刑书”、“铸刑鼎”标志立法权和司法权从多元向一元转变
    第三节 秦朝一元法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央集权制起源于春秋晋国灭公族,实行军功爵制
    二、秦朝确立郡县官僚制为基础的一元法制
    第二章 中国古代法典的法家化
    ……
    下篇 中华法系的近代化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中国法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郝铁川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杨兆龙评传——中国近代法学家群体的一个缩影
郝铁川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法治随想录:法治如何变革中国
郝铁川 著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郝铁川 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论法治
郝铁川 著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邓小平与中国的民主、法制和人权
郝铁川 著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法学的历史(第3卷):法理学·上卷(1981年-1995年)
郝铁川、李桂林 编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法治沉思录
郝铁川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人才论
郝铁川 著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灶王爷·土地爷·城隍爷:中国民间神研究
郝铁川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法律是一种生活艺术
郝铁川 著
中华法系研究(增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法治随想录
郝铁川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