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7
版次: 1
ISBN: 9787532596546
定价: 13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文学
10人买过
  •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为作者汇集多年研究成果,重加编次,改定而成,是一部系统探讨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的佳作。全书可分为四个部分:*章主要围绕先秦儒道、宋明理学,论述了我国古代的解释学说与自由释义思想;第二章和第三章选取历代代表人物及其文学批评理论,对我国古代接受文学理论的发展史进行了梳理;第四章结合具体作品和文学现象,概括归纳了我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的五种类型;第五章和第六章通过人们对历代重要文人和作品的差异化评价,具体阐释了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的内涵。 邬国平,男,1954年生人。1978年入读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师从王运熙教授、顾易生教授,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明清文学,发表论文120馀篇,已出版《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汉魏六朝诗选》《竟陵派与明代文学批评》《明清文学论薮》《清代文学批评史》(合著)等多部专著。 绪  论

     

    第一章  古代解释学说与自由释义思想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知言与解释

    一、孔子“一以贯之”、“举一反三”

    二、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三、荀子“当理”、“去蔽”

    第二节  道家论自然和言语文本的解释

    一、老子“有生于无”

    二、庄子“言未始有常”、存差异去是非

    第三节  以理释义的理学解释观念

    一、二程“优游玩味”、“要不为文字所梏”

    二、朱熹尊重经本义与“只是将意思想象去看”

    第四节  以心释义的心学解释学说

    一、陆九渊“六经注我”、“贵于有所兴起”

    二、王守仁“大要出于良知同,便各为说何害”

     

    第二章  古代接受文学理论 (上)

    第一节  作为阅读理论和方法的“兴”

    一、作为读法的“兴”

    二、“兴”与悟、读书出入法

    第二节  从赋诗言志到诗无达诂、知音说

    一、赋诗言志,“余取所求”

    二、《诗》无达诂,从变从义

    三、文情难鉴与知音说

    第三节  归有光:随其所自为说与合本

    一、释义“正变”论

    二、读者自为说与偶然和偏见

    三、圈点启发读者感悟作品

    第四节  李贽:是非之争不相一

    一、读者应是不失童心的“上士”

    二、无定质、无定论与立说自信

    第五节  锺惺、谭元春:诗为“活物”

    一、《诗》是活物,所以为经

    二、读者“神而明之,引而伸之”

    三、慧性与学问孰者优先

     

    第三章  古代接受文学理论 (下)

    第一节  金圣叹:今所适有何必无

    一、作品无字处是“正笔”

    二、“顾其读之之人何如”及读法

    第二节  王夫之: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一、兴观群怨随所以皆可

    二、“诗无达志”与自由诠释

    三、己不往则彼不见

    第三节  常州词派:读者何必不然

    一、意内言外、比兴寄托与释义

    二、有寄托、无寄托、要在讽诵绎

    三、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第四节  常州学派:读者不同,其说不同

    一、“通其大义所极”

    二、“大抵皆随其人性情学力之所至”

    三、《诗》“用尤广而义尤远”

     

    第四章  文学批评自由释义类型

    第一节  类比性释义——对《诗经》释义的考察

    一、序、传、笺“于经无所当”

    二、双重类比释义与《诗经》传承路径

    第二节  传记性释义——对《楚辞》释义的考察

    一、依经立义、依史立义

    二、屈原传记与《楚辞》释义

    第三节  训诂式释义——对李善注《文选》的考察

    一、狭义训诂与广义训诂

    二、作品多义性、典实、旨趣

    三、训诂是理解的起点

    附:从《文选》骚类看李善注特点

    一、对王逸注的改动和增加

    二、删减王逸注的十种情况

    三、使各卷篇幅大致平衡

    第四节  谶言式释义

    一、“不免从后傅合之”

    二、谶言释义与诗歌理论

    三、谶言释义对创作的影响

    第五节  索隐式释义——自由释义与文字狱

    一、文字狱史也是自由释义史

    二、利益决定阅读结果

    三、思维习惯和释义传统之作用

     

    第五章  对古代文人的差异化评价

    第一节  陶渊明

    第二节  孟浩然

    第三节  李白、杜甫

    第四节  陈子龙

     

    第六章  对文学作品的差异化评价

    第一节  诗歌释义变化

    一、元稹、白居易 《连昌宫词》与《长恨歌》

    二、白居易《琵琶行》

    第二节  文章释义变化

    一、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

    三、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

    四、陆游《南园记》

     

    后  记
  •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为作者汇集多年研究成果,重加编次,改定而成,是一部系统探讨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的佳作。全书可分为四个部分:*章主要围绕先秦儒道、宋明理学,论述了我国古代的解释学说与自由释义思想;第二章和第三章选取历代代表人物及其文学批评理论,对我国古代接受文学理论的发展史进行了梳理;第四章结合具体作品和文学现象,概括归纳了我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的五种类型;第五章和第六章通过人们对历代重要文人和作品的差异化评价,具体阐释了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的内涵。
  • 作者简介:
    邬国平,男,1954年生人。1978年入读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师从王运熙教授、顾易生教授,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明清文学,发表论文120馀篇,已出版《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汉魏六朝诗选》《竟陵派与明代文学批评》《明清文学论薮》《清代文学批评史》(合著)等多部专著。
  •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古代解释学说与自由释义思想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知言与解释

    一、孔子“一以贯之”、“举一反三”

    二、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三、荀子“当理”、“去蔽”

    第二节  道家论自然和言语文本的解释

    一、老子“有生于无”

    二、庄子“言未始有常”、存差异去是非

    第三节  以理释义的理学解释观念

    一、二程“优游玩味”、“要不为文字所梏”

    二、朱熹尊重经本义与“只是将意思想象去看”

    第四节  以心释义的心学解释学说

    一、陆九渊“六经注我”、“贵于有所兴起”

    二、王守仁“大要出于良知同,便各为说何害”

     

    第二章  古代接受文学理论 (上)

    第一节  作为阅读理论和方法的“兴”

    一、作为读法的“兴”

    二、“兴”与悟、读书出入法

    第二节  从赋诗言志到诗无达诂、知音说

    一、赋诗言志,“余取所求”

    二、《诗》无达诂,从变从义

    三、文情难鉴与知音说

    第三节  归有光:随其所自为说与合本

    一、释义“正变”论

    二、读者自为说与偶然和偏见

    三、圈点启发读者感悟作品

    第四节  李贽:是非之争不相一

    一、读者应是不失童心的“上士”

    二、无定质、无定论与立说自信

    第五节  锺惺、谭元春:诗为“活物”

    一、《诗》是活物,所以为经

    二、读者“神而明之,引而伸之”

    三、慧性与学问孰者优先

     

    第三章  古代接受文学理论 (下)

    第一节  金圣叹:今所适有何必无

    一、作品无字处是“正笔”

    二、“顾其读之之人何如”及读法

    第二节  王夫之: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一、兴观群怨随所以皆可

    二、“诗无达志”与自由诠释

    三、己不往则彼不见

    第三节  常州词派:读者何必不然

    一、意内言外、比兴寄托与释义

    二、有寄托、无寄托、要在讽诵绎

    三、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第四节  常州学派:读者不同,其说不同

    一、“通其大义所极”

    二、“大抵皆随其人性情学力之所至”

    三、《诗》“用尤广而义尤远”

     

    第四章  文学批评自由释义类型

    第一节  类比性释义——对《诗经》释义的考察

    一、序、传、笺“于经无所当”

    二、双重类比释义与《诗经》传承路径

    第二节  传记性释义——对《楚辞》释义的考察

    一、依经立义、依史立义

    二、屈原传记与《楚辞》释义

    第三节  训诂式释义——对李善注《文选》的考察

    一、狭义训诂与广义训诂

    二、作品多义性、典实、旨趣

    三、训诂是理解的起点

    附:从《文选》骚类看李善注特点

    一、对王逸注的改动和增加

    二、删减王逸注的十种情况

    三、使各卷篇幅大致平衡

    第四节  谶言式释义

    一、“不免从后傅合之”

    二、谶言释义与诗歌理论

    三、谶言释义对创作的影响

    第五节  索隐式释义——自由释义与文字狱

    一、文字狱史也是自由释义史

    二、利益决定阅读结果

    三、思维习惯和释义传统之作用

     

    第五章  对古代文人的差异化评价

    第一节  陶渊明

    第二节  孟浩然

    第三节  李白、杜甫

    第四节  陈子龙

     

    第六章  对文学作品的差异化评价

    第一节  诗歌释义变化

    一、元稹、白居易 《连昌宫词》与《长恨歌》

    二、白居易《琵琶行》

    第二节  文章释义变化

    一、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

    三、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

    四、陆游《南园记》

     

    后  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17—2022)
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 编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之美
郭文斌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山川故事和藏在山川里的333个小秘密
恩友 文;陈亚非;冯忆南;黄冠余;侯国良;洪涛;倪绍勇;于友善;王晓明;王祖民;周翔;天舒;李一婧;陈翩翩;张心如;冷风;王学颖;邓淑贤/绘。印姗姗;邓淑贤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刘海戏金蟾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李寄斩蛇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周处除害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玄鸟生商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蚕神传说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鲧化黄龙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杜宇化鹃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伏羲画卦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明清文学论薮续编
邬国平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明清文学论薮
邬国平 著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金波涌处晓云开:庆祝顾易生教授八十五华诞文集
邬国平、汪涌豪 编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侯方域散文选集
邬国平 选注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追求科学与创新:复旦大学第二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邬国平 主编;黄霖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
邬国平 著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汉魏六朝诗选
邬国平 注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竟陵派与明代文学批评
邬国平
中国文学批评自由释义传统研究
清代文学批评史
邬国平;王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