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3
版次: 1
ISBN: 9787500467892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5页
字数: 26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3人买过
  • 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在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宗教、美学等广阔的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创见。伦理学是休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休谟伦理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一般认为,近代之前在伦理学领域占主流地位的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德性伦理学,近代之后以道义论和功利论为内容的规范伦理学替代了传统德性伦理学的主流地位。休谟生活在近代社会初期,伴随着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一时期的伦理学范式也面临着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冲突,体现为休谟伦理学中相互缠结的各种矛盾。从休谟的伦理思想中,我们既能发现传统伦理学的痕迹,又能窥见近代伦理学的端倪。他的伦理学探究为功利论和道义论伦理学提供了思想资料。并且,无论是就其发展渊源来说,还是就理学方法的变革来说,休谟伦理学都堪称20世纪西方元伦理学的先声。因此,研究休谟伦理学有其理论意义。正如休谟研究专家斯特德所说:“对于休谟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于出现在本世纪哲学中的由它们派生出的那些问题的讨论,如果作一番透彻的指导性说明,那几乎也就是详尽无遗地表示出了本世纪的哲学。”
    休谟伦理学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把休谟伦理思想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在道德的根源上,表现为理性辅助下的情感论;在道德的基础上,表现为环境影响下的人性决定论;在道德评价的依据上,表现为温和动机论:在道德价值的标准上,表现为规则功利论。 张钦,女,1967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辛集市,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198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1993年、2005年先后获得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西伦理思想史,发表论文10余篇。 绪言
    第一章休谟伦理学的时代背景、思想先驱和认识论前提
    第一节时代背景
    第二节思想先驱
    第三节认识论前提

    第二章人性与道德基础
    第一节“道德”和“人性”的含义
    第二节人性的内容、原则和特征
    第三节人性之为道德的基础

    第三章情感与道德区别
    第一节“理性”与“情感”的关系
    第二节道德区别的来源
    第三节情感与人生幸福
    第四节“是一应该”问题

    第四章德性与道德评价
    第一节德性的表征
    第二节德性的标准
    第三节道德评价的依据

    第五章德性的类型(一)——人为之德
    第一节首要的人为之德——正义
    第二节其他的人为之德
    第三节人为之德的特征

    第六章德性的类型(二)——自然之德
    第一节自然之德的内容
    第二节自然之德的特征
    第三节自然之德与人为之德的区别及其意义

    第七章休谟伦理学的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休谟伦理学的特征
    第二节休谟伦理学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休谟伦理学的影响
    结语
    附录休谟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在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宗教、美学等广阔的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创见。伦理学是休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休谟伦理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一般认为,近代之前在伦理学领域占主流地位的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德性伦理学,近代之后以道义论和功利论为内容的规范伦理学替代了传统德性伦理学的主流地位。休谟生活在近代社会初期,伴随着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一时期的伦理学范式也面临着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冲突,体现为休谟伦理学中相互缠结的各种矛盾。从休谟的伦理思想中,我们既能发现传统伦理学的痕迹,又能窥见近代伦理学的端倪。他的伦理学探究为功利论和道义论伦理学提供了思想资料。并且,无论是就其发展渊源来说,还是就理学方法的变革来说,休谟伦理学都堪称20世纪西方元伦理学的先声。因此,研究休谟伦理学有其理论意义。正如休谟研究专家斯特德所说:“对于休谟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于出现在本世纪哲学中的由它们派生出的那些问题的讨论,如果作一番透彻的指导性说明,那几乎也就是详尽无遗地表示出了本世纪的哲学。”
    休谟伦理学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把休谟伦理思想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在道德的根源上,表现为理性辅助下的情感论;在道德的基础上,表现为环境影响下的人性决定论;在道德评价的依据上,表现为温和动机论:在道德价值的标准上,表现为规则功利论。
  • 作者简介:
    张钦,女,1967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辛集市,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198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1993年、2005年先后获得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西伦理思想史,发表论文10余篇。
  • 目录:
    绪言
    第一章休谟伦理学的时代背景、思想先驱和认识论前提
    第一节时代背景
    第二节思想先驱
    第三节认识论前提

    第二章人性与道德基础
    第一节“道德”和“人性”的含义
    第二节人性的内容、原则和特征
    第三节人性之为道德的基础

    第三章情感与道德区别
    第一节“理性”与“情感”的关系
    第二节道德区别的来源
    第三节情感与人生幸福
    第四节“是一应该”问题

    第四章德性与道德评价
    第一节德性的表征
    第二节德性的标准
    第三节道德评价的依据

    第五章德性的类型(一)——人为之德
    第一节首要的人为之德——正义
    第二节其他的人为之德
    第三节人为之德的特征

    第六章德性的类型(二)——自然之德
    第一节自然之德的内容
    第二节自然之德的特征
    第三节自然之德与人为之德的区别及其意义

    第七章休谟伦理学的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一节休谟伦理学的特征
    第二节休谟伦理学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休谟伦理学的影响
    结语
    附录休谟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悦·读人生)
[美]伊丽莎白·S.拉德克利夫 著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政治哲学与苏格兰启蒙运动
汶红涛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杨龙 著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思想研究
阎吉达 著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人类理智研究-崇文学术译丛·西方哲学04
[英]休谟 著;周晓亮 译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道德原理研究-崇文学术译丛·西方哲学05
[英]休谟 著;周晓亮 译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道德哲学研究
胡军方 著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人性论(英文)-西方哲学经典
[英]大卫·休谟(David Hume) 著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论政治、道德和人生
[英]休谟 著;李勇 编译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文选
李瑜青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人性论》中的底层机制理论
黄昉
休谟伦理思想研究
休谟的日常生活哲学
[英]杰西卡·利文斯顿 著;李伟斌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