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的艺术

审判的艺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9-02
版次: 1
ISBN: 9787010075150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18人买过
  • 《审判的艺术》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对审判所具有的艺术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认为,审判如同法律的其他领域一样,所着重的应当是司法的论证价值,论证是司法审判能够被称之为艺术的根本前提;艺术必须求美,美是一种心理期待和情感体验,司法审判只有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情感要求,才可能真正具有审美的价值。所以说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论证、艺术与审美是有机统一的。
    当代中国的司法判决有一定的论证性,但做得还不够。如果论证和说理的价值没有到位,判决书的审美特质就会受到影响。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中国司法论证事业的进步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武建敏,1969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内丘县,先后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哲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投入武树臣先生门下研习法律思想史与法律文化理论。现执教于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主讲法理学、法律逻辑学、法律思想史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阅读领域涉及哲学、法学、社会学,各种思想史的阅读占有相当的比重。研究领域涉及法律史、法理学和司法行为理论,目前正在研究法治类型学和马克思的法哲学。主要著作有:《传统司法行为及其合理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司法理论与司法模式》(华夏出版社2006年)、《当代法治视域下的民法实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论文若干。
    卢拥军,1968年8月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省无极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即回家乡效力,下乡锻炼一年后分配到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从事民事、经济、刑事、行政等审叫工作。1998年至2000年借调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从事商事审判工作。在此期间,以具有典型性特质的案件为基础,先后两次提起司法解释建议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采纳。2004年提出、设计并论证了“审判监督流程”,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调研组的充分肯定。现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主要研究审判理论与审判实务,著有相关论文数篇。 导论
    一法律之规则世界的审关思考
    二事实世界的美学视角
    三法律之对象化世界中的审美感受

    第一章审判艺术的思想表达
    第一节审判美学的对象考察:一个具体的对象
    一如何理解司法判决
    二如何理解判决的风格
    三具体司法与具体判决
    第二节艺术、美与审判
    一艺术与美
    二艺术与司法
    三美与司法
    第三节普遍之美与特殊之美
    一普遍与特殊
    二司法之美与普遍之美
    三司法之美之特殊性

    第二章司法审判的真善美情结(上)
    第一节司法之真:合理性的存在之本
    一合理性是司法的永久性关怀
    二案件之真与司法之合理性
    三真诚之真与司法合理性
    第二节信念之真与司法之合理性
    一确定性的求索
    二信念之真的成立
    三法官信念之真的生成
    第三节影响真相的各种因素之分析
    一权力及其影响
    二人情及其影响
    三商品拜物教及其影响

    第三章司法审判的真善美情结(中)
    第一节司法之善的来源
    一生活世界的思考
    二生活世界与善
    三生活世界与司法之善
    第二节司法之善的运用艺术
    一道德运用的艺术
    二利益平衡的艺术
    三公共政策或理念的运用艺术
    第三节善与司法合理性
    一传统价值的当代表达
    二西方价值系统在当代中国的表现
    三善的价值与司法合理性

    第四章司法审判的真善美情结(下)
    第一节关与司法之美的依托
    一美与司法之美的情感维度
    二美与司法之美的判断力依托
    三美与司法之美的心理依托
    第二节司法之美:美在和谐
    一和谐及其审美价值
    二司法之美在和谐
    第三节司法之美:美在个性
    一美与个性
    二司法的个性之美
    三法官的个性

    第五章司法论证的艺术(上)
    第一节古代司法判决风格的基本定位
    一事实认定的情理化
    二法律解释的情理化
    三判决结论的情理化
    四在说理与说教之间
    第二节古代判决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一事实陈述及其特性
    二法律引证与分析及其特性
    三合理化的判决结论
    四司法判决中的教化
    第三节古代司法判决的哲学分析
    一古代司法判决的儒家哲学基础之一经权变通
    二古代司法判决的思维特质
    三实质化论证的道德意向

    第六章司法论证的艺术(中)
    第一节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总体风格
    一理想化风格
    二权力化风格
    三简单化风格
    第二节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一案由
    二事实
    三法律援引
    四判决
    第三节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哲学基础
    一至上性思维抑或非至上性思维
    二格式化思维
    三权力化思维

    第七章司法论证的艺术(下)
    第一节对传统的借鉴
    一情理判决的合理性
    二道德的维度
    三情感的维度
    第二节对西方的借鉴
    一论证的取向
    二宪法的取向
    三理论的介入
    第三节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自我发展
    一三段论模式的保留与完善
    二法官的个性化与判决的个性化
    三建构中国司法判决风格的哲学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审判的艺术》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对审判所具有的艺术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认为,审判如同法律的其他领域一样,所着重的应当是司法的论证价值,论证是司法审判能够被称之为艺术的根本前提;艺术必须求美,美是一种心理期待和情感体验,司法审判只有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情感要求,才可能真正具有审美的价值。所以说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论证、艺术与审美是有机统一的。
    当代中国的司法判决有一定的论证性,但做得还不够。如果论证和说理的价值没有到位,判决书的审美特质就会受到影响。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中国司法论证事业的进步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 作者简介:
    武建敏,1969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内丘县,先后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哲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投入武树臣先生门下研习法律思想史与法律文化理论。现执教于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主讲法理学、法律逻辑学、法律思想史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阅读领域涉及哲学、法学、社会学,各种思想史的阅读占有相当的比重。研究领域涉及法律史、法理学和司法行为理论,目前正在研究法治类型学和马克思的法哲学。主要著作有:《传统司法行为及其合理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司法理论与司法模式》(华夏出版社2006年)、《当代法治视域下的民法实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论文若干。
    卢拥军,1968年8月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省无极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即回家乡效力,下乡锻炼一年后分配到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从事民事、经济、刑事、行政等审叫工作。1998年至2000年借调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从事商事审判工作。在此期间,以具有典型性特质的案件为基础,先后两次提起司法解释建议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采纳。2004年提出、设计并论证了“审判监督流程”,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调研组的充分肯定。现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主要研究审判理论与审判实务,著有相关论文数篇。
  • 目录:
    导论
    一法律之规则世界的审关思考
    二事实世界的美学视角
    三法律之对象化世界中的审美感受

    第一章审判艺术的思想表达
    第一节审判美学的对象考察:一个具体的对象
    一如何理解司法判决
    二如何理解判决的风格
    三具体司法与具体判决
    第二节艺术、美与审判
    一艺术与美
    二艺术与司法
    三美与司法
    第三节普遍之美与特殊之美
    一普遍与特殊
    二司法之美与普遍之美
    三司法之美之特殊性

    第二章司法审判的真善美情结(上)
    第一节司法之真:合理性的存在之本
    一合理性是司法的永久性关怀
    二案件之真与司法之合理性
    三真诚之真与司法合理性
    第二节信念之真与司法之合理性
    一确定性的求索
    二信念之真的成立
    三法官信念之真的生成
    第三节影响真相的各种因素之分析
    一权力及其影响
    二人情及其影响
    三商品拜物教及其影响

    第三章司法审判的真善美情结(中)
    第一节司法之善的来源
    一生活世界的思考
    二生活世界与善
    三生活世界与司法之善
    第二节司法之善的运用艺术
    一道德运用的艺术
    二利益平衡的艺术
    三公共政策或理念的运用艺术
    第三节善与司法合理性
    一传统价值的当代表达
    二西方价值系统在当代中国的表现
    三善的价值与司法合理性

    第四章司法审判的真善美情结(下)
    第一节关与司法之美的依托
    一美与司法之美的情感维度
    二美与司法之美的判断力依托
    三美与司法之美的心理依托
    第二节司法之美:美在和谐
    一和谐及其审美价值
    二司法之美在和谐
    第三节司法之美:美在个性
    一美与个性
    二司法的个性之美
    三法官的个性

    第五章司法论证的艺术(上)
    第一节古代司法判决风格的基本定位
    一事实认定的情理化
    二法律解释的情理化
    三判决结论的情理化
    四在说理与说教之间
    第二节古代判决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一事实陈述及其特性
    二法律引证与分析及其特性
    三合理化的判决结论
    四司法判决中的教化
    第三节古代司法判决的哲学分析
    一古代司法判决的儒家哲学基础之一经权变通
    二古代司法判决的思维特质
    三实质化论证的道德意向

    第六章司法论证的艺术(中)
    第一节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总体风格
    一理想化风格
    二权力化风格
    三简单化风格
    第二节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一案由
    二事实
    三法律援引
    四判决
    第三节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哲学基础
    一至上性思维抑或非至上性思维
    二格式化思维
    三权力化思维

    第七章司法论证的艺术(下)
    第一节对传统的借鉴
    一情理判决的合理性
    二道德的维度
    三情感的维度
    第二节对西方的借鉴
    一论证的取向
    二宪法的取向
    三理论的介入
    第三节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自我发展
    一三段论模式的保留与完善
    二法官的个性化与判决的个性化
    三建构中国司法判决风格的哲学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审判的艺术
审判(140周年诞辰精装纪念版,我们害怕的不是被审判,而是不公正。新增作者小传+珍贵照片+精美书签)(创美文库)
创美工厂 出品;[奥地利]卡夫卡
审判的艺术
审判管理规制及转型研究 宏观经济领域研究参考书系列 郭松
郭松
审判的艺术
审判中心视野下的司法鉴定研究
陈喆著
审判的艺术
审判前沿——新类型案件审判实务 总第62集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审判的艺术
审判市场:金融危机的经济社会学分析(一场对市场经济的大规模质疑)
[加拿大]龙思博 (加)保罗·赫希 主编;魏一帆 翟慎霄 毛文琳 译
审判的艺术
审判帝国主义:在古希腊史撰中辩证帝国
李隽旸 著
审判的艺术
审判前沿——新类型案件审判实务 总第64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审判的艺术
审判中心主义视野下的案卷移送制度研究 王震 庭审实质化 刑事诉讼格局中审判地位
王震
审判的艺术
审判前沿——新类型案件审判实务 总第63辑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审判的艺术
审判(变形的人:卡夫卡精选集)一场预定结局的审判,是所有人无法摆脱的现实牢笼。特别收录卡夫卡剖解自己人生之路的《致父亲的信》。
弗朗茨·卡夫卡 著 冯亚琳 马嫽 译
审判的艺术
审判实践与探索:静安法院2022年度调研成果精粹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 编;孙静 主编;陈树森 副主编
审判的艺术
审判实务前沿问题解读:人民法院大讲堂实录
马世忠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审判的艺术
法治及其实践逻辑
武建敏
审判的艺术
普遍性与特殊性:法、伦理及政治的哲学观察
武建敏 著
审判的艺术
实践法哲学:理论与方法
武建敏 著
审判的艺术
经贸法学论丛: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阐释
武建敏 著;柴振国 编
审判的艺术
法治类型研究
武建敏、董佰壹 著
审判的艺术
河北法律评论(第1卷)
武建敏、王利军 著
审判的艺术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武建敏 著;李金慧
审判的艺术
司法理论与司法模式
武建敏 著
审判的艺术
传统司法行为及其合理性
武建敏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