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2012-11
版次: 1
ISBN: 9787208108554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310页
字数: 24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A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
分类: 艺术
142人买过
  •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中讲述美术史家巫鸿将中国“废墟”观念及其视觉表现形式的流变放置在考察的中心:丘与墟,碑与枯树,作为废墟替身的拓片,“迹”的种种形式,“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战争废墟”的庆典与见证,《小城之春》的废宅与老城,圆明园旁的前卫诗歌与美术,当代艺术对于都市拆迁废墟的浓烈兴趣……本书在梳理这份涵盖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的材料清单时,“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清晰与准确”。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在创造现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过程中,东西方的废墟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对立中得以流布与深化?20世纪以来,当代废墟美学是如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美]巫鸿,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
      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介与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展览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编撰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在美国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肖铁,北京人,芝加哥大学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助理教授。译有《大教堂》(卡佛),有长短篇小说若干。 前言
    第一章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碑与枯树:怀古的诗画
    —《读碑图》
    —碑与枯树
    拓片:废墟的替身
    —碑与拓
    —作为废墟学的碑帖鉴定
    —作为遗物的拓片
    迹:景中痕
    —神迹
    —古迹
    —遗迹
    —胜迹

    第二章 废墟的诞生:创造现代中国的一种视觉文化
    “如画废墟”的流布
    —描绘中国废墟
    —“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
    战争废墟:征服与存亡
    —暴行的庆典
    —见证战争罪行
    圆明园:毁灭、荒废和重新发现

    第三章 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代废墟美学中的瞬间
    绝望与希望的能指
    —《小城之春》
    —《自白——给一座废墟》
    再现当代都市废墟
    —作为自传的废墟
    —废墟中的图像
    —拆迁计划
    —与城市对话

    尾声 国家遗产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内容简介: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中讲述美术史家巫鸿将中国“废墟”观念及其视觉表现形式的流变放置在考察的中心:丘与墟,碑与枯树,作为废墟替身的拓片,“迹”的种种形式,“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战争废墟”的庆典与见证,《小城之春》的废宅与老城,圆明园旁的前卫诗歌与美术,当代艺术对于都市拆迁废墟的浓烈兴趣……本书在梳理这份涵盖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的材料清单时,“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清晰与准确”。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在创造现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过程中,东西方的废墟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对立中得以流布与深化?20世纪以来,当代废墟美学是如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 作者简介:
      [美]巫鸿,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
      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介与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展览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编撰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在美国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肖铁,北京人,芝加哥大学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助理教授。译有《大教堂》(卡佛),有长短篇小说若干。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碑与枯树:怀古的诗画
    —《读碑图》
    —碑与枯树
    拓片:废墟的替身
    —碑与拓
    —作为废墟学的碑帖鉴定
    —作为遗物的拓片
    迹:景中痕
    —神迹
    —古迹
    —遗迹
    —胜迹

    第二章 废墟的诞生:创造现代中国的一种视觉文化
    “如画废墟”的流布
    —描绘中国废墟
    —“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
    战争废墟:征服与存亡
    —暴行的庆典
    —见证战争罪行
    圆明园:毁灭、荒废和重新发现

    第三章 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代废墟美学中的瞬间
    绝望与希望的能指
    —《小城之春》
    —《自白——给一座废墟》
    再现当代都市废墟
    —作为自传的废墟
    —废墟中的图像
    —拆迁计划
    —与城市对话

    尾声 国家遗产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上升起一座博物馆(第38届青春诗会诗丛)
刘娜 著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美国:北美铁锈地带行思录
潘然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与盛宴:新时期小说中的历史记忆
沈杏培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上的“小太阳”
向思宇;罗鸿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阅读者
大卫·博沙尔 编;周金 译;[法]大卫·博沙尔 编绘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中的少女侦探2
[日]相泽沙呼 著;魏寒冰 译;靳园元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上的足迹——徐光冀考古与文物保护文集
徐光冀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花开-----帝师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
余音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上的石榴
关仁山 著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上的涅槃
次仁罗布 著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中的呐喊(海明威奖、《卫报》首作奖得主凯文·鲍尔斯全新长篇,五个人的美国南北战争,见证人性哀歌)
[美]凯文·鲍尔斯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废墟曾经辉煌
张翎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怎么说孩子才爱听,怎么教孩子才肯学?帮助每一位3-12岁孩子的父母结束与孩子的所有冲突!
[美]海姆·G.吉诺特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怎样做成大事
[美]丹·加德纳(Dan Gardner) 著;贾拥民 译;湛庐文化 出品;[丹麦]傅以斌(Bent Flyvbjerg)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
[美]伊迪丝·汉密尔顿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爱情心理学(新编本)
[美]罗伯特·J. 斯腾伯格 (美)凯琳·斯腾伯格 倪爱萍 译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黄金圈法则
[美]西蒙·斯涅克 著;磨铁文化 出品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汤姆·索亚历险记 彩图注音版 一二三四年级5-6-7-8-9岁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 吐温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富兰克林自传 名家全译本 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励志传奇 埃隆马斯克反复推荐 赠富兰克林签名照及精美插图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著;李自修 译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美]迈克尔·韦恩·科尔 著;[美]斯蒂芬·J·坎贝尔;邵亦杨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汤姆素亚历险记: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吐温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老人与海 彩图注音版 一二三四年级5-6-7-8-9岁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海明威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养育的觉醒:全面激发孩子自驱力,教你如何心平气和做妈妈
[美]凯文·莱曼 著;唐晓璐 译;斯坦威 出品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国际大奖图画书系列 共11册(小老鼠的恐惧的大书,大灰狼,红豆与菲比,别烦我,下雪了 ,穿靴子的猫 ,先有蛋,绿 ,特别快递,如果你想看鲸鱼 ,一个部落的孩子 ) 麦克米伦世纪
[美]莱恩·史密斯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美)劳拉·瓦卡罗·等/文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等/图 彭懿 杨玲玲 阿甲 孙慧阳 白薇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