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监察制度研究

唐代监察制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05-11
版次: 1
ISBN: 9787100044721
定价: 17.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6页
分类: 政治
69人买过
  • 在中国制度史上,唐代监察制度因其独特而成熟的法制理念与运作原理而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本书在对秦汉以来,御史台制度如何最终演变成一个独立的监察机构的历史过程进行必要的回顾前提下,通过对唐代弹劾程序的变化、武周时期左右肃政台的监察功能与特征、唐代地方监察体制与监察内容的演变、官僚体制与客观现实所反映的两种御史形象的政治原因、谏官制度在君主专制下的位置以及批判与限制、改造与削弱君主专制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等五个方面的动态考察,对唐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相关的政治背景做了一些较具体的探讨。同时作者也想借助这一课题,考察那些曾经任职于御史台与谏官两大机构的唐代士人所具有的人文特征。 第一章隋唐以前御史台机构的发展
    第二章唐代弹劾制度的演变
    一、唐代弹劾机构及职掌
    二、诉讼状的受理
    三、弹劾程序的变化及其政治背景
    四、唐代弹劾事件的分析
    第三章武周革命与御史台
    一、武则天参政与御史台的变化
    二、“左台”与“右台”的职掌分工
    三、酷吏与御史台的关系
    四、武周政权的社会基础
    第四章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
    一、唐前期的地方监察体制
    二、唐后期地方监察体制的演变
    三、唐后期地方监察重点的演变
    四、唐后期“外台”的监察作用
    第五章唐代御史地位的演变
    一、官僚制中的御史台地位
    二、现实中御史地位的变化
    第六章唐代谏官制度的历史考察
    一、唐代的谏官设置
    二、唐代的进谏制度及其作用
    三、唐后谏官职能的变化
    四、唐代谏官的选任及其构成
    五、“直言极谏科”监督朝政的政治含义
    六、唐代谏官制度的评价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在中国制度史上,唐代监察制度因其独特而成熟的法制理念与运作原理而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本书在对秦汉以来,御史台制度如何最终演变成一个独立的监察机构的历史过程进行必要的回顾前提下,通过对唐代弹劾程序的变化、武周时期左右肃政台的监察功能与特征、唐代地方监察体制与监察内容的演变、官僚体制与客观现实所反映的两种御史形象的政治原因、谏官制度在君主专制下的位置以及批判与限制、改造与削弱君主专制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等五个方面的动态考察,对唐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相关的政治背景做了一些较具体的探讨。同时作者也想借助这一课题,考察那些曾经任职于御史台与谏官两大机构的唐代士人所具有的人文特征。
  • 目录:
    第一章隋唐以前御史台机构的发展
    第二章唐代弹劾制度的演变
    一、唐代弹劾机构及职掌
    二、诉讼状的受理
    三、弹劾程序的变化及其政治背景
    四、唐代弹劾事件的分析
    第三章武周革命与御史台
    一、武则天参政与御史台的变化
    二、“左台”与“右台”的职掌分工
    三、酷吏与御史台的关系
    四、武周政权的社会基础
    第四章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
    一、唐前期的地方监察体制
    二、唐后期地方监察体制的演变
    三、唐后期地方监察重点的演变
    四、唐后期“外台”的监察作用
    第五章唐代御史地位的演变
    一、官僚制中的御史台地位
    二、现实中御史地位的变化
    第六章唐代谏官制度的历史考察
    一、唐代的谏官设置
    二、唐代的进谏制度及其作用
    三、唐后谏官职能的变化
    四、唐代谏官的选任及其构成
    五、“直言极谏科”监督朝政的政治含义
    六、唐代谏官制度的评价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唐代监察制度研究
道统与维护:唐代谏官制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胡宝华 著
唐代监察制度研究
2014微经典:初中物理一本通
胡宝华、华庆富、杨振合 编
唐代监察制度研究
20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学著作编年
胡宝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