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8-08
版次: 1
ISBN: 9787539228822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5页
字数: 326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89人买过
  •   本书针对汉语动词在实际话语中复杂的配价情况,把单一的价的概念分化为由联、项、位、元构成的配价层级,用以全面地反映动词在不同的句式中对名词性成分的各种支配能力。在这种配价层级的控制下,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约1640个动词(包括200个形容词)在不同层级上的支配能力,同时描写这些动词的诸从属成分的语义角色;着重研究语义格不同的各种从属成分跟句法成分的配位关系,努力反映不同的语义格在共现和占据句法位置时的制衡关系、以及不同的配位方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和限制条件。本书通过配位方式的研究 1配价语法面面观

     1.1“价”的定义和性质

      1.1.1配价的化学插曲

      1.1.2语言学上的“价”

     1.2配价语法和依存语法

      1.2.1配价和依存观念的源流

      1.2.2配价语法和依存语法的关系

      1.2.3历史的思考:青年语法学派的影响

     1.3配价语法和格变语法

      1.3.1解释语义学和生成语义学

      1.3.2菲尔墨的格语法理论

      1.3.3从离散的格到原型角色

     1.4配价语法的系统化和实用化

      1.4.1配价语法在法国和德国的发展

      1.4.2定价原则和动词的配价分类

      1.4.3样例:一个配价语法的实用模式

    2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概观

     2.1动词的“系”和句子分析

      2.1.1动词的“系”及其各种补词

      2.1.2动词的“系”和句式安排

     2.2动词的“向”和歧义指数

      2.2.1动词的“向”和句法空位

      2.2.2名词的配价和歧义指数

     2.3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2.3.1对国外配价语法理论的介绍和评论

      2.3.2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全面展开

     2.4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中的理论分歧

      2.4.1配价这种范畴的性质和基础

      2.4.2确定价数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3汉语动词的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

     3.1动词的价和配价层级

      3.1.1动词的配价层级:联、项、位、元

      3.1.2提取“元”的框架:原子句

     3.2动词的联和语义场景

      3.2.1语义场景的结构化:“框架―槽”和填项

      3.2.2联的确定原则:典型性、现实性、适中性、专门性

      3.2.3语义场景的词汇化:最小义项和最纯义项

     3.3动词的项和句子压模

      3.3.1联的语义角色化:格指派

      3.3.2记忆容量的后果:句子压模

     3.4配位方式和语义过程

      3.4.1透视域的句法化:配位方式

      3.4.2调整配位的语义机制:格的细分、合并和转化

     3.5配位方式和语法过程

      3.5.1调整配位的语法机制:1.话题化

      3.5.2调整配位的语法机制:2.述题化

     3.6配价语法和汉语语法的意合机制

      3.6.1从基础句到派生句

      3.6.2配位方式和意合机制

    4一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4.1从配价层级到配位方式

      4.1.1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困境

      4.1.2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

     4.2一元一位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4.2.1一元一位一项一联动词

      4.2.2一元一位二项二联动词

      4.2.3假一元二位动词

     4.3一元二位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4.3.1一元二位二项二联动词

      4.3.2一元二位二项三联动词

      4.3.3一元二位二项四联动词

      4.3.4一元二位二项五联动词

      4.3.5一元二位三项三联动词

      4.3.6一元二位三项四联动词

     4.4一元三位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4.4.1一元三位三项六联动词

      4.4.2一元三位四项五联动词

     4.5形容词的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

      4.5.1形容词和动词的界线

      4.5.2一元形容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4.5.3二元形容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4.6从配价语法走向意念―交际语法

      4.6.1对配价层级的反思

      4.6.2走向意念―交际语法

    5二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5.1二元二位二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1.1二元二位二项二联动词

      5.1.2二元二位二项三联动词

     5.2二元二位三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2.1二元二位三项三联动词

      5.2.2 二元二位三项四联动词

      5.2.3二元二位三项五联动词

     5.3二元二位四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3.1二元二位四项四联动词

      5.3.2二元二位四项五联动词

     5.4二元三位三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4.1二元三位三项三联动词

      5.4.2二元三位三项四联动词

      5.4.3二元三位三项五联动词

     5.5二元三位四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5.1二元三位四项四联动词

      5.5.2 二元三位四项五联动词

      5.5.3 二元三位四项六联动词

     5.6二元三位五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6.1二元三位五项五联动词

     5.7对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的再认识

    6准二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6.1准二元动词的归类和分类

      6.1.1确定准二元动词的分布框架

      6.1.2协同动词和针对动词的分布框架

     6.2准二元动词构成的基本句式

      6.2.1协同动词构成的基本句式

      6.2.2针对动词构成的基本句式

     6.3准二元动词句的语义模式

      6.3.1协同动词句的语义模式

      6.3.2针对动词句的语义模式

     6.4常用的准二元动词及其界限

      6.4.1常用的协同动词

      6.4.2常用的针对动词

      6.4.3准二元动词的内部差异和外部界限

     6.5配位方式的转变和谓词价的飘移

      6.5.1动词和形容词在配位方式上的差异

      6.5.2谓词的支配能力和介词的作用

      6.5.3谓词和介词的合并

     6.6零元谓词和二元不及物动词

      6.6.1零元谓词及其假论元

      6.6.2二元不及物动词

    7三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7.1取得义三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1.1表示取得义的三元动词

      7.1.2谓词隐含造成的三元动词

      7.1.3使动用法造成的三元动词

      7.1.4表示称号的三元动词

     7.2给予义三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2.1不能用介词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2.2在后面用“给”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2.3在前面用“给”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2.4在前后用“给”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2.5用“向/给”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3三元四联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3.1表示取得义的三元四联动词

      7.3.2表示给予义的三元四联动词

      7.3.3三元五联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3.4三元四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4准三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4.1三元一位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4.2表示取得义的三元二位动词

      7.4.3表示给予义的三元二位动词

      7.4.4表示协同义的准三元动词

     7.5动词的语义预设和配价转变

      7.5.1动词意义的转变及其对与事的预设

      7.5.2给予―取得两向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8主谓谓语句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8.1主谓谓语句和汉语的类型

     8.2主谓谓语句的语义连结模式

      8.2.1VP的自由说明语作S/S

      8.2.2VP的补足语作S/S

      8.2.3隐含的谓词的补足语作S/S

     8.3主谓谓语句的句法派生过程

      8.3.1动词宾语的前移及其条件

      8.3.2内嵌宾语的前移及其条件

      8.3.3降级宾语的前移及其条件

     8.4话题化过程和话题结构

      8.4.1话题化过程的形式规则

      8.4.2汉语和英语在话题结构上的一致性

      8.4.3多重话题结构的语用和配列特征

     8.5跟话题化相关的语法过程

      8.5.1话题化的语法后果

      8.5.2主语和话题的语法特性

      8.5.3基础句的主语和派生句的主语

     8.6递归原则和参数设定

    附录:关于配价语法研究答客问

     0 开场白

     1 研究配价语法的缘起

     2 理论背景和学术渊源

     3 徘徊于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之间

     4 整体把握和还原论分析

     5 配价语法和汉语语法的意合机制

     6 配价语法和认知解释

     7 句法的串行推导和大脑实时处理

     8.在方法的背后寻找智慧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汉语动词在实际话语中复杂的配价情况,把单一的价的概念分化为由联、项、位、元构成的配价层级,用以全面地反映动词在不同的句式中对名词性成分的各种支配能力。在这种配价层级的控制下,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约1640个动词(包括200个形容词)在不同层级上的支配能力,同时描写这些动词的诸从属成分的语义角色;着重研究语义格不同的各种从属成分跟句法成分的配位关系,努力反映不同的语义格在共现和占据句法位置时的制衡关系、以及不同的配位方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和限制条件。本书通过配位方式的研究
  • 目录:
    1配价语法面面观

     1.1“价”的定义和性质

      1.1.1配价的化学插曲

      1.1.2语言学上的“价”

     1.2配价语法和依存语法

      1.2.1配价和依存观念的源流

      1.2.2配价语法和依存语法的关系

      1.2.3历史的思考:青年语法学派的影响

     1.3配价语法和格变语法

      1.3.1解释语义学和生成语义学

      1.3.2菲尔墨的格语法理论

      1.3.3从离散的格到原型角色

     1.4配价语法的系统化和实用化

      1.4.1配价语法在法国和德国的发展

      1.4.2定价原则和动词的配价分类

      1.4.3样例:一个配价语法的实用模式

    2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概观

     2.1动词的“系”和句子分析

      2.1.1动词的“系”及其各种补词

      2.1.2动词的“系”和句式安排

     2.2动词的“向”和歧义指数

      2.2.1动词的“向”和句法空位

      2.2.2名词的配价和歧义指数

     2.3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2.3.1对国外配价语法理论的介绍和评论

      2.3.2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全面展开

     2.4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中的理论分歧

      2.4.1配价这种范畴的性质和基础

      2.4.2确定价数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3汉语动词的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

     3.1动词的价和配价层级

      3.1.1动词的配价层级:联、项、位、元

      3.1.2提取“元”的框架:原子句

     3.2动词的联和语义场景

      3.2.1语义场景的结构化:“框架―槽”和填项

      3.2.2联的确定原则:典型性、现实性、适中性、专门性

      3.2.3语义场景的词汇化:最小义项和最纯义项

     3.3动词的项和句子压模

      3.3.1联的语义角色化:格指派

      3.3.2记忆容量的后果:句子压模

     3.4配位方式和语义过程

      3.4.1透视域的句法化:配位方式

      3.4.2调整配位的语义机制:格的细分、合并和转化

     3.5配位方式和语法过程

      3.5.1调整配位的语法机制:1.话题化

      3.5.2调整配位的语法机制:2.述题化

     3.6配价语法和汉语语法的意合机制

      3.6.1从基础句到派生句

      3.6.2配位方式和意合机制

    4一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4.1从配价层级到配位方式

      4.1.1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困境

      4.1.2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

     4.2一元一位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4.2.1一元一位一项一联动词

      4.2.2一元一位二项二联动词

      4.2.3假一元二位动词

     4.3一元二位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4.3.1一元二位二项二联动词

      4.3.2一元二位二项三联动词

      4.3.3一元二位二项四联动词

      4.3.4一元二位二项五联动词

      4.3.5一元二位三项三联动词

      4.3.6一元二位三项四联动词

     4.4一元三位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4.4.1一元三位三项六联动词

      4.4.2一元三位四项五联动词

     4.5形容词的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

      4.5.1形容词和动词的界线

      4.5.2一元形容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4.5.3二元形容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4.6从配价语法走向意念―交际语法

      4.6.1对配价层级的反思

      4.6.2走向意念―交际语法

    5二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5.1二元二位二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1.1二元二位二项二联动词

      5.1.2二元二位二项三联动词

     5.2二元二位三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2.1二元二位三项三联动词

      5.2.2 二元二位三项四联动词

      5.2.3二元二位三项五联动词

     5.3二元二位四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3.1二元二位四项四联动词

      5.3.2二元二位四项五联动词

     5.4二元三位三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4.1二元三位三项三联动词

      5.4.2二元三位三项四联动词

      5.4.3二元三位三项五联动词

     5.5二元三位四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5.1二元三位四项四联动词

      5.5.2 二元三位四项五联动词

      5.5.3 二元三位四项六联动词

     5.6二元三位五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5.6.1二元三位五项五联动词

     5.7对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的再认识

    6准二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6.1准二元动词的归类和分类

      6.1.1确定准二元动词的分布框架

      6.1.2协同动词和针对动词的分布框架

     6.2准二元动词构成的基本句式

      6.2.1协同动词构成的基本句式

      6.2.2针对动词构成的基本句式

     6.3准二元动词句的语义模式

      6.3.1协同动词句的语义模式

      6.3.2针对动词句的语义模式

     6.4常用的准二元动词及其界限

      6.4.1常用的协同动词

      6.4.2常用的针对动词

      6.4.3准二元动词的内部差异和外部界限

     6.5配位方式的转变和谓词价的飘移

      6.5.1动词和形容词在配位方式上的差异

      6.5.2谓词的支配能力和介词的作用

      6.5.3谓词和介词的合并

     6.6零元谓词和二元不及物动词

      6.6.1零元谓词及其假论元

      6.6.2二元不及物动词

    7三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7.1取得义三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1.1表示取得义的三元动词

      7.1.2谓词隐含造成的三元动词

      7.1.3使动用法造成的三元动词

      7.1.4表示称号的三元动词

     7.2给予义三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2.1不能用介词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2.2在后面用“给”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2.3在前面用“给”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2.4在前后用“给”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2.5用“向/给”引导与事的三元动词

     7.3三元四联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3.1表示取得义的三元四联动词

      7.3.2表示给予义的三元四联动词

      7.3.3三元五联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3.4三元四项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4准三元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4.1三元一位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7.4.2表示取得义的三元二位动词

      7.4.3表示给予义的三元二位动词

      7.4.4表示协同义的准三元动词

     7.5动词的语义预设和配价转变

      7.5.1动词意义的转变及其对与事的预设

      7.5.2给予―取得两向动词的配价和配位

    8主谓谓语句的配价和配位分析

     8.1主谓谓语句和汉语的类型

     8.2主谓谓语句的语义连结模式

      8.2.1VP的自由说明语作S/S

      8.2.2VP的补足语作S/S

      8.2.3隐含的谓词的补足语作S/S

     8.3主谓谓语句的句法派生过程

      8.3.1动词宾语的前移及其条件

      8.3.2内嵌宾语的前移及其条件

      8.3.3降级宾语的前移及其条件

     8.4话题化过程和话题结构

      8.4.1话题化过程的形式规则

      8.4.2汉语和英语在话题结构上的一致性

      8.4.3多重话题结构的语用和配列特征

     8.5跟话题化相关的语法过程

      8.5.1话题化的语法后果

      8.5.2主语和话题的语法特性

      8.5.3基础句的主语和派生句的主语

     8.6递归原则和参数设定

    附录:关于配价语法研究答客问

     0 开场白

     1 研究配价语法的缘起

     2 理论背景和学术渊源

     3 徘徊于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之间

     4 整体把握和还原论分析

     5 配价语法和汉语语法的意合机制

     6 配价语法和认知解释

     7 句法的串行推导和大脑实时处理

     8.在方法的背后寻找智慧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小词典:韩国语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数字词语研究
胡亭、邓竹琴、温佳晴、 胡佳玮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孙瑞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口语互动语法-(基于时间管理的观察)
李先银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
王希杰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会话交际的单位:韵律、话语和语法
陶红印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言文字形式表达与传播 语言-汉语 李婧,王锐 新华正版
李婧,王锐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结果构式的生成语法研究(英文)
马艳晓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十一)
邵敬敏 殷树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构式的二语习得研究
尹建玉,黄志媛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动名四字词语搭配在句子阅读加工中的眼动研究
李辉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编者:李宇凤|责编:刘一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语义解释的生成词库理论及其运用(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袁毓林 著;李强 编;王文斌、袁毓林 主编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形容词造句词典
袁毓林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否定表达的认知研究和逻辑分析
袁毓林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增订本)
袁毓林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 袁毓林卷
袁毓林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
袁毓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配价语法研究
袁毓林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词类划分手册
袁毓林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语言学研究
袁毓林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
袁毓林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袁毓林自选集
袁毓林 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
袁毓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