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

大学文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1
版次: 1
ISBN: 9787532098583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01页
字数: 1000千字
分类: 文学
43人买过
  •   当代大学生每天要看那么多书,其中一大部分——特别是那些高头讲章和层出不穷的理论——实在并不高明,而从人类伟大、丰富、敏感、美好的心灵产生的文学经典却常常遭到排挤,这真是不幸。我们三人不自量力,发愿要为大学生编一本《大学文学》,以抵抗那些不断向他们涌来的非文学的往往可以不读而竟然不得不读的东西。

      早就有人站在文学立场,对驾乎作品之上的各种狂妄的智慧提出申诉了:

      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说,“作家只有摆脱智力,才能在我们获得种种印象中将事物真正抓住,也就是说,真正达到事物本身”,他写《驳圣伯夫》,就是要用理智之手剥夺理智所窃取的桂冠,把它还给文学。当代法国理论界以罗兰·巴特、雅克·德理达等人为首的“解构”运动,某种意义上就是追随这位文学前辈的脚步。即使在《美国文学史》作者马库斯·坎利夫(Marcus Cunliffe)所说的给文学带来无穷厄运的美国“学院体制”中,也会有苏珊·桑代格站出来“反对解释”(against interpretation),有爱德华.W.萨伊德提出让文学研究成为追求“客观公正性”的美国式学术体制的飞地——他甚至提倡文学研究者应该摒弃职业化陋习,做一个轻松自在的业余爱好者(Amateur)。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昂贝多·艾柯(Umberto Eco)希望建立“本文的权力与解释者的权力之间的辨证关系”,解释必须接受“本文的制约”,“最近几十年文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解释者的权利被强调得有点过火了”,出现了“过度解释”(over interpretation)。最近有学者还梳理出从柏拉图到德理达的“文学反抗哲学”的传统,无非也是要在各人文学科凯歌行进中,力争文学的相对独立地位,并强调对文学原著进行朴素读解的意义。

      西方人文教育始终和粗壮的感性神经联在一起,无论T.S.艾略特对古典文学修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地位的强调,还是“新批评派”对文学作品的“细读”,都坚持在不断扩张其领地的现代人文学术中为文学教学保留一席之地。文学界之外一些训练有素的大师级学者或思想家,也不断在自己的专业研究中凸显文学的领悟,甚至把他们的专业研究建立在文学基点上。瓦尔特·本雅明借助他对波德莱尔的细读,发明了别具一格的隐喻诗学和历史研究;罗兰·巴特《S/Z》通过精读巴尔扎克中篇小说《萨拉辛》而深化了他的叙事理论;巴赫金以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精读来建构对话哲学,沃尔夫刚·伊瑟尔将其“隐含作者”的理论具体化为对萨克雷《名利场》细致入微的分析;以赛亚·伯林以他对俄罗斯和西方文学史上一系列作家的深思默察来重新解释希腊诗人阿奇洛克思(Archilochus)的名言“狐狸多狡黠,刺猬仅一伎”,由此完成他对知识分子思想品质的典型分析;海德格尔晚年一头扎进里尔克、特拉克尔、荷尔德林等人的诗作,竭力挣脱哲学话语的束缚,乞灵于“诗歌中的语言”,以此为他所谓“哲学的终结与思的开始”现身说法;据林毓生教授回忆,包括海耶克(Hayek)等大师在内的六十年代初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 )要求博士学位申请者必须在各位“委员”指导下,花两年时间精读代表西方思想文化精华的“生料”(raw materials),然后才能参加资格考试,其中文学原典就占据相当比重。

      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曾经惊乎:当代西方哲学已蜕变为文学批评了。其实,西方哲学与文学的结合并非二十世纪后半期才开始,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的火炬,始终就是真正的思想者们公开或隐秘的思想宝库。真正的思想者对文学绝不敢采取单纯“支取”、“征用”的态度,而是把文学看作比单纯的理论思维和学术研究更高级的“运思”。正因为有无数大师级人物卓越的文学阅读,学术(包括科学)对文学的“殖民”才不至于肆无忌惮。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C.P.斯诺在题为《两种文化》的讲演中甚至认为,科学知识分子和文学知识分子的分裂乃当代人类一大损失。他从另一个方面肯定了文学修养、文学性智慧的重要性。

      比起大学语文,大学更需要贴近文学原点。这本书所倡导的大学文学理念,目前已经得到学界的共鸣:任教于上海华东师大的影评家毛尖说,她已经将这套书推荐给自己的学生,“因为这本书的理念很好,把语文的概念替换了,大学生应该接触的是文学的、经典的东西。”不过,编者之一的郜元宝却不同意“替换”这种说法,“《大学语文》本身也在改良,其中有些思路,和我们提倡的《大学文学》已经有点不谋而合,只是还没有自觉而完整地提出《大学文学》这个理念。还有,一个中国人熟悉自己的母语,是一生一世的事,这个文学教育不能取代。我对《大学人文读本》的思路也很欣赏,大学生不管在大学四年中能不能读完这些文章,以后总还可以读。至少,他知道了有这么多好文章!”

      编辑刘景琳形容这套书走的是第三条道路,“就目前来说,《大学语文》在大学中还属于强势,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会让学生都来读这套书。能够进到公共选修课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因为我知道复旦大学的陈思和也在做原点阅读的工作。”
      
      
       本书是作为《大学语文》的一种改良方案而编写的。全书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四编,以提高大学生文学修养为明确目的。 第一编  中国古代文学

     一、诗经

     二、庄子

     三、屈原

     四、史记

     五、陶渊明

     六、世说新语

     七、杜甫

     八、苏轼

     九、红楼梦

    第二编  中国现代文学

     一、胡适

     二、鲁迅

     三、周作人

     四、老舍

     五、沈从文

     六、张爱玲

     七、艾青

     八、穆旦

     九、曹禺

    第三编  中国当代文学

     导言

     一、汪曾祺

     二、王蒙

     三、张承志

     四、史铁生

     五、阎连科

     六、朱文

    第四编  外国文学

     导言

     一、雨果(法国)

     二、梭罗(美国)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

     四、福楼拜(法国)

     五、马修·阿诺德(英国)

     六、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七、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

     八、芥川龙之介(日本)

     九、福克纳(美国)

     十、博尔赫斯(阿根廷)

     十一、乔治·奥威尔(英国)

     十二、艾萨克·辛格(美国)

     十三、塞林格(美国)
  • 内容简介:
      当代大学生每天要看那么多书,其中一大部分——特别是那些高头讲章和层出不穷的理论——实在并不高明,而从人类伟大、丰富、敏感、美好的心灵产生的文学经典却常常遭到排挤,这真是不幸。我们三人不自量力,发愿要为大学生编一本《大学文学》,以抵抗那些不断向他们涌来的非文学的往往可以不读而竟然不得不读的东西。

      早就有人站在文学立场,对驾乎作品之上的各种狂妄的智慧提出申诉了:

      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说,“作家只有摆脱智力,才能在我们获得种种印象中将事物真正抓住,也就是说,真正达到事物本身”,他写《驳圣伯夫》,就是要用理智之手剥夺理智所窃取的桂冠,把它还给文学。当代法国理论界以罗兰·巴特、雅克·德理达等人为首的“解构”运动,某种意义上就是追随这位文学前辈的脚步。即使在《美国文学史》作者马库斯·坎利夫(Marcus Cunliffe)所说的给文学带来无穷厄运的美国“学院体制”中,也会有苏珊·桑代格站出来“反对解释”(against interpretation),有爱德华.W.萨伊德提出让文学研究成为追求“客观公正性”的美国式学术体制的飞地——他甚至提倡文学研究者应该摒弃职业化陋习,做一个轻松自在的业余爱好者(Amateur)。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昂贝多·艾柯(Umberto Eco)希望建立“本文的权力与解释者的权力之间的辨证关系”,解释必须接受“本文的制约”,“最近几十年文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解释者的权利被强调得有点过火了”,出现了“过度解释”(over interpretation)。最近有学者还梳理出从柏拉图到德理达的“文学反抗哲学”的传统,无非也是要在各人文学科凯歌行进中,力争文学的相对独立地位,并强调对文学原著进行朴素读解的意义。

      西方人文教育始终和粗壮的感性神经联在一起,无论T.S.艾略特对古典文学修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地位的强调,还是“新批评派”对文学作品的“细读”,都坚持在不断扩张其领地的现代人文学术中为文学教学保留一席之地。文学界之外一些训练有素的大师级学者或思想家,也不断在自己的专业研究中凸显文学的领悟,甚至把他们的专业研究建立在文学基点上。瓦尔特·本雅明借助他对波德莱尔的细读,发明了别具一格的隐喻诗学和历史研究;罗兰·巴特《S/Z》通过精读巴尔扎克中篇小说《萨拉辛》而深化了他的叙事理论;巴赫金以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精读来建构对话哲学,沃尔夫刚·伊瑟尔将其“隐含作者”的理论具体化为对萨克雷《名利场》细致入微的分析;以赛亚·伯林以他对俄罗斯和西方文学史上一系列作家的深思默察来重新解释希腊诗人阿奇洛克思(Archilochus)的名言“狐狸多狡黠,刺猬仅一伎”,由此完成他对知识分子思想品质的典型分析;海德格尔晚年一头扎进里尔克、特拉克尔、荷尔德林等人的诗作,竭力挣脱哲学话语的束缚,乞灵于“诗歌中的语言”,以此为他所谓“哲学的终结与思的开始”现身说法;据林毓生教授回忆,包括海耶克(Hayek)等大师在内的六十年代初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Committee on Social Thought )要求博士学位申请者必须在各位“委员”指导下,花两年时间精读代表西方思想文化精华的“生料”(raw materials),然后才能参加资格考试,其中文学原典就占据相当比重。

      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曾经惊乎:当代西方哲学已蜕变为文学批评了。其实,西方哲学与文学的结合并非二十世纪后半期才开始,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的火炬,始终就是真正的思想者们公开或隐秘的思想宝库。真正的思想者对文学绝不敢采取单纯“支取”、“征用”的态度,而是把文学看作比单纯的理论思维和学术研究更高级的“运思”。正因为有无数大师级人物卓越的文学阅读,学术(包括科学)对文学的“殖民”才不至于肆无忌惮。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C.P.斯诺在题为《两种文化》的讲演中甚至认为,科学知识分子和文学知识分子的分裂乃当代人类一大损失。他从另一个方面肯定了文学修养、文学性智慧的重要性。

      比起大学语文,大学更需要贴近文学原点。这本书所倡导的大学文学理念,目前已经得到学界的共鸣:任教于上海华东师大的影评家毛尖说,她已经将这套书推荐给自己的学生,“因为这本书的理念很好,把语文的概念替换了,大学生应该接触的是文学的、经典的东西。”不过,编者之一的郜元宝却不同意“替换”这种说法,“《大学语文》本身也在改良,其中有些思路,和我们提倡的《大学文学》已经有点不谋而合,只是还没有自觉而完整地提出《大学文学》这个理念。还有,一个中国人熟悉自己的母语,是一生一世的事,这个文学教育不能取代。我对《大学人文读本》的思路也很欣赏,大学生不管在大学四年中能不能读完这些文章,以后总还可以读。至少,他知道了有这么多好文章!”

      编辑刘景琳形容这套书走的是第三条道路,“就目前来说,《大学语文》在大学中还属于强势,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会让学生都来读这套书。能够进到公共选修课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因为我知道复旦大学的陈思和也在做原点阅读的工作。”
      
      
       本书是作为《大学语文》的一种改良方案而编写的。全书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四编,以提高大学生文学修养为明确目的。
  • 目录:
    第一编  中国古代文学

     一、诗经

     二、庄子

     三、屈原

     四、史记

     五、陶渊明

     六、世说新语

     七、杜甫

     八、苏轼

     九、红楼梦

    第二编  中国现代文学

     一、胡适

     二、鲁迅

     三、周作人

     四、老舍

     五、沈从文

     六、张爱玲

     七、艾青

     八、穆旦

     九、曹禺

    第三编  中国当代文学

     导言

     一、汪曾祺

     二、王蒙

     三、张承志

     四、史铁生

     五、阎连科

     六、朱文

    第四编  外国文学

     导言

     一、雨果(法国)

     二、梭罗(美国)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

     四、福楼拜(法国)

     五、马修·阿诺德(英国)

     六、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七、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

     八、芥川龙之介(日本)

     九、福克纳(美国)

     十、博尔赫斯(阿根廷)

     十一、乔治·奥威尔(英国)

     十二、艾萨克·辛格(美国)

     十三、塞林格(美国)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