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易学史略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8
版次: 1
ISBN: 9787520156356
定价: 10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0页
分类: 宗教
18人买过
  • 该书以时代为线索,从易学的产生开始,将中国易学的发展分为先秦易学、秦汉易学、两晋南北朝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元代易学、明代易学、清代易学、现当代易学九个阶段。本书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通过选取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易学人物与学派进行具体的讨论与介绍,一方面避免了通史作品常见的繁杂寡要的通病,同时也突出了中国易学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注意运用新材料,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义理与考据并重。在视野上,跳出门户之见,对历史上的象数派与义理派的易学成就都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在吸取了大量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融汇众家之长,删繁就简,勾勒出了中国易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规律。
    傅海燕,在《世界宗教文化》《周易文化研究》《中华易学》等刊物发表《智旭易学与佛学会通的义理面向》《智旭天台宗六即思想与易学思想研究》《智旭论“变易”之探析》等学术论文。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学科易学文化方向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第一章 先秦易学/1
      第一节 易学的产生与早期发展/2
        一 易学的产生/2
        二 易学的早期发展/4
      第二节 《易传》的成书与学派归属/6
        一 《易传》与儒家/7
        二 《易传》与道家/9
        三 《易传》与诸子百家/10
        四 综合·扬弃·超越/13
        五 清华简与战国易学/15
    第二章 秦汉易学/17
      第一节 秦始皇与《周易》/18
        一 《周易》的宗教巫术形式与秦文化传统/19
        二 秦始皇君臣对《周易》和易学的取鉴/20
        三 秦始皇不焚《周易》的影响和意义/22
      第二节 象数易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4
        一 董仲舒与象数易学/24
        二 象数易学兴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根源/29
        三 魏相以政治力量推进易学发展/35
        四 孟喜为象数易学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37
        五 京房象数易学体系的推出/41
      第三节 象数易学的盛极而衰/50
        一 郑玄象数易学体系/50
        二 荀爽象数易学体系/57
        三 虞翻象数易学体系/61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易学/68
      第一节 王弼与《周易注》/69
        一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的取义说/70
        二 重义而不扫象的“取象说”/76
      第二节 韩康伯易学/77
        一 韩康伯《易》注的特色/78
        二 韩康伯易学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81
      第三节 南北朝易学的发展/82
        一 北朝易学/82
        二 南朝易学/90
    第四章 唐代易学/99
      第一节 《周易正义》的源流及其意义/100
        一 《周易正义》的源流/101
        二 《周易正义》的文化史意义/111
      第二节 汉宋易学之津梁——李鼎祚的《周易集解》/114
        一 象数与义理并重的易学倾向/115
        二 《周易集解》的学术史价值/122
    第五章 宋代易学/126
      第一节 疑经变古思潮中的宋代易学考辨/128
        一 欧阳修对“十翼”的考辨/129
        二 朱熹、杨简对“十翼”的考辨/132
        三 叶适对“十翼”的考辨/135
        四 宋代易学考辨的学术史意义/139
      第二节 邵雍、程颐的易学思想/141
        一 图数与义理/141
        二 “数”、“理”与新儒学建构/148
      第三节 史事易学的发展/155
        一 李光与《读易详说》/156
        二 胡宏与《易外传》/162
        三 杨万里与《诚斋易传》/167
        四 李杞与《用易详解》/169
      第四节 朱子易学/175
        一 朱子易学的主要内容/176
        二 朱子易学的特色/178
        三 朱子易学在朱子学术中的地位/181
    第六章 元代易学/182
      第一节 元代朱子易学的总体面貌/183
        一 朱子易学著作的研究/183
        二 朱子易学观点的研究/185
        三 折衷程朱易学/188
    第七章 明代易学/190
      第一节 心学易学的发展/191
        一 王阳明易学思想/191
        二 王畿易学思想/195
      第二节 来知德易学思想/201
        一 “不知其象,《易》不注可也”/201
        二 来知德易学评价/207
    第八章 清代易学/210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易学/211
        一 顾炎武易学/211
        二 王夫之易学/217
        三 黄宗羲易学/221
      第二节 朴学易学的产生与发展/227
        一 胡渭易学/228
        二 李光地易学/232
        三 惠栋易学/238
        四 钱大昕易学/241
        五 张惠言易学/249
        六 焦循易学/252
    第九章 现当代易学研究/260
      第一节 易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261
        一 二十世纪前二十年:新因素的孕育/263
        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易学发展的大变革/267
        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易学的重建与发展/273
        四 1949~1978:海峡两岸迥异的治《易》门径/280
        五 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易学发展的多元化/284
        六 关于现当代易学的一点思考/286
    参考文献/289
    后记/300
  • 内容简介:
    该书以时代为线索,从易学的产生开始,将中国易学的发展分为先秦易学、秦汉易学、两晋南北朝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元代易学、明代易学、清代易学、现当代易学九个阶段。本书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通过选取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易学人物与学派进行具体的讨论与介绍,一方面避免了通史作品常见的繁杂寡要的通病,同时也突出了中国易学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在研究方法上,本书注意运用新材料,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义理与考据并重。在视野上,跳出门户之见,对历史上的象数派与义理派的易学成就都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在吸取了大量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融汇众家之长,删繁就简,勾勒出了中国易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规律。
  • 作者简介:
    傅海燕,在《世界宗教文化》《周易文化研究》《中华易学》等刊物发表《智旭易学与佛学会通的义理面向》《智旭天台宗六即思想与易学思想研究》《智旭论“变易”之探析》等学术论文。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学科易学文化方向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易学/1
      第一节 易学的产生与早期发展/2
        一 易学的产生/2
        二 易学的早期发展/4
      第二节 《易传》的成书与学派归属/6
        一 《易传》与儒家/7
        二 《易传》与道家/9
        三 《易传》与诸子百家/10
        四 综合·扬弃·超越/13
        五 清华简与战国易学/15
    第二章 秦汉易学/17
      第一节 秦始皇与《周易》/18
        一 《周易》的宗教巫术形式与秦文化传统/19
        二 秦始皇君臣对《周易》和易学的取鉴/20
        三 秦始皇不焚《周易》的影响和意义/22
      第二节 象数易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4
        一 董仲舒与象数易学/24
        二 象数易学兴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根源/29
        三 魏相以政治力量推进易学发展/35
        四 孟喜为象数易学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37
        五 京房象数易学体系的推出/41
      第三节 象数易学的盛极而衰/50
        一 郑玄象数易学体系/50
        二 荀爽象数易学体系/57
        三 虞翻象数易学体系/61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易学/68
      第一节 王弼与《周易注》/69
        一 “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的取义说/70
        二 重义而不扫象的“取象说”/76
      第二节 韩康伯易学/77
        一 韩康伯《易》注的特色/78
        二 韩康伯易学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81
      第三节 南北朝易学的发展/82
        一 北朝易学/82
        二 南朝易学/90
    第四章 唐代易学/99
      第一节 《周易正义》的源流及其意义/100
        一 《周易正义》的源流/101
        二 《周易正义》的文化史意义/111
      第二节 汉宋易学之津梁——李鼎祚的《周易集解》/114
        一 象数与义理并重的易学倾向/115
        二 《周易集解》的学术史价值/122
    第五章 宋代易学/126
      第一节 疑经变古思潮中的宋代易学考辨/128
        一 欧阳修对“十翼”的考辨/129
        二 朱熹、杨简对“十翼”的考辨/132
        三 叶适对“十翼”的考辨/135
        四 宋代易学考辨的学术史意义/139
      第二节 邵雍、程颐的易学思想/141
        一 图数与义理/141
        二 “数”、“理”与新儒学建构/148
      第三节 史事易学的发展/155
        一 李光与《读易详说》/156
        二 胡宏与《易外传》/162
        三 杨万里与《诚斋易传》/167
        四 李杞与《用易详解》/169
      第四节 朱子易学/175
        一 朱子易学的主要内容/176
        二 朱子易学的特色/178
        三 朱子易学在朱子学术中的地位/181
    第六章 元代易学/182
      第一节 元代朱子易学的总体面貌/183
        一 朱子易学著作的研究/183
        二 朱子易学观点的研究/185
        三 折衷程朱易学/188
    第七章 明代易学/190
      第一节 心学易学的发展/191
        一 王阳明易学思想/191
        二 王畿易学思想/195
      第二节 来知德易学思想/201
        一 “不知其象,《易》不注可也”/201
        二 来知德易学评价/207
    第八章 清代易学/210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易学/211
        一 顾炎武易学/211
        二 王夫之易学/217
        三 黄宗羲易学/221
      第二节 朴学易学的产生与发展/227
        一 胡渭易学/228
        二 李光地易学/232
        三 惠栋易学/238
        四 钱大昕易学/241
        五 张惠言易学/249
        六 焦循易学/252
    第九章 现当代易学研究/260
      第一节 易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261
        一 二十世纪前二十年:新因素的孕育/263
        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易学发展的大变革/267
        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易学的重建与发展/273
        四 1949~1978:海峡两岸迥异的治《易》门径/280
        五 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易学发展的多元化/284
        六 关于现当代易学的一点思考/286
    参考文献/289
    后记/30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17—2022)
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 编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之美
郭文斌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山川故事和藏在山川里的333个小秘密
恩友 文;陈亚非;冯忆南;黄冠余;侯国良;洪涛;倪绍勇;于友善;王晓明;王祖民;周翔;天舒;李一婧;陈翩翩;张心如;冷风;王学颖;邓淑贤/绘。印姗姗;邓淑贤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刘海戏金蟾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李寄斩蛇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周处除害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玄鸟生商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蚕神传说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鲧化黄龙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杜宇化鹃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易学史略
中国经典民间传统故事立体书 伏羲画卦 小学生国学启蒙 幼儿3D体翻翻书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