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红学

国学与红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5
版次: 1
ISBN: 9787532633043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1页
字数: 223千字
分类: 文学
43人买过
  • 红学是我的旧营生,国学是我近来关注的问题,把两方面的文章拢在一处面对读者,一要感谢新浪网,二要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于丹被新浪网评为年度文化人物,年终“网络盛典”主事者邀我担任颁奖嘉宾,并帮助开博。于是我便把旧日研究《红楼梦》的文字化整为零,弃长就短,有的则变换标题,增加叙论情趣,一小篇一小篇地置于我的博客之中。
    国学也是如此。21世纪来临之后,国学渐热,而且热得盖不容锅。学术文化界反应不一,赞成者、鼓吹者、反对者、鄙夷者、不明所以者,例皆有之。我近20年的研究,侧重学术思想史和中国传统文化,1988年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所,又创办《中国文化》杂志,阐扬传统,回归“六经”,友接四方,不遗余力。可是,当国学如此大热起来,眼见人人谈国学,不懂国学者也谈国学,未免稍感迟疑。于是便翻阅史料,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发心把现代国学的来龙去脉弄个明白,以厘清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与国学大师,国学与国故、国粹这些语词的区别和联系。以此在2006年秋天写了两万多字的《论国学》长文,先分三期连载于《2l世纪经济报道》,后刊载于同年年底出版的《中国文化》杂志。然意犹未尽,两年后的2008年夏天,又写了更长的《国学辨义》,主要对国学的学理义涵作了分疏。此两论国学的文章,也因时因景,就简删繁,在博客上陆续作了选登。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近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红楼梦与百年中国))(2005)、“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苍凉与自信))(2007)、《中国现代学术要略》(2008)、《论国学》(2008)、《书生留得一分狂》(2010)、《牡丹亭与红楼梦》(2010)等。 上编 国学
    现代国学和古代“国学”
    国学到底如何定义
    国学和“六艺之学”
    国学和国民教育
    国学和国故
    国学与“国粹”
    国学与宗教
    国学和西学
    国学和现代学术分科
    胡逋和梁启超的两份“国学书目”
    北大国学门和清华国学研究院
    王国维陈寅恪怎样看待学问的中西
    国学和国学大师驳议
    “国学大师”之名独章太炎先生当之无愧
    国学有什么“用”?
    我对“国学热”的省思
    设立“国学博士”须慎之又慎
    今天的国学
    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
    国学与诗学
    今天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下编 红学
    《红楼梦》是中国的爱情宝典
    宝黛第一次吵嘴的爆发和平息
    宝黛钗爱情朦胧期的“三角”格局
    青春萌动期的宝玉和黛玉
    宝黛爱情的“第四方”因素
    贾宝玉为何“放声大哭”
    《红楼梦》发明的中国式爱情符号
    贾宝玉的经典爱情表白“你放心”
    宝黛爱情的升华之乐
    元春给宝黛爱情投下的阴影
    贾母对宝黛爱情的真实态度
    袭人为何也向宝玉挑战
    宝黛爱情遭遇舆论反弹
    宝黛的爱情波澜缘何归于平静
    宝钗和黛玉“和解”的心理秘密
    贾母“见异思迁”和宝玉“歇斯底里”(上篇)
    贾母“见异思迁”和宝玉“歇斯底里”(下篇)
    薛姨妈是何居心
    答会心客论薛宝钗
    宝黛爱情的“言语浅”和“人意深”
    林黛玉《桃花行》和宝黛爱情的新境界
    《红楼梦》原作者笔下的宝黛爱情结局
    林黛玉史湘云长什么样?
    晴雯和宝玉
    晴雯和袭人
    晴雯和小丫头
    《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贾府三小姐探春的“新经济政策”
    宝钗和探春的改革理念的冲突
    大观园改革的后续小故事
    改革者探春是怎样下的台阶
    《红楼梦》有没有反满思想
    《红楼梦》第六十四.六十七回是伪作吗?
    《红楼梦》诸钗是“大脚”还是“小脚”
    《红楼梦》里怎样过春节
    再谈《红楼梦》里怎样过春节
    曹雪芹佚诗案的“曲终奏雅”
    陈寅恪和俞平伯的“红楼因缘”
    《红楼》答问录
    附新版《红楼梦》的问题在哪儿?
    后记
  • 内容简介:
    红学是我的旧营生,国学是我近来关注的问题,把两方面的文章拢在一处面对读者,一要感谢新浪网,二要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于丹被新浪网评为年度文化人物,年终“网络盛典”主事者邀我担任颁奖嘉宾,并帮助开博。于是我便把旧日研究《红楼梦》的文字化整为零,弃长就短,有的则变换标题,增加叙论情趣,一小篇一小篇地置于我的博客之中。
    国学也是如此。21世纪来临之后,国学渐热,而且热得盖不容锅。学术文化界反应不一,赞成者、鼓吹者、反对者、鄙夷者、不明所以者,例皆有之。我近20年的研究,侧重学术思想史和中国传统文化,1988年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所,又创办《中国文化》杂志,阐扬传统,回归“六经”,友接四方,不遗余力。可是,当国学如此大热起来,眼见人人谈国学,不懂国学者也谈国学,未免稍感迟疑。于是便翻阅史料,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发心把现代国学的来龙去脉弄个明白,以厘清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与国学大师,国学与国故、国粹这些语词的区别和联系。以此在2006年秋天写了两万多字的《论国学》长文,先分三期连载于《2l世纪经济报道》,后刊载于同年年底出版的《中国文化》杂志。然意犹未尽,两年后的2008年夏天,又写了更长的《国学辨义》,主要对国学的学理义涵作了分疏。此两论国学的文章,也因时因景,就简删繁,在博客上陆续作了选登。
  • 作者简介: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近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红楼梦与百年中国))(2005)、“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苍凉与自信))(2007)、《中国现代学术要略》(2008)、《论国学》(2008)、《书生留得一分狂》(2010)、《牡丹亭与红楼梦》(2010)等。
  • 目录:
    上编 国学
    现代国学和古代“国学”
    国学到底如何定义
    国学和“六艺之学”
    国学和国民教育
    国学和国故
    国学与“国粹”
    国学与宗教
    国学和西学
    国学和现代学术分科
    胡逋和梁启超的两份“国学书目”
    北大国学门和清华国学研究院
    王国维陈寅恪怎样看待学问的中西
    国学和国学大师驳议
    “国学大师”之名独章太炎先生当之无愧
    国学有什么“用”?
    我对“国学热”的省思
    设立“国学博士”须慎之又慎
    今天的国学
    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
    国学与诗学
    今天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下编 红学
    《红楼梦》是中国的爱情宝典
    宝黛第一次吵嘴的爆发和平息
    宝黛钗爱情朦胧期的“三角”格局
    青春萌动期的宝玉和黛玉
    宝黛爱情的“第四方”因素
    贾宝玉为何“放声大哭”
    《红楼梦》发明的中国式爱情符号
    贾宝玉的经典爱情表白“你放心”
    宝黛爱情的升华之乐
    元春给宝黛爱情投下的阴影
    贾母对宝黛爱情的真实态度
    袭人为何也向宝玉挑战
    宝黛爱情遭遇舆论反弹
    宝黛的爱情波澜缘何归于平静
    宝钗和黛玉“和解”的心理秘密
    贾母“见异思迁”和宝玉“歇斯底里”(上篇)
    贾母“见异思迁”和宝玉“歇斯底里”(下篇)
    薛姨妈是何居心
    答会心客论薛宝钗
    宝黛爱情的“言语浅”和“人意深”
    林黛玉《桃花行》和宝黛爱情的新境界
    《红楼梦》原作者笔下的宝黛爱情结局
    林黛玉史湘云长什么样?
    晴雯和宝玉
    晴雯和袭人
    晴雯和小丫头
    《红楼梦》中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贾府三小姐探春的“新经济政策”
    宝钗和探春的改革理念的冲突
    大观园改革的后续小故事
    改革者探春是怎样下的台阶
    《红楼梦》有没有反满思想
    《红楼梦》第六十四.六十七回是伪作吗?
    《红楼梦》诸钗是“大脚”还是“小脚”
    《红楼梦》里怎样过春节
    再谈《红楼梦》里怎样过春节
    曹雪芹佚诗案的“曲终奏雅”
    陈寅恪和俞平伯的“红楼因缘”
    《红楼》答问录
    附新版《红楼梦》的问题在哪儿?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国学与红学
我思古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
刘梦溪 著
国学与红学
八十梦忆
刘梦溪
国学与红学
中国文化观念通诠
刘梦溪 范曾·梁治平 主撰
国学与红学
国学与经学(精装)
刘梦溪 著
国学与红学
七十述学
刘梦溪 著
国学与红学
红楼梦的儿女真情
刘梦溪 著
国学与红学
大师与传统(2015年全新修订)
刘梦溪 著
国学与红学
书生留得一分狂
刘梦溪 著
国学与红学
红楼梦十五讲
刘梦溪 著
国学与红学
情问红楼
刘梦溪 著
国学与红学
陈寅恪与红楼梦
刘梦溪 著
国学与红学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刘梦溪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