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华风经济学丛书: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华风经济学丛书: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5
版次: 1
ISBN: 9787513621373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6页
字数: 26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4人买过
  •   《西南民族大学华风经济学丛书: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主要讲述了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深入研究我国地区发展差距问题,指导我国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深刻分析和总结了我国情况下应该如何发展。   何雄浪(1972—),男,四川南充人,2007年6月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2007年8月到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08年12月从宜宾学院调入西南民族大学工作。现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老师、宜宾学院政管系老师,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在《经济学(季刊)》、《学术月刊》、《南开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级课题1项,获四川省政府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l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第一优势、第二优势与产业空间分异

      1.3  新经济地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学术历程

      1.4  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与结论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视角、思路与内容

      I.7  本章结论

      2.1  土地成本、规模报酬与产业空间分异

      2.1  核心一边缘模型及其短期均衡

      2.2  核心一边缘模型的长期均衡

      2.3  本章结论

    3  企业异质、规模报酬与产业空间分异

      3.1  模型的建立

      3.2  市场均衡、规模报酬与贸易自由度

      3.3  生活成本指数、规模报酬与贸易自由度

      3.4  工人收入、规模报酬与劳动力空间流动

      3.5  本章结论

    4  企业异质、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

      4.1  模型的建立及短期均衡

      4.2  长期均衡分析

      4.3  本章结论

      5  企业异质、人力资本流动与产业空间分异

      5.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2  企业区位选择、企业利润与产业空间分异的数字模拟.

      5.3  本章结论 

    6  市场潜力、就业密度与我国地区工资差距

      6.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6.2  实证分析

      6.3  本章结论

    7  企业效益、地区资本收益差距与我国地区资本流动

      7.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7.2  实证分析 

      7.3  本章结论

    8  地区资本收益、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

      8.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8.2  实证分析 

      8.3  本章结论

    9  企业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与本地市场需求

      9.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9.2  实证分析

      9.3  本章结论

    10  市场规模、要素禀赋与我国区域发展分异

      10.1  多地区FC模型与市场规模、要素禀赋.

      10.2  实证分析

      10.3  本章结论

    l1  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增长动态变化与产业空间分异

      11.1  理论模型分析

      11.2  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l1.3  本章结论

      11.4  本章附录

     
  • 内容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华风经济学丛书: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主要讲述了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深入研究我国地区发展差距问题,指导我国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深刻分析和总结了我国情况下应该如何发展。
  • 作者简介:
      何雄浪(1972—),男,四川南充人,2007年6月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2007年8月到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08年12月从宜宾学院调入西南民族大学工作。现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老师、宜宾学院政管系老师,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在《经济学(季刊)》、《学术月刊》、《南开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级课题1项,获四川省政府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 目录:
    l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第一优势、第二优势与产业空间分异

      1.3  新经济地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学术历程

      1.4  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与结论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视角、思路与内容

      I.7  本章结论

      2.1  土地成本、规模报酬与产业空间分异

      2.1  核心一边缘模型及其短期均衡

      2.2  核心一边缘模型的长期均衡

      2.3  本章结论

    3  企业异质、规模报酬与产业空间分异

      3.1  模型的建立

      3.2  市场均衡、规模报酬与贸易自由度

      3.3  生活成本指数、规模报酬与贸易自由度

      3.4  工人收入、规模报酬与劳动力空间流动

      3.5  本章结论

    4  企业异质、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

      4.1  模型的建立及短期均衡

      4.2  长期均衡分析

      4.3  本章结论

      5  企业异质、人力资本流动与产业空间分异

      5.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2  企业区位选择、企业利润与产业空间分异的数字模拟.

      5.3  本章结论 

    6  市场潜力、就业密度与我国地区工资差距

      6.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6.2  实证分析

      6.3  本章结论

    7  企业效益、地区资本收益差距与我国地区资本流动

      7.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7.2  实证分析 

      7.3  本章结论

    8  地区资本收益、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

      8.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8.2  实证分析 

      8.3  本章结论

    9  企业生产规模、劳动生产率与本地市场需求

      9.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9.2  实证分析

      9.3  本章结论

    10  市场规模、要素禀赋与我国区域发展分异

      10.1  多地区FC模型与市场规模、要素禀赋.

      10.2  实证分析

      10.3  本章结论

    l1  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增长动态变化与产业空间分异

      11.1  理论模型分析

      11.2  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l1.3  本章结论

      11.4  本章附录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