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崇贤馆藏书 手工线装宣纸一函七册)(至尊国礼、收藏升值、崇贤善本、品味阅读)

资治通鉴(崇贤馆藏书 手工线装宣纸一函七册)(至尊国礼、收藏升值、崇贤善本、品味阅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5
版次: 1
ISBN: 9787550218857
定价: 180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8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410千字
15人买过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书精选资治通鉴部分经典篇目,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也通过精美配图给读者以感观享受。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周紀一 一

    周紀二  十八

    周紀五  二十五

    秦紀一  三十九

    秦紀二  四十二

    秦紀三  六十三

    漢紀一  七十七

    漢紀二  九十五

    漢紀三 一〇七

    漢紀六 一三〇

    漢紀七 一四九

    漢紀八 一六四

    漢紀九 一八四

    漢紀十 二〇〇

    漢紀十五 二〇四

    漢紀十七 二〇八

    漢紀二十一 二一二

    漢紀三十二 二二三

    漢紀三十六 二五七

    漢紀四十五 二六三

    漢紀四十七 二六六

    漢紀四十八 二七六

    漢紀五十一 二八〇

    漢紀五十五 三一四

    魏紀七 三四三

    晉紀二 三五一

    晉紀三 三五四

    晉紀四 三六九

    晉紀五 三七五

    晉紀八 三八〇

    晉紀十 三八二

    晉紀十二 三八三

    晉紀十五 三八四

    晉紀十七 三八五

    晉紀二十一 三八六

    晉紀二十三 三八七

    晉紀二十五 三九〇

    晉紀二十六 三九三

    宋紀五 三九九

    齊紀二 四〇一

    齊紀六 四〇二

    梁紀八 四〇七

    梁紀九 四〇八

    陳紀十 四一二

    隋紀一 四一六

    隋紀七 四二五

    隋紀八 四三五

    唐紀七 四三八

    唐紀九 四五一

    唐紀十 四五四

    唐紀十一 四五六

    唐紀十五 四五七

    唐紀十六 四六〇

    唐紀十七 四六二

    唐紀十九 四六三

    唐紀二十三 四六六

    唐紀二十六 四七〇

    唐紀三十 四七三

    唐紀三十一 四七六

    唐紀三十三 四七九

    唐紀三十九 四九三

    唐紀五十六 五〇〇

    後周紀二 五一五
  •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本书精选资治通鉴部分经典篇目,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也通过精美配图给读者以感观享受。
  •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目录:
    周紀一 一

    周紀二  十八

    周紀五  二十五

    秦紀一  三十九

    秦紀二  四十二

    秦紀三  六十三

    漢紀一  七十七

    漢紀二  九十五

    漢紀三 一〇七

    漢紀六 一三〇

    漢紀七 一四九

    漢紀八 一六四

    漢紀九 一八四

    漢紀十 二〇〇

    漢紀十五 二〇四

    漢紀十七 二〇八

    漢紀二十一 二一二

    漢紀三十二 二二三

    漢紀三十六 二五七

    漢紀四十五 二六三

    漢紀四十七 二六六

    漢紀四十八 二七六

    漢紀五十一 二八〇

    漢紀五十五 三一四

    魏紀七 三四三

    晉紀二 三五一

    晉紀三 三五四

    晉紀四 三六九

    晉紀五 三七五

    晉紀八 三八〇

    晉紀十 三八二

    晉紀十二 三八三

    晉紀十五 三八四

    晉紀十七 三八五

    晉紀二十一 三八六

    晉紀二十三 三八七

    晉紀二十五 三九〇

    晉紀二十六 三九三

    宋紀五 三九九

    齊紀二 四〇一

    齊紀六 四〇二

    梁紀八 四〇七

    梁紀九 四〇八

    陳紀十 四一二

    隋紀一 四一六

    隋紀七 四二五

    隋紀八 四三五

    唐紀七 四三八

    唐紀九 四五一

    唐紀十 四五四

    唐紀十一 四五六

    唐紀十五 四五七

    唐紀十六 四六〇

    唐紀十七 四六二

    唐紀十九 四六三

    唐紀二十三 四六六

    唐紀二十六 四七〇

    唐紀三十 四七三

    唐紀三十一 四七六

    唐紀三十三 四七九

    唐紀三十九 四九三

    唐紀五十六 五〇〇

    後周紀二 五一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