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552039771
定价: 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6页
字数: 263.000千字
分类: 政治
3人买过
  • 本书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建设思想为视角,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书中主要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社会组织的内涵和类型、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予以阐述,并对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综述进行梳理。具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外NGO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同时从法律地位、运行机制、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与国外NGO的异同点,进而探析了给我们的启示。最后,提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路径,并对我国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做了相应展望。 戴海东,1965年生,温州瓯海人,二级教授,博士,系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现任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温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管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0余项。近年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社会科学战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科学社会主义》《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温州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浙江民间资本研究:以温州民间资本为例》《劳动:思维、能力与实践》等专著、教材10余部。获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2021年获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闫成松,1988年生,安徽亳州人,硕士。现为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组织、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市厅级课题3项(重点1项),参与省部级重点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高职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课比赛二等奖,学校微型党课一等奖、“百堂精彩一课”一等奖,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序 段治文1

     

    前言1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1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11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3

    第四节研究综述14

     

    第二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发展33

    第一节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33

    第二节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42

     

    第三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嬗变48

    第一节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48

    第二节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建设思想52

    第三节习近平新时代社会建设思想57

     

    第四章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65

    第一节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背景65

    第二节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进程67

    第三节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困境73

     

    第五章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必要性76

    第一节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回归的需要76

    第二节基层社会“自治”回归的需要82

    第三节基层社会治理规律回归的需要90

    第四节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需要93

     

    第六章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分析98

    第一节工具性功能99

    第二节结构性功能103

    第三节表达性功能106

     

    第七章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困境112

    第一节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112

    第二节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126

    第三节我国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33

     

    第八章国外NGO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启示147

    第一节国外NGO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147

    第二节国外NGO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若干启示161

    第三节国外NGO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几点教训166

     

    第九章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探索168

    第一节坚持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创新社会治理理念168

    第二节完善社会组织的准入机制,创建良好的社会治理生态环境

    172

    第三节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

    能力179

    第四节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统筹机制,理顺与政府的

    关系184

    第五节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监督机制,增强其公信力

    191

    第六节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技术保障,共同打造智慧

    社区199第十章结束语206

     

    附录

    龙港市基层治理信息化改革报告211

    新时代背景下政府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的逻辑路径219

     

    参考文献226
  •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建设思想为视角,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书中主要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社会组织的内涵和类型、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予以阐述,并对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综述进行梳理。具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外NGO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同时从法律地位、运行机制、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与国外NGO的异同点,进而探析了给我们的启示。最后,提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路径,并对我国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做了相应展望。
  • 作者简介:
    戴海东,1965年生,温州瓯海人,二级教授,博士,系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现任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温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管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0余项。近年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社会科学战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科学社会主义》《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温州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浙江民间资本研究:以温州民间资本为例》《劳动:思维、能力与实践》等专著、教材10余部。获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2021年获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闫成松,1988年生,安徽亳州人,硕士。现为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组织、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市厅级课题3项(重点1项),参与省部级重点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高职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课比赛二等奖,学校微型党课一等奖、“百堂精彩一课”一等奖,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 目录:
    序 段治文1

     

    前言1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1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11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3

    第四节研究综述14

     

    第二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发展33

    第一节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33

    第二节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42

     

    第三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嬗变48

    第一节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48

    第二节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建设思想52

    第三节习近平新时代社会建设思想57

     

    第四章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65

    第一节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背景65

    第二节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进程67

    第三节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困境73

     

    第五章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必要性76

    第一节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回归的需要76

    第二节基层社会“自治”回归的需要82

    第三节基层社会治理规律回归的需要90

    第四节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需要93

     

    第六章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分析98

    第一节工具性功能99

    第二节结构性功能103

    第三节表达性功能106

     

    第七章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困境112

    第一节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112

    第二节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126

    第三节我国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33

     

    第八章国外NGO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启示147

    第一节国外NGO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147

    第二节国外NGO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若干启示161

    第三节国外NGO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几点教训166

     

    第九章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探索168

    第一节坚持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创新社会治理理念168

    第二节完善社会组织的准入机制,创建良好的社会治理生态环境

    172

    第三节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提高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

    能力179

    第四节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统筹机制,理顺与政府的

    关系184

    第五节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监督机制,增强其公信力

    191

    第六节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技术保障,共同打造智慧

    社区199第十章结束语206

     

    附录

    龙港市基层治理信息化改革报告211

    新时代背景下政府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的逻辑路径219

     

    参考文献226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保险(第四版)
邓大松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底色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文化脑:人类天性的文化神经科学 韩世辉
韩世辉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主义文化论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权的法理与实践
汤闳淼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营销手册
[英]杰勒德·黑斯廷斯(Gerard Hastings),[英]凯瑟琳·安格斯(Kathryn Angus),[美]卡罗尔·布莱恩特(Carol Bryant)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保障理论:发生机制与政策逻辑
席恒 著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调查:设计与评估
祝建华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情感学习手册:研究与实践
(美)杜拉克著 毛亚庆译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转型与晚清民国词学流变
朱惠国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探究
姒鹭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