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演出史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1
版次: 1
ISBN: 9787544400930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6页
字数: 327千字
分类: 艺术
31人买过
  •   本书是第一本昆剧史的专著,1980年出版时,即获得学术界的重视。1985年获得中国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此书早已绝版,最近著者对本书所存在的一些错误、薄弱环节以及论述有欠全面周全之处逐一加以修订。原有节保留不动,内容颇多增删,并酌量引入著者近十年来研究心得和搜寻所得的一些新资料,重新出版。   陆萼庭(1925-2003),戏曲史专家。原藉浙江镇海,生于上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在校时先后从王佩诤、赵景深治戏曲史,并开始在赵景深主编的《俗文学》(《中央日报》)、《通俗文学》、(《大晚报》)副刊投稿。建国后历任北新书局、四联出版社编辑,上海文化、文艺出版社戏剧编辑。50年代末撰文鼓吹老艺人传艺,同时组织老曲友、著名业余昆剧表演家徐凌云口述《昆剧表演一得》(共出3集,第四集原稿毁于“文革”)、“传”字辈教师华传浩口述《我演昆丑》等书稿,并任责任编辑。后调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1979年任编审。所著《昆剧演出史稿》198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4年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1990年应上海声像出版社之邀,担任《中国戏曲精编·昆剧卷》特约编审,该卷由专书、音带、像带三者组成。其戏曲史著作尚有《清代戏曲家丛考》(上海学林出版社)等。 修订自序
    原序
    引言
    第一章一个新剧种的产生
    一、十六世纪初叶的剧坛
    二、昆腔的产生
    三、魏良辅和昆腔流派
    四、梁辰鱼和他的《浣纱记》
    五、昆剧的萌芽时期
    第二章“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一、新声从江南到了北京
    二、虎丘山曲会
    三、新剧的创作和演出
    四、舞台艺术述例
    五、艺人、串客、清曲家
    第三章竞演新戏的时代
    一、且看一张戏单
    二、全本戏的演出特点
    三、家乐的发展
    四、民间职业戏班与艺人
    五、关于女戏
    1、女伶
    2、娼兼优
    3、女乐
    六、玉熙宫与南府
    第四章折子戏的光芒
    一、问题的提出
    二、折子戏的形成
    三、折子戏的艺术特点
    四、苏州集秀班的影响
    五、扬州剧坛和七大内班
    六、清宫南府的扩建
    七、北京的昆剧活动
    八、女戏的演化
    九、清曲家叶堂与钮树玉
    十、全本戏的新貌
    第五章近代昆剧的馀势
    一、进入近代的特点
    二、从北京的集芳班谈起
    三、升平署始末
    四、昆剧活动的新基地---上海
    1、戏园与建前的上海昆剧
    2、三雅园的创建
    3、上海昆剧的前期活动
    4、前期活动的第一阶段
    5、前期活动的第二阶段
    6、前期活动的第三阶段
    7、上海昆剧的后期活动
    五、四大老班在苏州的活动
    六、清唱与[清客串]
    附录:清末上海昆剧演出剧目志
    第六章“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文全福班的报散
    二、从昆剧传习所到仙霓社
    三、结束语
    编校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本昆剧史的专著,1980年出版时,即获得学术界的重视。1985年获得中国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此书早已绝版,最近著者对本书所存在的一些错误、薄弱环节以及论述有欠全面周全之处逐一加以修订。原有节保留不动,内容颇多增删,并酌量引入著者近十年来研究心得和搜寻所得的一些新资料,重新出版。
  • 作者简介:
      陆萼庭(1925-2003),戏曲史专家。原藉浙江镇海,生于上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在校时先后从王佩诤、赵景深治戏曲史,并开始在赵景深主编的《俗文学》(《中央日报》)、《通俗文学》、(《大晚报》)副刊投稿。建国后历任北新书局、四联出版社编辑,上海文化、文艺出版社戏剧编辑。50年代末撰文鼓吹老艺人传艺,同时组织老曲友、著名业余昆剧表演家徐凌云口述《昆剧表演一得》(共出3集,第四集原稿毁于“文革”)、“传”字辈教师华传浩口述《我演昆丑》等书稿,并任责任编辑。后调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1979年任编审。所著《昆剧演出史稿》198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4年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1990年应上海声像出版社之邀,担任《中国戏曲精编·昆剧卷》特约编审,该卷由专书、音带、像带三者组成。其戏曲史著作尚有《清代戏曲家丛考》(上海学林出版社)等。
  • 目录:
    修订自序
    原序
    引言
    第一章一个新剧种的产生
    一、十六世纪初叶的剧坛
    二、昆腔的产生
    三、魏良辅和昆腔流派
    四、梁辰鱼和他的《浣纱记》
    五、昆剧的萌芽时期
    第二章“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一、新声从江南到了北京
    二、虎丘山曲会
    三、新剧的创作和演出
    四、舞台艺术述例
    五、艺人、串客、清曲家
    第三章竞演新戏的时代
    一、且看一张戏单
    二、全本戏的演出特点
    三、家乐的发展
    四、民间职业戏班与艺人
    五、关于女戏
    1、女伶
    2、娼兼优
    3、女乐
    六、玉熙宫与南府
    第四章折子戏的光芒
    一、问题的提出
    二、折子戏的形成
    三、折子戏的艺术特点
    四、苏州集秀班的影响
    五、扬州剧坛和七大内班
    六、清宫南府的扩建
    七、北京的昆剧活动
    八、女戏的演化
    九、清曲家叶堂与钮树玉
    十、全本戏的新貌
    第五章近代昆剧的馀势
    一、进入近代的特点
    二、从北京的集芳班谈起
    三、升平署始末
    四、昆剧活动的新基地---上海
    1、戏园与建前的上海昆剧
    2、三雅园的创建
    3、上海昆剧的前期活动
    4、前期活动的第一阶段
    5、前期活动的第二阶段
    6、前期活动的第三阶段
    7、上海昆剧的后期活动
    五、四大老班在苏州的活动
    六、清唱与[清客串]
    附录:清末上海昆剧演出剧目志
    第六章“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文全福班的报散
    二、从昆剧传习所到仙霓社
    三、结束语
    编校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传字辈年谱
彭剑飙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传世演出珍本全编(全十六册)
苏州昆剧传习所 编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锣鼓
吴锦亚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史补论
顾笃璜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牡丹亭》英译的多模态视角探索
朱玲 著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表演一得 看戏六十年
徐凌云 口述;管际安、陆兼之记录 整理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志
王永敬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演出史稿
陆萼庭 著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牡丹亭·拾画叫画》表演教程
王凯编著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传”字辈
杨守松 著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表演流变研究
刘轩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舞台美术源流考
管骍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昆剧演出史稿
中国文学十讲(共4册)
陆萼庭 赵昌平
昆剧演出史稿
昆剧演出史稿
陆萼庭 著
昆剧演出史稿
钟馗考
陆萼庭;白先勇顾问;华玮
昆剧演出史稿
中华戏剧学丛刊:清代戏曲与昆剧
陆萼庭 著
昆剧演出史稿
中国文学十讲
陆萼庭;赵昌平
昆剧演出史稿
清代戏曲家丛考
陸萼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