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

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9
版次: 1
ISBN: 9787568921367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9页
分类: 工程技术
3人买过
  •   城市是意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的主题是广义超元论视域下的自组织城市。广义超元论认为:城市是空有不二的,其中“空”是无指称不可言说的非对象性城市或超形上学城市,“有”是有指称可言说的对象性城市;对象性城市是道器不二的,其中“道”是可形上学言说的形上学城市或本然城市,即人类实践,“器”是可形下学言说的形下学城市或实然应然城市,即物理城市、行为城市和观念城市的复合体;原本没有城市,也没有自组织城市理论,它们都是意识人类如此这般设定、建构、创造出来的。自组织城市理论认为:从大尺度时空看,城市形成是在城市内外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下自发实现的;城市演变是在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非他律性的结果;城市形成演变的根本动力来自人类自身的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展开的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活动。   何跃,男,中共党员,哲学博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通识教育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思维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拟任),重庆市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市思维科学与智力开发学会荣誉会长,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认知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周易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讲课程:目前主讲博士研究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思想史》《公共管理学》,本科生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解读》,中国大学慕课《智慧的秘密》。
      科研成果:已出版《人类的世界》《思维学探新》等学术著作3部,主编、副主编《现代科技与科技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组织管理》等教材6部,发表“广义超元论与后现代整体观”“人类的世界与非人类的世界”“关于意识的广义超元论诠释”“走进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禅与人定的世界”等学术论文140余篇。
      学术简历:曾师从王舜钦老先生(熊十力学生)学习中国哲学、佛学多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燃气及热能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华中工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进修访学,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教委西南教育干部培训中心、重庆市委党校学习培训。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其比较研究
    2.1 自组织与他组织
    2.2 城市自组织与城市他组织
    2.3 城市自组织与自组织城市

    第3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3.1 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3.2 自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3.3 自组织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第4章 自组织城市形成的自发性
    4.1 城市形成的自发性假设
    4.2 城市形成自发性假设的理论论证
    4.3 城市形成自发性的实践证明

    第5章 自组织城市演变的非他律性
    5.1 城市演变的非他律性假设
    5.2 城市演变非他律性假设的理论论证
    5.3 城市演变非他律性的实践证明

    第6章 自组织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6.1 创造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假设
    6.2 创造是城市发展根本动力假设的理论论证
    6.3 创造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实践证明

    第7章 自组织城市案例分析
    7.1 阆中形成演变的自组织分析
    7.2 威尼斯形成演变的自组织分析

    第8章 自组织城市本体论
    8.1 狭义世界1,2,3理论与广义世界1,2,3理论
    8.2 狭义世界1,2,3理论视野下的城市
    8.3 广义世界1,2,3理论视野下的城市
    8.4 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记
  • 内容简介:
      城市是意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的主题是广义超元论视域下的自组织城市。广义超元论认为:城市是空有不二的,其中“空”是无指称不可言说的非对象性城市或超形上学城市,“有”是有指称可言说的对象性城市;对象性城市是道器不二的,其中“道”是可形上学言说的形上学城市或本然城市,即人类实践,“器”是可形下学言说的形下学城市或实然应然城市,即物理城市、行为城市和观念城市的复合体;原本没有城市,也没有自组织城市理论,它们都是意识人类如此这般设定、建构、创造出来的。自组织城市理论认为:从大尺度时空看,城市形成是在城市内外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下自发实现的;城市演变是在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非他律性的结果;城市形成演变的根本动力来自人类自身的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展开的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活动。
  • 作者简介:
      何跃,男,中共党员,哲学博士,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通识教育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思维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拟任),重庆市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市思维科学与智力开发学会荣誉会长,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认知科学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周易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讲课程:目前主讲博士研究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科学思想史》《公共管理学》,本科生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解读》,中国大学慕课《智慧的秘密》。
      科研成果:已出版《人类的世界》《思维学探新》等学术著作3部,主编、副主编《现代科技与科技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组织管理》等教材6部,发表“广义超元论与后现代整体观”“人类的世界与非人类的世界”“关于意识的广义超元论诠释”“走进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禅与人定的世界”等学术论文140余篇。
      学术简历:曾师从王舜钦老先生(熊十力学生)学习中国哲学、佛学多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燃气及热能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华中工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进修访学,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教委西南教育干部培训中心、重庆市委党校学习培训。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其比较研究
    2.1 自组织与他组织
    2.2 城市自组织与城市他组织
    2.3 城市自组织与自组织城市

    第3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3.1 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3.2 自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3.3 自组织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第4章 自组织城市形成的自发性
    4.1 城市形成的自发性假设
    4.2 城市形成自发性假设的理论论证
    4.3 城市形成自发性的实践证明

    第5章 自组织城市演变的非他律性
    5.1 城市演变的非他律性假设
    5.2 城市演变非他律性假设的理论论证
    5.3 城市演变非他律性的实践证明

    第6章 自组织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6.1 创造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假设
    6.2 创造是城市发展根本动力假设的理论论证
    6.3 创造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实践证明

    第7章 自组织城市案例分析
    7.1 阆中形成演变的自组织分析
    7.2 威尼斯形成演变的自组织分析

    第8章 自组织城市本体论
    8.1 狭义世界1,2,3理论与广义世界1,2,3理论
    8.2 狭义世界1,2,3理论视野下的城市
    8.3 广义世界1,2,3理论视野下的城市
    8.4 广义超元论与自组织城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