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11
版次: 1
ISBN: 9787218129020
定价: 12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64页
分类: 自然科学
41人买过
  • 栽培稻源自中国南方,并且很早就进入到了北方,但北方的稻作一直处在时断时续的不稳定状态。10世纪以后,受到北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南方稻作技术,在有识之士倡导和国家政策鼓励之下,经过由文本、移民和屯田等多种方式和路径传入北方,然而受到自然、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进入北方的南方水稻技术,虽然先天带有北方的基因,但却未能在北方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未能获得对于北方来说也同属于外来作物小麦一样的成功。土著化和流动性成技术本地化的障碍。然而,我们也看到,10至19世纪,中国北方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稻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它们分别代表中国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即传统文化模式,皇家政治模式和军事屯田模式。这三种模式虽各有特点,又都受到中国南方稻作技术的影响,或是在“法式”南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曾雄生,男,1962年11月生于江西省新干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农业历史与中国科学通史研究。参与了《中国农业通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与写作,著有《中国农学史》《中国稻作文化史》《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中国稻史研究》等数种,并论著章节、论文、译文及科普文章等多篇,创办并主持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站(agri-history.net)。著作获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和“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等奖项。 引言 

    第一节 稻米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 

    第二节 关于北方和南方的概念 

    第三节 问题的由来 

    第四节 现有研究的检讨及相关概念 

    第五节 本研究的主旨、材料与方法 

    第六节 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早期南北方稻作技术的互动 

    第一节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及北传 

    第二节 新石器至先秦时代的北方稻作 

    第三节 汉唐时期的北方稻作及其特点 

    第四节 早期南方对北方稻作的可能影响:以《齐民要术》为例 

    第五节 南方稻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第六节 南方农业技术中的北方因素 

    第二章 水稻技术引入北方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文化背景 

    第四节 自然环境 

    第五节 技术背景 

    第三章 引入的主要经过及产区分布的变化

    第一节 宋代河南河北的种稻活动

    第二节 元代关于风土和畿辅水利的议论

    第三节 明人在北方种稻的言行 

    第四节 清人关于北方种稻的争议 

    第五节 北方水稻产区的分布及其变化 

    第四章传播的动力、途径与机制 

    第一节 晋祠稻:固有稻作传统对北方稻作的影响 

    第二节 京西稻:北方稻作发展的政治模式 

    第三节 小站稻:北方稻作发展的军事屯田模式 

    第四节 鲁各庄和蛮子营:宋元明清时期的移民与稻作 

    第五节 稻粱谋:士人在稻作技术传播的角色 

    第六节 农书与耕织图:文本的作用 

    第五章 传播的阻力及障碍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影响:水旱之间 

    第二节 优势作物及生业的竞争 

    第三节 各方利益的冲突 

    第四节 文化认同与排斥 

    第六章 南方稻作技术在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农田水利技术 

    第二节 水稻品种 

    第三节 技术及农具——以《天启三年天津屯垦条例残卷》为中心 

    结论与讨论:南方稻作技术对北方的影响 

    第一节 历史上关于作物引种所引发的争论 

    第二节 水稻在北方:江南化VS土著化 

    第三节 明清时期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 

    第四节 北方:水稻与小麦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栽培稻源自中国南方,并且很早就进入到了北方,但北方的稻作一直处在时断时续的不稳定状态。10世纪以后,受到北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南方稻作技术,在有识之士倡导和国家政策鼓励之下,经过由文本、移民和屯田等多种方式和路径传入北方,然而受到自然、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进入北方的南方水稻技术,虽然先天带有北方的基因,但却未能在北方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未能获得对于北方来说也同属于外来作物小麦一样的成功。土著化和流动性成技术本地化的障碍。然而,我们也看到,10至19世纪,中国北方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稻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它们分别代表中国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即传统文化模式,皇家政治模式和军事屯田模式。这三种模式虽各有特点,又都受到中国南方稻作技术的影响,或是在“法式”南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作者简介:
    曾雄生,男,1962年11月生于江西省新干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农业历史与中国科学通史研究。参与了《中国农业通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与写作,著有《中国农学史》《中国稻作文化史》《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中国稻史研究》等数种,并论著章节、论文、译文及科普文章等多篇,创办并主持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站(agri-history.net)。著作获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和“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等奖项。
  •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稻米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 

    第二节 关于北方和南方的概念 

    第三节 问题的由来 

    第四节 现有研究的检讨及相关概念 

    第五节 本研究的主旨、材料与方法 

    第六节 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早期南北方稻作技术的互动 

    第一节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及北传 

    第二节 新石器至先秦时代的北方稻作 

    第三节 汉唐时期的北方稻作及其特点 

    第四节 早期南方对北方稻作的可能影响:以《齐民要术》为例 

    第五节 南方稻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第六节 南方农业技术中的北方因素 

    第二章 水稻技术引入北方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文化背景 

    第四节 自然环境 

    第五节 技术背景 

    第三章 引入的主要经过及产区分布的变化

    第一节 宋代河南河北的种稻活动

    第二节 元代关于风土和畿辅水利的议论

    第三节 明人在北方种稻的言行 

    第四节 清人关于北方种稻的争议 

    第五节 北方水稻产区的分布及其变化 

    第四章传播的动力、途径与机制 

    第一节 晋祠稻:固有稻作传统对北方稻作的影响 

    第二节 京西稻:北方稻作发展的政治模式 

    第三节 小站稻:北方稻作发展的军事屯田模式 

    第四节 鲁各庄和蛮子营:宋元明清时期的移民与稻作 

    第五节 稻粱谋:士人在稻作技术传播的角色 

    第六节 农书与耕织图:文本的作用 

    第五章 传播的阻力及障碍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影响:水旱之间 

    第二节 优势作物及生业的竞争 

    第三节 各方利益的冲突 

    第四节 文化认同与排斥 

    第六章 南方稻作技术在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农田水利技术 

    第二节 水稻品种 

    第三节 技术及农具——以《天启三年天津屯垦条例残卷》为中心 

    结论与讨论:南方稻作技术对北方的影响 

    第一节 历史上关于作物引种所引发的争论 

    第二节 水稻在北方:江南化VS土著化 

    第三节 明清时期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 

    第四节 北方:水稻与小麦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的故事
王宇丰 著;王加华 编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生态育种学概论 水稻作学家丁颖水稻生态育种 光温生态品种选育利用 水稻科研生产工作者 大中专农林院校师生用书 广东科技
陈友订;刘传光;周新桥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联合收获机多风道清选装置设计方法及清选损失控制技术
梁振伟 著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编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覆膜机插栽培技术图解
张玉屏 著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新品种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黄庭旭;陈双龙;周鹏;徐倩华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提质增效营养富硒技术研究与应用
钱华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形态建成与高产技术
谢建娘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低碳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案例
钟旭华、梁开明、潘俊峰 著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图解
张义凯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图解
朱德峰 著;朱德峰 编;朱德峰 译;陈惠哲;陈惠哲;陈惠哲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水稻技术100问
程式华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中国稻史研究
曾雄生 著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中国农学史(修订本)
曾雄生 著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曾雄生 编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中国农学史
曾雄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