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8
版次: 1
ISBN: 9787313069207
定价: 22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955页
字数: 157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10人买过
  •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作者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临床感染疾病的治疗。全书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共20章。总论包括感染病概述、感染病的实验室检查、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感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概述、感染病的基本治疗、感染病的个体化治疗、特殊人群感染病的治疗、感染病主要并发症的治疗、感染病治疗的新手段、感染病患者的随访、感染病的预防和预后。各论包括朊毒体病--克-雅病治疗方案、病毒性疾病、衣原体疾病、支原体疾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真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蠕虫性疾病。本书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反映了当今国内外有关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法。 卢洪洲,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现任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兼中心感染科主任;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擅长艾滋病、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肝炎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学术任职:上海市流感防控专家、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艾滋病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常委、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组长。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各类论文170余篇,其中在SCI引用杂志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著28篇;主编专业参考书3部、副主编专著6部、参编专业参考书34部。先后获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荣获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中国医药科技创新人物、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届“银蛇奖”;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目前承担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张永信,(1943~)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上海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教研室副主任、传染病科主任等职。现兼任院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临床40余年,在处理难治性感染和危重病例方面积累了经验。曾参加国家攻关项目,进行多种抗菌药的临床验证。负责以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主的课题,1985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86年获上海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荣誉证书,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三等奖,2005年获上海药学科技奖。长期任医院和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为博士后专家组成员。现任:卫生部合理应用抗菌药监测中心专家顾问,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委会顾问。2008年被卫生部医政司指定为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的国家级师资。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点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评审,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协委员(第八届),上海药学会常务理事,药物治疗委员会主任,抗生素分会副主任。《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等十余本杂志编委,《上海医药》主编,《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和《世界临床药物》副主编。主编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范教材《感染病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现代难治病诊治学丛书”《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分册、《临床药物使用手册》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任《合理用药问答》副主编,《实用内科学》、《内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实用抗菌药物学》等专业书籍编委。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证书及发给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获东方奖教金。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科普志愿者称号。2005年获《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周年金笔奖。
    张志勇(1961~),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兼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上海菽苹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华放射学会心胸放射学组副组长;中华放射学会上海分会心胸放射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金山区第四届人大代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临床影像学组名誉组长;上海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2001年5月被评为首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2001年8月获“第三届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并荣获2001年度“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12月荣获复旦大学第四届“校长奖”。2007年3月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十大医德标兵”;2007年11月获“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2007年12月获“全国医德标兵”称号。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42篇;综述15篇。以第二作者发表论文28篇。参加了12部大型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参考书的编写,其中两部任副主编。以主要完成人申请到各类课题8项,在研课题3个。现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等10种影像诊断专业杂志编委。 上篇总论
    第一章感染病概述
    第一节引起常态感染的病原体
    第二节引起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
    第三节感染病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感染病的流行特征
    第五节感染病的临床特征
    第二章感染病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感染病的常规检查
    第二节感染病的生化检查
    第三节感染病的病理学检查
    第四节感染病的免疫学检查
    第五节感染病的病原学检查
    第三章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选
    第二节头颅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三节胸部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四节腹部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五节骨骼肌肉系统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四章感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概述
    第一节感染病的诊断原则
    第二节感染病的治疗原则
    第三节感染病的治疗目标
    第五章感染病的基本治疗
    第一节感染病的支持治疗
    第二节感染病的对症治疗
    第三节感染病的免疫调节治疗
    第四节感染病的微生态调节治疗
    第五节抗感染化学治疗
    第六节感染病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第七节感染病的中医学治疗
    第八节心理咨询
    第九节隔离消毒
    第十节健康教育
    第十一节职业暴露的预防
    第六章感染病的个体化治疗
    第一节根据临床类型的治疗
    第二节根据病原类型的治疗
    第七章特殊人群感染病的治疗
    第一节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第二节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第三节孕妇感染病的治疗
    第四节肾病患者感染病的治疗
    第五节肝病合并感染病的治疗
    第八章感染病主要并发症的治疗
    第一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第二节多器官失代偿综合征的治疗
    第三节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第四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第五节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
    第六节急性肝功能不全的治疗
    第七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第八节急性脑水肿的治疗
    第九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第十节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治疗
    第九章感染病治疗的新手段
    第一节抗微生物肽
    第二节治疗性疫苗
    第三节基因治疗
    第十章感染病患者的随访、感染病的预防和预后
    第一节感染病患者的随访
    第二节感染病的预后
    第三节感染病的预防

    下篇各论
  • 内容简介: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作者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临床感染疾病的治疗。全书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共20章。总论包括感染病概述、感染病的实验室检查、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感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概述、感染病的基本治疗、感染病的个体化治疗、特殊人群感染病的治疗、感染病主要并发症的治疗、感染病治疗的新手段、感染病患者的随访、感染病的预防和预后。各论包括朊毒体病--克-雅病治疗方案、病毒性疾病、衣原体疾病、支原体疾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真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蠕虫性疾病。本书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反映了当今国内外有关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法。
  • 作者简介:
    卢洪洲,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现任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兼中心感染科主任;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擅长艾滋病、发热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肝炎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学术任职:上海市流感防控专家、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艾滋病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常委、上海市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组长。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各类论文170余篇,其中在SCI引用杂志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著28篇;主编专业参考书3部、副主编专著6部、参编专业参考书34部。先后获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荣获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中国医药科技创新人物、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届“银蛇奖”;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目前承担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张永信,(1943~)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任上海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教研室副主任、传染病科主任等职。现兼任院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临床40余年,在处理难治性感染和危重病例方面积累了经验。曾参加国家攻关项目,进行多种抗菌药的临床验证。负责以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主的课题,1985年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86年获上海医科大学科技成果荣誉证书,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三等奖,2005年获上海药学科技奖。长期任医院和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为博士后专家组成员。现任:卫生部合理应用抗菌药监测中心专家顾问,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委会顾问。2008年被卫生部医政司指定为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的国家级师资。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点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评审,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协委员(第八届),上海药学会常务理事,药物治疗委员会主任,抗生素分会副主任。《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等十余本杂志编委,《上海医药》主编,《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和《世界临床药物》副主编。主编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规范教材《感染病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现代难治病诊治学丛书”《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分册、《临床药物使用手册》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任《合理用药问答》副主编,《实用内科学》、《内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实用抗菌药物学》等专业书籍编委。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证书及发给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获东方奖教金。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科普志愿者称号。2005年获《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周年金笔奖。
    张志勇(1961~),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兼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上海菽苹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华放射学会心胸放射学组副组长;中华放射学会上海分会心胸放射学组副组长;上海市金山区第四届人大代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临床影像学组名誉组长;上海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2001年5月被评为首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2001年8月获“第三届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并荣获2001年度“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12月荣获复旦大学第四届“校长奖”。2007年3月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十大医德标兵”;2007年11月获“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2007年12月获“全国医德标兵”称号。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42篇;综述15篇。以第二作者发表论文28篇。参加了12部大型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参考书的编写,其中两部任副主编。以主要完成人申请到各类课题8项,在研课题3个。现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等10种影像诊断专业杂志编委。
  • 目录:
    上篇总论
    第一章感染病概述
    第一节引起常态感染的病原体
    第二节引起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
    第三节感染病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感染病的流行特征
    第五节感染病的临床特征
    第二章感染病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感染病的常规检查
    第二节感染病的生化检查
    第三节感染病的病理学检查
    第四节感染病的免疫学检查
    第五节感染病的病原学检查
    第三章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选
    第二节头颅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三节胸部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四节腹部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五节骨骼肌肉系统感染病的影像学检查
    第四章感染病的诊断和治疗概述
    第一节感染病的诊断原则
    第二节感染病的治疗原则
    第三节感染病的治疗目标
    第五章感染病的基本治疗
    第一节感染病的支持治疗
    第二节感染病的对症治疗
    第三节感染病的免疫调节治疗
    第四节感染病的微生态调节治疗
    第五节抗感染化学治疗
    第六节感染病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第七节感染病的中医学治疗
    第八节心理咨询
    第九节隔离消毒
    第十节健康教育
    第十一节职业暴露的预防
    第六章感染病的个体化治疗
    第一节根据临床类型的治疗
    第二节根据病原类型的治疗
    第七章特殊人群感染病的治疗
    第一节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第二节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第三节孕妇感染病的治疗
    第四节肾病患者感染病的治疗
    第五节肝病合并感染病的治疗
    第八章感染病主要并发症的治疗
    第一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第二节多器官失代偿综合征的治疗
    第三节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第四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第五节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
    第六节急性肝功能不全的治疗
    第七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第八节急性脑水肿的治疗
    第九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第十节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治疗
    第九章感染病治疗的新手段
    第一节抗微生物肽
    第二节治疗性疫苗
    第三节基因治疗
    第十章感染病患者的随访、感染病的预防和预后
    第一节感染病患者的随访
    第二节感染病的预后
    第三节感染病的预防

    下篇各论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管道护理
周阳、韩辉武 主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查体技能
(英)菲尔·杰文(Phil Jevon)主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诊疗人工智能——可解释、可通用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朱一帆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牙周病学和口腔种植学 第7版
(瑞典)托德·伯格伦德(Tord Berglundh),闫福华 葛少华 陈 斌 李艳芬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营养学(第二版)
蔡威,沈秀华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研究设计(第5版)
(美) Warren SBrowner\\Th... 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医学英文论文写作
廖联明,黄静编著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化学检验案例分析
郑铁生,涂建成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检验方法性能验证与确认
黄宪章,王建兵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诱导排卵与卵巢刺激
刘嘉茵,陈子江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处方审核案例详解丛书——处方审核基本知识
郑锦坤,邱凯锋,吴晓松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临床诊疗案例分析丛书:内分泌临床诊疗案例分析
刘铭,何庆,崔景秋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感染相关常用药物速查手册
卢洪洲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医学真菌检验与图解(第二版)
卢洪洲 徐和平 冯长海 主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与图解
卢洪洲、钱雪琴、黄海荣 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第三版)
卢洪洲、 张仁芳 主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常用药物与相互作用
卢洪洲 主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诊疗图谱
卢洪洲 沈银忠 主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袖珍抗感染用药手册(第三版)
卢洪洲、董平 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医学真菌检验与图解
卢洪洲 钱雪琴 徐和平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第二版)
卢洪洲 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实用艾滋病护理
卢洪洲、胡雁、鲍美娟 编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新发传染病
卢洪洲;梁晓峰
临床感染疾病治疗学
袖珍抗感染用药手册
卢洪洲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