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11
版次: 1
ISBN: 9787520351478
定价: 1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7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1人买过
  •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易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易经》研究”“春秋时期易学研究”“《易传》研究”“西汉易学研究”和“东汉易学研究”几个部分。在研究方法的创新方面,一是注重“易学问题与思想史相结合”,力图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对易学象数的演变脉络、易学人物及其著作的思想内容给予合理的阐释;二是注重“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既深挖传世易学文献的文本意义,又注意出土易学文献对相关易学间题的补证,从而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易学疑难问题,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揭示和比较有力的阐证。   于成宝,1976年生,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文学硕士(导师徐兴无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导师蒋广学教授),2008-2009学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导师李零教授),2019年度台湾中正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导师汇宝钗教授),主要从事易学史及诸子学的研究。 第一章 《易经》研究
    第一节 论《周易》的形成过程
    一 八卦的创制
    二 由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发展
    三 《连山》《归藏》与《周易》
    四 “爻变”的出现与《周易》卦爻辞的撰系
    第二节 论《易经》“理数象占”合一的哲学
    一 《易》之理——《易》与天地准
    二 《易》之数——人类对自然秩序的认识
    三 《易》之象——观物取象的思维模式
    四 《易》之占——推天道而明人事
    第三节 论《易经》的道德观与中国人文精神的觉醒
    一 商周交替的时代思潮促使道德观念的诞生
    二 《易经》“轻天命、重人事”的思想体现周人的道德自觉
    三 《易经》“君子”形象体现了周人对贵族道德规范的构建

    第二章 春秋战国易学研究
    第一节 论春秋时期的易学
    一 春秋易学中的象数论
    二 春秋易学中的义理论
    第二节 论《易传》的著作年代——兼述《易传》的解易体例和易学思想
    一 前人关于《易传》著作年代的研究
    二 《易传》著作年代再考辨
    第三节 论“大衍筮法”
    一 大衍之数当为五十
    二 揲劫求卦之法
    第四节 论“河图”“洛书”
    一 “河图”“洛书”的学术源流
    二 “河图”“洛书”与易卦的学术渊源
    三 汉代学者对“河图”“洛书”的认识
    四 “河图”“洛书”的学术史意义

    第三章 西汉易学研究(上)
    第一节 论战国秦汉间易学思想的演进
    一 作为融筮法和思想于一体的《易经》
    二 孔子儒学的礼乐文化背景
    三 《易传》《中庸》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四 董仲舒对天人感应新天道的构建
    五 西汉易学对“天人感应”新占术的构建
    第二节 论贾谊易学
    一 贾谊易学的渊源分析
    二 贾谊《新书》引《易》分析
    三 贾谊易学的时代意义
    第三节 论魏相易学
    一 魏相易学的渊源考略
    二 魏相易学的主要内容
    三 魏相易学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论孟喜易学
    一 孟喜易学的师承关系
    二 孟喜卦气易学的主要内容
    三 孟喜卦气易学的学术史意义

    第四章 西汉易学研究(下)
    第一节 论京房易学
    一 八宫卦序说
    二 世应说和飞伏说
    三 卦爻纳干支说
    四 卦爻五行说
    第二节 论《太玄》
    一 扬雄准《周易》作《太玄》的学术思想背景考察
    二 《太玄》对《周易》的模拟探析
    三 《太玄》的筮法和天道观略论
    四 《太玄》的易学史意义
    第三节 论《易纬》
    一 《易纬》对《周易》经传的新认识
    二 《易纬》的“爻辰说”略论

    第五章 东汉易学研究(上)
    第一节 论《易林》
    一 《易林》的作者归属略辨
    二 《易林》的林辞分析
    附录:《易林》林辞互见表
    第二节 论郑玄易学
    一 郑玄对《易经》的注释
    二 论郑玄的易学哲学

    第六章 东汉易学研究(下)
    第一节 论荀爽易学
    一 论荀爽的易学哲学
    二 论荀爽的解《易》体例
    三 荀爽易学的卦变说——兼论荀爽之前的卦变理论及实践
    第二节 论虞翻易学
    一 论虞翻的易学观
    二 论虞翻的卦变思想及设计
    三 虞翻易学的其他解《易》体例
  • 内容简介: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易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易经》研究”“春秋时期易学研究”“《易传》研究”“西汉易学研究”和“东汉易学研究”几个部分。在研究方法的创新方面,一是注重“易学问题与思想史相结合”,力图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对易学象数的演变脉络、易学人物及其著作的思想内容给予合理的阐释;二是注重“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既深挖传世易学文献的文本意义,又注意出土易学文献对相关易学间题的补证,从而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易学疑难问题,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揭示和比较有力的阐证。
  • 作者简介:
      于成宝,1976年生,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文学硕士(导师徐兴无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导师蒋广学教授),2008-2009学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导师李零教授),2019年度台湾中正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导师汇宝钗教授),主要从事易学史及诸子学的研究。
  • 目录:
    第一章 《易经》研究
    第一节 论《周易》的形成过程
    一 八卦的创制
    二 由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发展
    三 《连山》《归藏》与《周易》
    四 “爻变”的出现与《周易》卦爻辞的撰系
    第二节 论《易经》“理数象占”合一的哲学
    一 《易》之理——《易》与天地准
    二 《易》之数——人类对自然秩序的认识
    三 《易》之象——观物取象的思维模式
    四 《易》之占——推天道而明人事
    第三节 论《易经》的道德观与中国人文精神的觉醒
    一 商周交替的时代思潮促使道德观念的诞生
    二 《易经》“轻天命、重人事”的思想体现周人的道德自觉
    三 《易经》“君子”形象体现了周人对贵族道德规范的构建

    第二章 春秋战国易学研究
    第一节 论春秋时期的易学
    一 春秋易学中的象数论
    二 春秋易学中的义理论
    第二节 论《易传》的著作年代——兼述《易传》的解易体例和易学思想
    一 前人关于《易传》著作年代的研究
    二 《易传》著作年代再考辨
    第三节 论“大衍筮法”
    一 大衍之数当为五十
    二 揲劫求卦之法
    第四节 论“河图”“洛书”
    一 “河图”“洛书”的学术源流
    二 “河图”“洛书”与易卦的学术渊源
    三 汉代学者对“河图”“洛书”的认识
    四 “河图”“洛书”的学术史意义

    第三章 西汉易学研究(上)
    第一节 论战国秦汉间易学思想的演进
    一 作为融筮法和思想于一体的《易经》
    二 孔子儒学的礼乐文化背景
    三 《易传》《中庸》对天人关系论的构建
    四 董仲舒对天人感应新天道的构建
    五 西汉易学对“天人感应”新占术的构建
    第二节 论贾谊易学
    一 贾谊易学的渊源分析
    二 贾谊《新书》引《易》分析
    三 贾谊易学的时代意义
    第三节 论魏相易学
    一 魏相易学的渊源考略
    二 魏相易学的主要内容
    三 魏相易学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论孟喜易学
    一 孟喜易学的师承关系
    二 孟喜卦气易学的主要内容
    三 孟喜卦气易学的学术史意义

    第四章 西汉易学研究(下)
    第一节 论京房易学
    一 八宫卦序说
    二 世应说和飞伏说
    三 卦爻纳干支说
    四 卦爻五行说
    第二节 论《太玄》
    一 扬雄准《周易》作《太玄》的学术思想背景考察
    二 《太玄》对《周易》的模拟探析
    三 《太玄》的筮法和天道观略论
    四 《太玄》的易学史意义
    第三节 论《易纬》
    一 《易纬》对《周易》经传的新认识
    二 《易纬》的“爻辰说”略论

    第五章 东汉易学研究(上)
    第一节 论《易林》
    一 《易林》的作者归属略辨
    二 《易林》的林辞分析
    附录:《易林》林辞互见表
    第二节 论郑玄易学
    一 郑玄对《易经》的注释
    二 论郑玄的易学哲学

    第六章 东汉易学研究(下)
    第一节 论荀爽易学
    一 论荀爽的易学哲学
    二 论荀爽的解《易》体例
    三 荀爽易学的卦变说——兼论荀爽之前的卦变理论及实践
    第二节 论虞翻易学
    一 论虞翻的易学观
    二 论虞翻的卦变思想及设计
    三 虞翻易学的其他解《易》体例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艺术观研究
陈佳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增订本)
晁福林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儒家性情思想发微
欧阳祯人 著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动物文化研究
刘国和 著;邓永芳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海洋社会与海洋国家研究
牟方君 胡伟光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诗选读
伍恒山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儒道名篇精义阐微
黄意明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诸子七讲
梁启超 著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孝文化史
许刚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叙事语篇结构类型及模式研究
刘巍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文化史(图文版)
孟世杰 著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先秦两汉文献与文学论集
董治安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先秦两汉易学研究
周易新释
于成宝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