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2020-03
版次: 1
ISBN: 9787200135039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3页
分类: 文学
148人买过
  • 《家学杂忆》是舒芜回忆亲人、怀念家乡、回顾成长与工作经历文章的结集。书中讲述了舒芜来自外祖父桐城派殿军马其昶,祖父诗人、书法家方守敬,姑姑新月派诗人方令孺,父亲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方孝岳,表兄文史学家马茂元,大哥新月派诗人方玮德等人的家学熏陶、润泽积累。舒芜在精神摇篮中的成长路径,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工作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所见所闻。传统文化的底色和时代激变的碰撞如何组成一个人的命运。这是舒芜摭拾于精神成长史的“朝花夕拾”。 舒芜(1922―2009),安徽桐城人。本名方管,学名方硅德,字重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1938年向《广西日报》副刊《南方》投稿时始用“舒芜”的笔名。1937年考入高中时适逢抗战爆发,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为《桐报》主编副刊《十月》。1940年辍学,在湖北、四川等地农村任小学、中学教师。1944―1949年,历任国立女子和师范学院、江苏学院、南宁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进行文学、哲学的教学与研究。1945年初在胡风主编的《七月》上发表《论主观》一文,成为一场长达5年之久的文艺论争的主要焦点之一。这时期还创作了不少杂文,结为《挂剑集》。1949年后任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部部长、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南宁中学校长。1952年到北京,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编辑室副主任、编审。1979年开始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桐城派”与桐城文化

    我非方苞之后

    家学杂忆

    大家庭杂忆——《家学杂忆》的补充

    先祖凌寒公和他的《吟稿》

    先父方孝岳教授与其《大陆近代法律思想小史》

    方孝岳著《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和《中国散文概论》

    母亲,一个平凡女性的尊严

    白色的飘飏——大哥方玮德

    苏州·钱仲联·马茂元

    岭海传薪正有人

    勺园花木

    小书柜——我的精神摇篮

    私塾里的背诵

    家馆滋味忆吾师

    敬悼王组人师

    发表欲、出版梦

    立说与著书

    也曾“坐拥书城”

    初宴

    乡场教育家们

    忆武库街

    “歌于斯,哭于斯”的北京

    我对读经呼声的警惕

    我怎么写起关于周作人的文章

    吴孟复作《唐宋八大家简述》序

    五十年代人文社散记

    大寿薄礼——祝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五十周年
  • 内容简介:
    《家学杂忆》是舒芜回忆亲人、怀念家乡、回顾成长与工作经历文章的结集。书中讲述了舒芜来自外祖父桐城派殿军马其昶,祖父诗人、书法家方守敬,姑姑新月派诗人方令孺,父亲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方孝岳,表兄文史学家马茂元,大哥新月派诗人方玮德等人的家学熏陶、润泽积累。舒芜在精神摇篮中的成长路径,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工作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所见所闻。传统文化的底色和时代激变的碰撞如何组成一个人的命运。这是舒芜摭拾于精神成长史的“朝花夕拾”。
  • 作者简介:
    舒芜(1922―2009),安徽桐城人。本名方管,学名方硅德,字重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1938年向《广西日报》副刊《南方》投稿时始用“舒芜”的笔名。1937年考入高中时适逢抗战爆发,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为《桐报》主编副刊《十月》。1940年辍学,在湖北、四川等地农村任小学、中学教师。1944―1949年,历任国立女子和师范学院、江苏学院、南宁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进行文学、哲学的教学与研究。1945年初在胡风主编的《七月》上发表《论主观》一文,成为一场长达5年之久的文艺论争的主要焦点之一。这时期还创作了不少杂文,结为《挂剑集》。1949年后任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部部长、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南宁中学校长。1952年到北京,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编辑室副主任、编审。1979年开始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 目录:
    “桐城派”与桐城文化

    我非方苞之后

    家学杂忆

    大家庭杂忆——《家学杂忆》的补充

    先祖凌寒公和他的《吟稿》

    先父方孝岳教授与其《大陆近代法律思想小史》

    方孝岳著《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和《中国散文概论》

    母亲,一个平凡女性的尊严

    白色的飘飏——大哥方玮德

    苏州·钱仲联·马茂元

    岭海传薪正有人

    勺园花木

    小书柜——我的精神摇篮

    私塾里的背诵

    家馆滋味忆吾师

    敬悼王组人师

    发表欲、出版梦

    立说与著书

    也曾“坐拥书城”

    初宴

    乡场教育家们

    忆武库街

    “歌于斯,哭于斯”的北京

    我对读经呼声的警惕

    我怎么写起关于周作人的文章

    吴孟复作《唐宋八大家简述》序

    五十年代人文社散记

    大寿薄礼——祝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五十周年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翻译家张谷若和他的世纪两代文学翻译大家的对话与传承
张玲 著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李大兴 著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系列-忆天涯
舒芜、方竹 著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系列老舍评传(增补本)
关纪新 著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思来 晓光诗文集
张锋 编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系列 文人相重
马靖云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系列师友襟期
周汝昌 著;周伦玲 整理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统计部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集锦
国家统计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隋唐创世记
李亚平 著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思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曲阜实践
刘亮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 隋唐大时代
李亚平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随行巴金
陈喜儒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述往系列-家学杂忆
述往系列-忆天涯
舒芜、方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