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3-12
版次: 1
ISBN: 9787100101349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原版书名: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 Vol. 1 Harm to Others
分类: 法律
63人买过
  •   作者乔尔·范伯格(1926-2004)是美国当代著名法哲学家,长期在美国多所著名大学任教,他的著述颇多,在法哲学领域学术影响重大。《哈佛法学评论》称他在“政治和社会哲学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实际上,在过去十五年里从事法学理论和道义责任理论写作的人都从他的身上获益巨大”。
      《刑法的道德界限》(四卷本)(1984-1988)是范伯格最重要的、也是学术影响力最大的著述之一。基于刑法自由主义的立场,范伯格围绕着“损害”和“侵犯”这两个关键词阐述了刑事立法应有的道德界限,超出此,则会破坏刑法的正当性。   方泉,女,安徽芜湖人,法学博士,现为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澳门刑事法研究会副会长。
      著有《犯罪论体系的演变》、《罪刑均衡论》、《技术制衡下的网络刑事法》等;发表论文《犯罪化的正当性原则——兼论范伯格的限制自由原则》《法学》、《略论刑法学中的“事”与“器”》《中外法学》、《澳门与内地移交逃犯的法律问题——兼议澳门(刑事司法互助法)的原则规定》(《中国刑事法杂志》)、《澳门刑法中的连续犯研究》(《澳门科技大学学报》、《行为与罪责:基于网络技术的几点适应性考虑》《北亲大学学报(哲社版)》)、《罪刑均衡的立法实现》(《法学评论》)等20余篇。另主持多个澳门基金会研究项目。
      
      乔尔·范伯格(JoelFeinberg),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和政治学家,1926年10月19日生于密歇根州底特律市,2004年3月29日卒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被誉为美国法哲学领域近三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范伯格在道德、社会及法哲学领域的卓越研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其作品涉及伦理学、行为科学、法哲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尤其对国家管制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一生著述颇丰,撰写了《原因与责任》(ReasonandResponsibility)、《社会哲学》(SocialPhilosophy)等11部著作,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为他带来最高学术声誉的著作当属1984年至1988年间陆续出版的《刑法的道德界限》(TheMoralLimitsoftheCriminalLaw),这部四卷本的著作反映了范伯格最感兴趣的核心议题,即自由主义。围绕着自由主义这个核心议题,范伯格还研究了诸多相关议题,如损害、利益、表达自由、刑罚、责任、权利、堕胎、色情等。总体上看,范伯格是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 导论
    一、本书的基本论题
    二、道德合法性的概念
    三、限制自由原则的提出
    四、限制自由原则的一般内涵
    五、自由主义
    六、方法论
    七、基本犯罪和衍生犯罪
    八、刑法的替代选择
    九、怀疑主义

    第一章损害与对利益的阻碍
    一、“损害”的含义
    二、福利性利益与隐性利益
    三、利益与需求
    四、损害、伤害及冒犯
    五、影响利益的行为或其他事实造成损害的方式
    六、利益网络的概念
    七、受法律保护的利益

    第二章疑难案例
    一、道德损害
    二、利他性利益和替代性损害
    三、死亡和死后的损害
    四、生存利益
    五、生存利益的适格主体
    六、注定毁灭的利益与损害发生的时间
    七、对死后不法行为的说明
    八、出生与出生前损害

    第三章损害与不法侵犯
    一、动词形式:损害与不法
    二、损害与损伤
    三、道义上的可责性
    四、损害即对权利的侵犯
    五、损害与同意:“愿者不受害”准则
    六、被害人的概念
    七、损害行为中的“因果关系要素”

    第四章未防止损害发生
    一、随手施救与坏撒马利亚人
    二、积极救助中单方受益的困惑
    三、麦考利爵士的划线问题
    四、不作为及其他不行为
    五、施救的法律义务是否过度干涉自由?
    六、因果关系的道德意义
    七、不作为的结果
    八、原因上无关条件的排他性
    九、小结

    第五章对损害的衡量与比较
    一、适用损害原则的调和性准则
    二、损害的大小
    三、损害的可能性
    四、整体损害
    五、统计歧视与损害净减
    六、损害的相对重要性
    七、自由利益在天平上的位置
    八、小结:对损害原则的限定

    第六章公正地将损害归责
    一、竞争性利益
    二、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三、累积性损害
    四、环境污染:公共累积性损害的示例
    五、模仿性损害
    六、小结:对损害原则的特别限定
    注释
    索引
  • 内容简介:
      作者乔尔·范伯格(1926-2004)是美国当代著名法哲学家,长期在美国多所著名大学任教,他的著述颇多,在法哲学领域学术影响重大。《哈佛法学评论》称他在“政治和社会哲学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实际上,在过去十五年里从事法学理论和道义责任理论写作的人都从他的身上获益巨大”。
      《刑法的道德界限》(四卷本)(1984-1988)是范伯格最重要的、也是学术影响力最大的著述之一。基于刑法自由主义的立场,范伯格围绕着“损害”和“侵犯”这两个关键词阐述了刑事立法应有的道德界限,超出此,则会破坏刑法的正当性。
  • 作者简介:
      方泉,女,安徽芜湖人,法学博士,现为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澳门刑事法研究会副会长。
      著有《犯罪论体系的演变》、《罪刑均衡论》、《技术制衡下的网络刑事法》等;发表论文《犯罪化的正当性原则——兼论范伯格的限制自由原则》《法学》、《略论刑法学中的“事”与“器”》《中外法学》、《澳门与内地移交逃犯的法律问题——兼议澳门(刑事司法互助法)的原则规定》(《中国刑事法杂志》)、《澳门刑法中的连续犯研究》(《澳门科技大学学报》、《行为与罪责:基于网络技术的几点适应性考虑》《北亲大学学报(哲社版)》)、《罪刑均衡的立法实现》(《法学评论》)等20余篇。另主持多个澳门基金会研究项目。
      
      乔尔·范伯格(JoelFeinberg),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和政治学家,1926年10月19日生于密歇根州底特律市,2004年3月29日卒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被誉为美国法哲学领域近三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范伯格在道德、社会及法哲学领域的卓越研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其作品涉及伦理学、行为科学、法哲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尤其对国家管制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一生著述颇丰,撰写了《原因与责任》(ReasonandResponsibility)、《社会哲学》(SocialPhilosophy)等11部著作,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为他带来最高学术声誉的著作当属1984年至1988年间陆续出版的《刑法的道德界限》(TheMoralLimitsoftheCriminalLaw),这部四卷本的著作反映了范伯格最感兴趣的核心议题,即自由主义。围绕着自由主义这个核心议题,范伯格还研究了诸多相关议题,如损害、利益、表达自由、刑罚、责任、权利、堕胎、色情等。总体上看,范伯格是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
  • 目录:
    导论
    一、本书的基本论题
    二、道德合法性的概念
    三、限制自由原则的提出
    四、限制自由原则的一般内涵
    五、自由主义
    六、方法论
    七、基本犯罪和衍生犯罪
    八、刑法的替代选择
    九、怀疑主义

    第一章损害与对利益的阻碍
    一、“损害”的含义
    二、福利性利益与隐性利益
    三、利益与需求
    四、损害、伤害及冒犯
    五、影响利益的行为或其他事实造成损害的方式
    六、利益网络的概念
    七、受法律保护的利益

    第二章疑难案例
    一、道德损害
    二、利他性利益和替代性损害
    三、死亡和死后的损害
    四、生存利益
    五、生存利益的适格主体
    六、注定毁灭的利益与损害发生的时间
    七、对死后不法行为的说明
    八、出生与出生前损害

    第三章损害与不法侵犯
    一、动词形式:损害与不法
    二、损害与损伤
    三、道义上的可责性
    四、损害即对权利的侵犯
    五、损害与同意:“愿者不受害”准则
    六、被害人的概念
    七、损害行为中的“因果关系要素”

    第四章未防止损害发生
    一、随手施救与坏撒马利亚人
    二、积极救助中单方受益的困惑
    三、麦考利爵士的划线问题
    四、不作为及其他不行为
    五、施救的法律义务是否过度干涉自由?
    六、因果关系的道德意义
    七、不作为的结果
    八、原因上无关条件的排他性
    九、小结

    第五章对损害的衡量与比较
    一、适用损害原则的调和性准则
    二、损害的大小
    三、损害的可能性
    四、整体损害
    五、统计歧视与损害净减
    六、损害的相对重要性
    七、自由利益在天平上的位置
    八、小结:对损害原则的限定

    第六章公正地将损害归责
    一、竞争性利益
    二、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三、累积性损害
    四、环境污染:公共累积性损害的示例
    五、模仿性损害
    六、小结:对损害原则的特别限定
    注释
    索引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1:怎么说孩子才爱听,怎么教孩子才肯学?帮助每一位3-12岁孩子的父母结束与孩子的所有冲突!
[美]海姆·G.吉诺特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怎样做成大事
[美]丹·加德纳(Dan Gardner) 著;贾拥民 译;湛庐文化 出品;[丹麦]傅以斌(Bent Flyvbjerg)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
[美]伊迪丝·汉密尔顿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爱情心理学(新编本)
[美]罗伯特·J. 斯腾伯格 (美)凯琳·斯腾伯格 倪爱萍 译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黄金圈法则
[美]西蒙·斯涅克 著;磨铁文化 出品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汤姆·索亚历险记 彩图注音版 一二三四年级5-6-7-8-9岁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 吐温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富兰克林自传 名家全译本 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励志传奇 埃隆马斯克反复推荐 赠富兰克林签名照及精美插图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著;李自修 译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汤姆素亚历险记: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马克·吐温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老人与海 彩图注音版 一二三四年级5-6-7-8-9岁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儿童文学无障碍有声伴读世界名著童话故事
[美]海明威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国际大奖图画书系列 共11册(小老鼠的恐惧的大书,大灰狼,红豆与菲比,别烦我,下雪了 ,穿靴子的猫 ,先有蛋,绿 ,特别快递,如果你想看鲸鱼 ,一个部落的孩子 ) 麦克米伦世纪
[美]莱恩·史密斯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美)劳拉·瓦卡罗·等/文 (英)埃米莉·格雷维特 等/图 彭懿 杨玲玲 阿甲 孙慧阳 白薇 译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四卷):无害的不法行为
[美]乔尔·范伯格 著;方泉 译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一卷):对他人的损害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二卷):对他人的冒犯
[美]乔尔·范伯格 著;方泉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