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7
版次: 1
ISBN: 9787511357533
定价: 7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58人买过
  •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主要关注的是20世纪以来的缅甸华侨华人的历史和发展状况。除了从纵向的维度对缅甸华侨华人社会进行深入地探讨之外,《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还从纵向的角度对缅甸华印两个族群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二战”后缅甸印侨经济政治地位和社会变化的历史演进方向,同缅华社会大体相同,揭示出两个族群作为移民社会的规律性特征:缅甸政府的有关政策是导致移民社会变化的决定性外因;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和祖籍国的关系,是两个移民社会的共同愿望和努力所在;华印移民对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考虑是其归化当地的首要动力,因此二者同化当地是一个缓慢和不平衡的过程,即二者都首先在经济上、政治上融入当地,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相对滞后。 绪论
    第一章 独立队前的缅华社会
    第一节 古代缅甸华侨
    一、陆路华侨
    二、海路华侨
    三、缅甸华侨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殖民时期的缅华社会(1824-1942)
    一、殖民时期的缅华人口
    二、缅甸华侨的籍贯与分布
    三、缅华的经济实力
    四、缅华的政治活动
    五、缅华教育情况
    六、缅华的社团发展
    第三节 缅甸华侨与日本侵华、侵缅(1931-1945)
    一、缅甸华侨与日本侵华
    二、日本占领时期缅华的处境(1942-1945)
    第四节 英国重新占领缅甸时期的缅华社会(1945-1947)
    一、缅甸华侨复员问题
    二、缅华各项事业的恢复
    三、华侨与缅甸独立建国运动
    四、缅甸华侨和中国政局的变化
    小结

    第二章 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时期的缅甸华侨华人(1948-1962)
    第一节 缅华的人口和国籍问题
    一、缅甸的入籍政策和缅华社会成员构成
    二、缅甸华侨入籍问题
    三、缅甸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第二节 缅甸华侨与中国的政治关系
    一、中国对缅甸华侨的影响和争取
    二、缅华社会对中国政治的取向
    三、华侨在缅甸的侨民待遇
    第三节 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
    一、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
    二、缅甸华人政治地位形成的原因
    第四节 缅华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一、缅华经济的变化
    二、缅华经济变化的原因
    三、华侨华人与缅甸工业化
    四、华商在缅甸工业化中有所作为的原因
    小结

    第三章 奈温军政府初期的华侨华人(1962-1966)
    第一节 缅甸排外主义的兴起与缅华境遇
    一、奈温军政府初期对华侨的入籍政策
    二、缅甸排外主义与缅华生存空间
    第二节 “缅甸式社会主义”与缅华社会的全面萎缩
    一、全面缅化的开始
    二、奈温军政府初期缅华的经济地位
    三、缅华对“缅甸式社会主义”影响的反应
    小结

    第四章 1967年“6·26”仰光排华事件
    第一节 仰光排华与中缅关系的分裂
    一、“6·26”事件经过
    二、中国的反应
    三、缅方的态度
    第二节 “6·26”事件的原因和对缅华的影响
    一、“6·26”事件原因分析
    二、“6·26”事件对缅华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奈温时代中后期的缅甸华侨华人(1970-1988)
    第一节 中缅关系与缅甸华侨
    一、中缅关系正常化与1967年仰光排华事件
    二、中国对缅甸华侨的政策
    三、中缅关系中的华侨问题
    第二节 缅甸华人的经济、政治状况
    一、缅华的经济生活
    二、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
    三、华人政治地位下降的原因
    小结

    第六章 新军政府时期的缅甸华侨华人(1988-2011)
    第一节 缅甸华人的数量和类型
    一、缅甸华人的数量
    二、缅甸华人的类型
    第二节 缅甸华人经济
    一、缅华经济的发展
    二、缅甸华人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 缅甸华人的公民资格与政治权益
    一、移民与公民资格
    二、缅甸华人的法律身份地位
    三、缅甸华人的公民资格与政治地位
    第四节 缅甸华文教育的现状
    一、缅甸华文教育的复兴
    二、缅甸华文教育发展的原因
    三、缅甸华文教育面临的困难
    第五节 缅甸华人社团与缅华社会的变化
    一、缅华社团的数量与功能变化
    二、缅华的新社团
    三、缅甸华人社团的跨国网络
    小结

    第七章 华印社会比较
    第一节 缅甸印度移民概况及其与缅华的比较
    一、“二战”前缅甸印侨的人口与分布
    二、缅甸印度移民的构成
    三、印侨移民缅甸的原因
    四、缅甸印度移民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二战”后缅甸印侨社会变化及其与缅华的比较
    一、印侨人口的变化
    二、印侨的国籍问题
    三、缅甸印度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变化
    四、印侨社会的变化与同化趋势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共中央关于海外侨民工作的指示
    附录二 周恩来总理在缅甸仰光华侨欢迎大会的讲话
    附录三 廖承志同志在中侨委一九五九年党内侨务工作会议的讲话(节 录)
    附录四 关于中缅“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附录五 福建省侨委会、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外事组关于侨眷去缅问题的联台报告
    附录六 毛主席、周总理对国内侨务工作的指示及中央.人大、国务院颁布、批转的政策文件摘录
    附录七 领事司·睛况反映:奈温实行“国有化”中的华侨处境(节 录)
    附录八 关于缅停止使用大额纸币后华侨现钞处理问题的请示
  • 内容简介: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主要关注的是20世纪以来的缅甸华侨华人的历史和发展状况。除了从纵向的维度对缅甸华侨华人社会进行深入地探讨之外,《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还从纵向的角度对缅甸华印两个族群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二战”后缅甸印侨经济政治地位和社会变化的历史演进方向,同缅华社会大体相同,揭示出两个族群作为移民社会的规律性特征:缅甸政府的有关政策是导致移民社会变化的决定性外因;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和祖籍国的关系,是两个移民社会的共同愿望和努力所在;华印移民对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考虑是其归化当地的首要动力,因此二者同化当地是一个缓慢和不平衡的过程,即二者都首先在经济上、政治上融入当地,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相对滞后。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独立队前的缅华社会
    第一节 古代缅甸华侨
    一、陆路华侨
    二、海路华侨
    三、缅甸华侨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殖民时期的缅华社会(1824-1942)
    一、殖民时期的缅华人口
    二、缅甸华侨的籍贯与分布
    三、缅华的经济实力
    四、缅华的政治活动
    五、缅华教育情况
    六、缅华的社团发展
    第三节 缅甸华侨与日本侵华、侵缅(1931-1945)
    一、缅甸华侨与日本侵华
    二、日本占领时期缅华的处境(1942-1945)
    第四节 英国重新占领缅甸时期的缅华社会(1945-1947)
    一、缅甸华侨复员问题
    二、缅华各项事业的恢复
    三、华侨与缅甸独立建国运动
    四、缅甸华侨和中国政局的变化
    小结

    第二章 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时期的缅甸华侨华人(1948-1962)
    第一节 缅华的人口和国籍问题
    一、缅甸的入籍政策和缅华社会成员构成
    二、缅甸华侨入籍问题
    三、缅甸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第二节 缅甸华侨与中国的政治关系
    一、中国对缅甸华侨的影响和争取
    二、缅华社会对中国政治的取向
    三、华侨在缅甸的侨民待遇
    第三节 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
    一、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
    二、缅甸华人政治地位形成的原因
    第四节 缅华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一、缅华经济的变化
    二、缅华经济变化的原因
    三、华侨华人与缅甸工业化
    四、华商在缅甸工业化中有所作为的原因
    小结

    第三章 奈温军政府初期的华侨华人(1962-1966)
    第一节 缅甸排外主义的兴起与缅华境遇
    一、奈温军政府初期对华侨的入籍政策
    二、缅甸排外主义与缅华生存空间
    第二节 “缅甸式社会主义”与缅华社会的全面萎缩
    一、全面缅化的开始
    二、奈温军政府初期缅华的经济地位
    三、缅华对“缅甸式社会主义”影响的反应
    小结

    第四章 1967年“6·26”仰光排华事件
    第一节 仰光排华与中缅关系的分裂
    一、“6·26”事件经过
    二、中国的反应
    三、缅方的态度
    第二节 “6·26”事件的原因和对缅华的影响
    一、“6·26”事件原因分析
    二、“6·26”事件对缅华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奈温时代中后期的缅甸华侨华人(1970-1988)
    第一节 中缅关系与缅甸华侨
    一、中缅关系正常化与1967年仰光排华事件
    二、中国对缅甸华侨的政策
    三、中缅关系中的华侨问题
    第二节 缅甸华人的经济、政治状况
    一、缅华的经济生活
    二、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
    三、华人政治地位下降的原因
    小结

    第六章 新军政府时期的缅甸华侨华人(1988-2011)
    第一节 缅甸华人的数量和类型
    一、缅甸华人的数量
    二、缅甸华人的类型
    第二节 缅甸华人经济
    一、缅华经济的发展
    二、缅甸华人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 缅甸华人的公民资格与政治权益
    一、移民与公民资格
    二、缅甸华人的法律身份地位
    三、缅甸华人的公民资格与政治地位
    第四节 缅甸华文教育的现状
    一、缅甸华文教育的复兴
    二、缅甸华文教育发展的原因
    三、缅甸华文教育面临的困难
    第五节 缅甸华人社团与缅华社会的变化
    一、缅华社团的数量与功能变化
    二、缅华的新社团
    三、缅甸华人社团的跨国网络
    小结

    第七章 华印社会比较
    第一节 缅甸印度移民概况及其与缅华的比较
    一、“二战”前缅甸印侨的人口与分布
    二、缅甸印度移民的构成
    三、印侨移民缅甸的原因
    四、缅甸印度移民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二战”后缅甸印侨社会变化及其与缅华的比较
    一、印侨人口的变化
    二、印侨的国籍问题
    三、缅甸印度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变化
    四、印侨社会的变化与同化趋势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共中央关于海外侨民工作的指示
    附录二 周恩来总理在缅甸仰光华侨欢迎大会的讲话
    附录三 廖承志同志在中侨委一九五九年党内侨务工作会议的讲话(节 录)
    附录四 关于中缅“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附录五 福建省侨委会、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外事组关于侨眷去缅问题的联台报告
    附录六 毛主席、周总理对国内侨务工作的指示及中央.人大、国务院颁布、批转的政策文件摘录
    附录七 领事司·睛况反映:奈温实行“国有化”中的华侨处境(节 录)
    附录八 关于缅停止使用大额纸币后华侨现钞处理问题的请示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通史.上卷
李谋 等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语口语教程(修订本)缅甸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口语教材 姜永仁 张哲
姜永仁(中国);张哲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华人寺庙与民间信仰
杜温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
张晓君 著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刑事法典
刘红春、安茂峰 译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语情景口语
梁远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史话
宋清润、张伟玉 著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琥珀标样图册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 著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蓝皮书:缅甸国情报告(2020)
李晨阳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语900句(走进东盟丛书,高校外语教师编写,资深外教审译,语言纯正地道)
沈美兰;李俊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评论第1辑
杨祥章 著;祝湘辉;孔鹏
缅甸华侨华人史/侨史工程系列丛书
缅甸联邦共和国公司法
翁艳;张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