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 吕思勉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 吕思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6
版次: 1
ISBN: 9787556116768
定价: 49.9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历史
112人买过
  •   
       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五个不同的时期,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是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优秀版本。为方便阅读,新版本增加了生僻字注音及注释。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他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例言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第二章我国民族的形成 
    第三章中国疆域的沿革 
    第四章本国史时期的划分 
    第二编上古史 
    第一章我国民族的起源 
    第二章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第三章唐虞的政治 
    第四章夏代的政教 
    第五章商代的政教 
    第六章周初的政治 
    第七章古代的封建制度 
    第八章我国民族的滋大 
    第九章春秋的霸业 
    第十章战国的七雄 
    第十一章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第十二章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第十三章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第十四章上古的社会 
    第三编中古史 
    第四编近代史 
    第五编现代史 
    第六编结论 

  • 内容简介:
      
       由吕思勉先生在历年教学讲稿和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而成,详细地记叙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期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全书按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五个不同的时期,规模宏大、视野开阔,史识丰富,笔调流畅,是了解中国历史公认的优秀版本。为方便阅读,新版本增加了生僻字注音及注释。 
     
  •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他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 目录:
    例言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第二章我国民族的形成 
    第三章中国疆域的沿革 
    第四章本国史时期的划分 
    第二编上古史 
    第一章我国民族的起源 
    第二章太古的文化和社会 
    第三章唐虞的政治 
    第四章夏代的政教 
    第五章商代的政教 
    第六章周初的政治 
    第七章古代的封建制度 
    第八章我国民族的滋大 
    第九章春秋的霸业 
    第十章战国的七雄 
    第十一章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第十二章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第十三章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 
    第十四章上古的社会 
    第三编中古史 
    第四编近代史 
    第五编现代史 
    第六编结论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