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导论(第2版)

翻译美学导论(第2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3
版次: 2
ISBN: 9787500132592
定价: 44.00
装帧: 平装
  • “中译翻译文库”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对其已经出版、准备重印和将来出版的翻译类学术专著和兼具学术著作及教材性质的图书的总体规划,以中国原创翻译类学术著作为主,兼顾部分国外优秀翻译类学术著作的中译版,包括翻译思想与理论研究丛书、翻译史研究丛书、口笔译教学与研究从书、翻译名家研究丛书、经典作品翻译与传播研究丛书、行业翻译与翻译产业研究丛书、翻译名家自选集、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丛书、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等。“中译翻译教材”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联合翻译教学、翻译实务、翻译研究、翻译服务等各界资深人士,为中国各类翻译学习者精心打造的大型系列教材,包括翻译专业本科生(BTI)系列教材、翻译专业研究生(含MTI等)系列教材、翻译选修课程系列教材、翻译证书考试系列教材、行业翻译系列教材。“中译翻译教材”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常年、长期征稿,成熟一本,出版一本,旨在成为中国翻译教学的标志性出版工程。《翻译美学导论》系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一。刘宓庆所著的《翻译美学导论(第2版)》从翻译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观点出发,探讨了译学的美学渊源、翻译的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主体、翻译审美意识系统、翻译艺术创造的基础层级、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以及西方美学对中国译学的借鉴意义。《翻译美学导论(第2版)》增添了怎样学习和研究翻译美学以及如何进行语言审美等重要内容。《翻译美学导论(第2版)》可以与本社将要出版的刘宓庆新作《翻译美学高级教程》(与章艳合著)配套使用。专业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美学研究的开始要算刘宓庆所著《现代翻译理论》一书中‘翻译美学概论’一章。”(赵秀明,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该书开启了翻译学美学模式的广阔视野,使中国翻译研究界看到了翻译美学的精彩世界,为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所瞩目。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第二版)出版前言
    本位本分本色--《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序
    怎样学习和研究翻译美学(2011)
    修订版前言(2005)
    原版自序(1994)

    第一章翻译的科学性
    1.0概述
    1.1翻译的科学性:翻译学是经验科学
    1.1.1翻译科学性的基础:双语所指的基本同
    1.2意义的复杂性和意义转换的科学性
    1.2.1意义的多维性
    1.2.2概念意义(C0nceptualMeaning)及其模糊性(Fuzziness)
    1.2.3语境意义(c0ntextualMeaning)及其延伸性(Exteibility)
    1.2.4功能意义(Functi0nalMeaning)及其多样性(Diveificati0n)
    1.2.5意义的结构层级
    1.2.6功能调节意义表现的形式
    1.2.7翻译学对待意义与形式的科学态度
    1.3翻译思维形态的科学性
    1.3.1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一: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
    1.3.2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二: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
    1.4翻译理论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第二章翻译的艺术性
    2.0概述
    2.1语言艺术的一般特征
    2.1.1语言艺术的无限性
    2.1.2语言艺术的多样性
    2.1.3语言艺术的时尚性
    2.2翻译艺术的一般特征
    2.2.1普遍性
    2.2.2依附性
    2.2.2.1形式限制
    2.2.2.2语义限制
    2.2.2.3语法限制
    2.2.2.4风格限制
    2.2.2.5文化限制
    2.2.3原创性:实现代偿性变通
    2.3结语

    第三章译学的美学渊源
    3.0概述
    3.1西方译论发展概略
    3.1.1古典译论期
    3.1.2古代译论期
    3.1.3近代译论期
    3.1.4现代译论期
    3.2西方译论发展的特点
    3.3美学对中国译论的特殊意义
    3.4“文质相称”与“圆满调和”:文与质的统一调和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
    3.5中国传统译论中几个重要的美学命题
    3.5.1“信达雅”的美学内涵
    3.5.2“神”与“形”,“神似”与“形似”
    3.5.3“化境”的美学内涵
    3.6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方法论

    第四章翻译的审美客体
    4.0概述
    4.1翻译审美客体的属性
    4.2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
    4.3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一):形式系统--审美符号解码
    4.3.1语音层审美信息
    4.3.2文字层审美信息
    4.3.2.1文字形体审美信息
    4.3.2.2文字形、青结合的审美信息
    4.3.3词语层审美信息
    4.3.3.1概述
    4.3.3.2原语语词中的审美信息
    4.3.4句、段中的审美信息
    4.4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二):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
    4.4.1“情”与“志”
    4.4.2“意”与“象”
    4.4.3超文本意蕴的审美:捕捉言外之意
    4.5结语:翻译语言审美的普遍性

    第五章翻译的审美主体
    5.0概述
    5.1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受制于审美客体
    5.1.1受制于原语形式美可译性限度
    5.1.2受制于原语非形式美可译性限度
    5.1.3受制于双语的文化差异
    5.1.4受制于艺术鉴赏的时空差
    5.2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二: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5.2.1“情”(AestheticFeeling)
    5.2.1.1“情”与翻译关感的间接性
    5.2.1.2“情”与翻译美感的个性化
    5.2.2“知”(Knowledge)
    5.2.3“才”(Capability)
    5.2.3.1语言分析能力
    5.2.3.2审美判断能力
    5.2.3.3语文表述和修辞能力
    5.2.4“志”(Tenacity)
    5.3结语

    第六章翻译的语言审美价值论
    6.0概述
    6.1语言美价值尺度的多维观照
    6.1.1语言美具有高度和悦的视听感性
    6.1.2语言美具有适体精当的结构形态
    6.1.3语言美具有明确精到的意涵容载
    6.1.4语言美具有深刻感人的情感含蕴
    6.1.5语言美具有生动鲜活的意象寄寓
    6.1.6语言美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着色
    6.2翻译语言审美的特殊性问题
    6.3结语

    第七章翻译审美意识系统探讨
    7.0概述
    7.1翻译审美心理结构的运作过程
    7.2翻译审美的认知图式
    7.3翻译中的想象
    7.3.1想象有助于翻译中对所指的准确认定和表述
    7.3.2想象有助于意义校正和完形
    7.3.3想象有助于把握文艺作品的形象性、意境和意象
    7.4翻译中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
    7.4.1理解(C0mprehei0n)
    7.4.2转化(Traf0rmati0n)
    7.4.3加工(Impr0vement)
    7.4.4翻译审美再现(Representati0n)初论
    7.4.5翻译审美再现的基本要求
    7.5翻译审美的移情论
    7.5.1翻译中的移情障碍
    7.5.1.1时空障碍
    7.5.1.2文化障碍
    7.5.1.3心理障碍
    7.5.1.4语言障碍
    7.5.2结语:翻译审美移情要点

    第八章翻译审美表现的基础层级
    8.0概述
    8.1翻译基础层级的审美原则
    8.1.1达意(Expressiveness)
    8.1.2约定(Acceptability)
    8.1.2.1时尚性
    8.1.2.2适应性
    8.1.2.3专业性
    8.2结语

    第九章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文学翻译问题
    9.0概述
    9.1文学美和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
    9.1.1文学美是一个层级结构
    9.1.2文学美的外在形式:文学美的自然感性
    9.1.3文学美的内在形式:文学美的形式感性
    9.1.4文学美的综合形式:文学美的象征感性
    9.1.5文学美结构中的风格问题
    9.1.6文学美小结
    9.2文学翻译的审美剖析
    9.3文学翻译审美的特征
    9.3.1“畅与物游”:翻译审美必须整个心理结构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
    9.3.2“视野融合”:翻译审美必须用想象校正对原文的理解
    9.3.3“感同身受”:翻译审美必须与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9.4文学翻译的审美图式
    9.5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问题
    9.6结语

    第十章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
    10.0概述
    10.1翻译审美再现的类型
    10.2模仿(Imitati0n)
    10.2.1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非代偿式转换
    10.2.2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1)
    10.2.3动态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2)
    10.3重建(Recast)或改写(Rewrite):代偿式转换
    10.4翻译审美理想中相对相融的审美原则
    10.4.1“虚”与“实”
    10.4.2“隐”与“显”
    10.4.3“放”与“收”
    10.5各类功能文体的一般审美标准
    10.6结语

    第十一章西方美学:他山之石,可以治玉
    11.0概述
    11.1针对性与相关性
    11.1.1情、情感
    11.1.2感觉与感知
    11.1.3直觉与理性直觉
    11.1.4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11.1.5关于模仿与原创
    11.2结语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中译翻译文库”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对其已经出版、准备重印和将来出版的翻译类学术专著和兼具学术著作及教材性质的图书的总体规划,以中国原创翻译类学术著作为主,兼顾部分国外优秀翻译类学术著作的中译版,包括翻译思想与理论研究丛书、翻译史研究丛书、口笔译教学与研究从书、翻译名家研究丛书、经典作品翻译与传播研究丛书、行业翻译与翻译产业研究丛书、翻译名家自选集、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丛书、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等。“中译翻译教材”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联合翻译教学、翻译实务、翻译研究、翻译服务等各界资深人士,为中国各类翻译学习者精心打造的大型系列教材,包括翻译专业本科生(BTI)系列教材、翻译专业研究生(含MTI等)系列教材、翻译选修课程系列教材、翻译证书考试系列教材、行业翻译系列教材。“中译翻译教材”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常年、长期征稿,成熟一本,出版一本,旨在成为中国翻译教学的标志性出版工程。《翻译美学导论》系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之一。刘宓庆所著的《翻译美学导论(第2版)》从翻译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观点出发,探讨了译学的美学渊源、翻译的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主体、翻译审美意识系统、翻译艺术创造的基础层级、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以及西方美学对中国译学的借鉴意义。《翻译美学导论(第2版)》增添了怎样学习和研究翻译美学以及如何进行语言审美等重要内容。《翻译美学导论(第2版)》可以与本社将要出版的刘宓庆新作《翻译美学高级教程》(与章艳合著)配套使用。专业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美学研究的开始要算刘宓庆所著《现代翻译理论》一书中‘翻译美学概论’一章。”(赵秀明,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该书开启了翻译学美学模式的广阔视野,使中国翻译研究界看到了翻译美学的精彩世界,为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所瞩目。
  • 目录: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第二版)出版前言
    本位本分本色--《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序
    怎样学习和研究翻译美学(2011)
    修订版前言(2005)
    原版自序(1994)

    第一章翻译的科学性
    1.0概述
    1.1翻译的科学性:翻译学是经验科学
    1.1.1翻译科学性的基础:双语所指的基本同
    1.2意义的复杂性和意义转换的科学性
    1.2.1意义的多维性
    1.2.2概念意义(C0nceptualMeaning)及其模糊性(Fuzziness)
    1.2.3语境意义(c0ntextualMeaning)及其延伸性(Exteibility)
    1.2.4功能意义(Functi0nalMeaning)及其多样性(Diveificati0n)
    1.2.5意义的结构层级
    1.2.6功能调节意义表现的形式
    1.2.7翻译学对待意义与形式的科学态度
    1.3翻译思维形态的科学性
    1.3.1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一: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
    1.3.2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二: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
    1.4翻译理论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第二章翻译的艺术性
    2.0概述
    2.1语言艺术的一般特征
    2.1.1语言艺术的无限性
    2.1.2语言艺术的多样性
    2.1.3语言艺术的时尚性
    2.2翻译艺术的一般特征
    2.2.1普遍性
    2.2.2依附性
    2.2.2.1形式限制
    2.2.2.2语义限制
    2.2.2.3语法限制
    2.2.2.4风格限制
    2.2.2.5文化限制
    2.2.3原创性:实现代偿性变通
    2.3结语

    第三章译学的美学渊源
    3.0概述
    3.1西方译论发展概略
    3.1.1古典译论期
    3.1.2古代译论期
    3.1.3近代译论期
    3.1.4现代译论期
    3.2西方译论发展的特点
    3.3美学对中国译论的特殊意义
    3.4“文质相称”与“圆满调和”:文与质的统一调和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
    3.5中国传统译论中几个重要的美学命题
    3.5.1“信达雅”的美学内涵
    3.5.2“神”与“形”,“神似”与“形似”
    3.5.3“化境”的美学内涵
    3.6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方法论

    第四章翻译的审美客体
    4.0概述
    4.1翻译审美客体的属性
    4.2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
    4.3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一):形式系统--审美符号解码
    4.3.1语音层审美信息
    4.3.2文字层审美信息
    4.3.2.1文字形体审美信息
    4.3.2.2文字形、青结合的审美信息
    4.3.3词语层审美信息
    4.3.3.1概述
    4.3.3.2原语语词中的审美信息
    4.3.4句、段中的审美信息
    4.4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二):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
    4.4.1“情”与“志”
    4.4.2“意”与“象”
    4.4.3超文本意蕴的审美:捕捉言外之意
    4.5结语:翻译语言审美的普遍性

    第五章翻译的审美主体
    5.0概述
    5.1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受制于审美客体
    5.1.1受制于原语形式美可译性限度
    5.1.2受制于原语非形式美可译性限度
    5.1.3受制于双语的文化差异
    5.1.4受制于艺术鉴赏的时空差
    5.2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二: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5.2.1“情”(AestheticFeeling)
    5.2.1.1“情”与翻译关感的间接性
    5.2.1.2“情”与翻译美感的个性化
    5.2.2“知”(Knowledge)
    5.2.3“才”(Capability)
    5.2.3.1语言分析能力
    5.2.3.2审美判断能力
    5.2.3.3语文表述和修辞能力
    5.2.4“志”(Tenacity)
    5.3结语

    第六章翻译的语言审美价值论
    6.0概述
    6.1语言美价值尺度的多维观照
    6.1.1语言美具有高度和悦的视听感性
    6.1.2语言美具有适体精当的结构形态
    6.1.3语言美具有明确精到的意涵容载
    6.1.4语言美具有深刻感人的情感含蕴
    6.1.5语言美具有生动鲜活的意象寄寓
    6.1.6语言美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着色
    6.2翻译语言审美的特殊性问题
    6.3结语

    第七章翻译审美意识系统探讨
    7.0概述
    7.1翻译审美心理结构的运作过程
    7.2翻译审美的认知图式
    7.3翻译中的想象
    7.3.1想象有助于翻译中对所指的准确认定和表述
    7.3.2想象有助于意义校正和完形
    7.3.3想象有助于把握文艺作品的形象性、意境和意象
    7.4翻译中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
    7.4.1理解(C0mprehei0n)
    7.4.2转化(Traf0rmati0n)
    7.4.3加工(Impr0vement)
    7.4.4翻译审美再现(Representati0n)初论
    7.4.5翻译审美再现的基本要求
    7.5翻译审美的移情论
    7.5.1翻译中的移情障碍
    7.5.1.1时空障碍
    7.5.1.2文化障碍
    7.5.1.3心理障碍
    7.5.1.4语言障碍
    7.5.2结语:翻译审美移情要点

    第八章翻译审美表现的基础层级
    8.0概述
    8.1翻译基础层级的审美原则
    8.1.1达意(Expressiveness)
    8.1.2约定(Acceptability)
    8.1.2.1时尚性
    8.1.2.2适应性
    8.1.2.3专业性
    8.2结语

    第九章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文学翻译问题
    9.0概述
    9.1文学美和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
    9.1.1文学美是一个层级结构
    9.1.2文学美的外在形式:文学美的自然感性
    9.1.3文学美的内在形式:文学美的形式感性
    9.1.4文学美的综合形式:文学美的象征感性
    9.1.5文学美结构中的风格问题
    9.1.6文学美小结
    9.2文学翻译的审美剖析
    9.3文学翻译审美的特征
    9.3.1“畅与物游”:翻译审美必须整个心理结构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
    9.3.2“视野融合”:翻译审美必须用想象校正对原文的理解
    9.3.3“感同身受”:翻译审美必须与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9.4文学翻译的审美图式
    9.5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问题
    9.6结语

    第十章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
    10.0概述
    10.1翻译审美再现的类型
    10.2模仿(Imitati0n)
    10.2.1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非代偿式转换
    10.2.2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1)
    10.2.3动态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2)
    10.3重建(Recast)或改写(Rewrite):代偿式转换
    10.4翻译审美理想中相对相融的审美原则
    10.4.1“虚”与“实”
    10.4.2“隐”与“显”
    10.4.3“放”与“收”
    10.5各类功能文体的一般审美标准
    10.6结语

    第十一章西方美学:他山之石,可以治玉
    11.0概述
    11.1针对性与相关性
    11.1.1情、情感
    11.1.2感觉与感知
    11.1.3直觉与理性直觉
    11.1.4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11.1.5关于模仿与原创
    11.2结语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